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思维方式:发散收敛,挖掘商业模式

创新思维方式:发散收敛,挖掘商业模式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思维形态都是正向的、直线式的常规思维,要打破常规思维,就必须以发散的、收敛的和形象的等非常规的形态思考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创新思维,我们从以下四个常用的创新思维方式来分析。创新思维一般需要先发散后收敛。如大学生创业者在思考商业模式的时候可以使用收敛思维,聚焦主题,摒弃表层问题,挖掘本质,找出核心盈利方式,确定自己的商业模式。

创新思维方式:发散收敛,挖掘商业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思维形态都是正向的、直线式的常规思维,要打破常规思维,就必须以发散的、收敛的和形象的等非常规的形态思考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创新思维,我们从以下四个常用的创新思维方式来分析。

(一)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突破惯性的限制,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大学生创业者在开发和选择创业产品时可以从“一物多用”的角度来发散思考产品的功能性问题,从而开发出独特功能的创新性产品。发散思维有流畅性、广泛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

流畅性:自由发挥观点,短时间内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

变通性:借助横向类比、跨领域、触类旁通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扩散思维。

广泛性:使思维生发、扩展、深化,如用思维导图来延伸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独特性:具有不同寻常的、异于常人的思维能力。

(二)收敛思维

与发散思维相反,收敛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创新思维一般需要先发散后收敛。如大学生创业者在思考商业模式的时候可以使用收敛思维,聚焦主题,摒弃表层问题,挖掘本质,找出核心盈利方式,确定自己的商业模式。

1.聚合法。聚合法是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

2.分析综合法。在思考问题时,层层分析,向问题的核心步步逼近,抛弃那些非本质的、繁杂的特征,以便揭示事物的深层本质。

3.目标确定法。确定搜寻目标,进行认真的观察,做出判断,找出其中的关键

4.聚焦法。指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思维过程停顿下来,并将前后思维领域浓缩和聚拢起来,以便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审视和判断某一事件、某一问题、某一片段信息。(www.xing528.com)

(三)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

1.模仿法。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发明创造都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础上,如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2.想象法。在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象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进行思想实验的主要手段。

3.组合法。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

4.移植法。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个领域,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结构移植等类型。

(四)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因素,分别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考察的逻辑方法。

2.分类与比较。根据事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就可以把事物分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归入不同的类。比较就是比较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3.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偶然性的。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性的。

4.抽象与概括。抽象就是运用思维的力量,从对象中抽取它本质的属性,抛开其他非本质的东西。概括是在思维中从单独对象的属性推广到这一类事物的全体的思维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