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敛思维-问题求解的最佳方式

收敛思维-问题求解的最佳方式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收敛思维又称辐射思维、辐辏思维、求同思维和集中思维。收敛性思维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收敛性思维犹如下象棋,所有步骤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死对方的帅。这就是在大量发散思维基础上运用收敛思维产生的功效。收敛思维具有单向性和最佳性特点。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共同构成创新思维的最基本思维方式。收敛思维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则更为精深。

收敛思维-问题求解的最佳方式

收敛思维又称辐射思维、辐辏思维、求同思维和集中思维。其思维的特点是,以截然不同事物的特性为基点,从事物的边界出发,向中心移动。收敛性思维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收敛性思维犹如下象棋,所有步骤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死对方的帅。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过程中,为解决抵达月球表面的着陆问题,提出了大约一万多个设想和问题。后来,通过综合归纳、筛选和排除,从中选择确立了既省又快而且安全可靠的软着陆方案。这就是在大量发散思维基础上运用收敛思维产生的功效。

提高收敛思维能力也就是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收敛思维具有单向性和最佳性特点。单向性是指收敛思维的指向是集中同一的,即向同一个目标汇集,没有这种集中,就不能取得一致的确定性意见,也就不可能进入实用阶段。单向性决定着收敛思维的方向和途径。最佳性是指思维的结果必须符合解决问题的目标,即在现有条件下是相对最佳的。没有这种相对最佳性,那就说明收敛思维是不科学的、不严谨的。最佳性决定着收敛思维的成败。

说到收敛思维,就不能不提及前面所说的发散思维。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共同构成创新思维的最基本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外张,收敛性思维内聚,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构成创新思维的最基本框架。收敛性思维的修炼就需要在思维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下功夫。

发散思维是收敛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散思维所提出的众多方案、设想和意见,收敛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法进行;收敛思维又是发散思维的目的和中心,离开了收敛思维这个中心,发散思维就成了一盘散沙,成为无目的的盲目发散,根本不会取得什么创造成果。所以,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必须将发散与收敛两种思维结合起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美军通过收集各种作战情报,发现日军将派大型舰队从新不列颠东部的腊保尔港驶往新几内亚的莱城,美军决定轰炸日军舰队。当时日军只有南、北两条航线可以航行。日军究竟会走哪条航线呢? 美军又应该在哪条航线上截击呢?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首先分析了两条路线的情况:

北线天气阴沉,能见度差,日军航程需要三天;南线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但由于美军控制着这一海域的制空权,日军需要进行防空警戒,航程也需要三天。然后,美军进行了发散思维,列出了四种方案。

(1)如果美军把搜索重点放在北线,日军舰队恰好也走北线,虽然天气能见度差,但因搜索的飞机集中在北线,预计一天之内可以发现日军,于是轰炸时间可以剩下两天。

(2)如果美军把搜索重点放在北线,而日军却走了南线,虽然美军在南线只有很少的飞机进行搜索,但是由于天气能见度好,因此一天之内也可以发现日军,于是轰炸的时间可剩下两天。

(3)如果美军把搜索的重点放在南线,日军也走南线,这时由于搜索的飞机较多,天气能见度好,将会很快发现日军,轰炸的时间接近三天。

(4)如果美军把搜索的重点放在南线,而日军却走了北线,这时由于北线美军只有少量飞机进行搜索,加上天气能见度差,因此美军需要花上两天时间才能发现日军,轰炸的时间只剩下一天。(www.xing528.com)

美军将发散思维得出的四种方案进行比较、评估。美军认为,日军从自己的立场上看,如果走北线,最多有两天的挨炸时间,最少有一天的挨炸时间;如果走南线,最多有三天的挨炸时间,最少有两天的挨炸时间。所以,日军走北线比走南线更为有利。美军据此判定日军必定走北线,应把搜索重点放在北线。

也就是说,美军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按照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需求进行分析,通过收敛思维最后确定了一种最佳作战方案——主要在北线搜索。结果,不出美军所料,日军果然选择了北线航行,美军的轰炸基本上是在预定海域内进行的,使日军舰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由此可见,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将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大家注意,在上面的例子中,只进行了一次发散和一次收敛,这是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而言的。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再这样做显然就不够了,需要沿着一条“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的道路,经过多次的发散和收敛,这样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收敛思维在教学中应用甚广,收敛思维是在发散思维充分展开后,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得出最后最佳答案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从共性中找出个性,或从个性中总结出共性点,或是通过推理归纳总结去发现规律,这就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有机结合上升为发现本质,得出结论。

收敛思维在工业设计上的应用则更为精深。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高。因而对现代设计师的设计要求亦越来越高,作为一个现代设计师要想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设计师本身须具备一种超然的想象力。许多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经历无不证明,想象思维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如日本第一部随身听的诞生,就是一种运用想象思维进行重生新形象的典型事例。在1979年之前,生产的录音机体积都是较大的,人们外出要音乐,只能将它扛在肩上或提在手上。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在谈到发明“随身听”的过程时,说有两件事触动了他,一次是盛田昭夫在大街上行走,看到路边有几个小孩在玩跳绳的游戏,其中一个女孩一手提着一只笨重的录音机,一边跳绳一边听音乐,盛田昭夫当时就想:能不能生产一种轻巧的录音机呢? 另一次是盛田昭夫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可她的女儿却仍在兴致勃勃地大放音乐,使他难以入睡,于是他让女儿将录音机关掉,女儿不干,却要他把自己的卧室门关上。盛田昭夫躺在床上,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只有自己听,又不影响别人的录音机呢? 第二天,他立即将自己的想象构思告诉了索尼公司的技术部,而在当时,索尼公司已经具备了产生“随身听”的技术,所缺的正是这样一个想象,即一个美妙的设计构思。

又如手表的外形设计,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圆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而香港一家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设计了一种三角形的手表,此表一经上市,便成为抢手货。一谈到“棉花”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白色”,可现在国内外已经开始种植“彩色棉花”了,就是在棉花尚未开花之前,在棉花花蕾中滴入所需的色素,这样长出来的棉花就是有色彩的,既免去了印染的过程,又消除了染织时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从而保护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往病人开刀,缝了针的伤口像一只蜈蚣爬在身上,现代医学发明了一种“人体胶合液”,即在病人的伤口上抹上此液即可愈合,免去缝针、拆线这些烦琐的程序,伤口的痕迹又不明显。

由此可见,设计师追求的不光只注重产品设计,而应有研究社会、研究科学的能力,学会想象思维,把复杂的因素甚至毫不相干的因素,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构想、设计,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工业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它可以看成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过程。举个例子,当有一个课题“冰箱的设计”,可能就会使人想:冰箱,冰箱,冰箱。头脑被“冰箱”二字占满了,这样是不能产生好的工业设计作品的。因为设计一旦被固于一种具体事物的设计的话,也许就被这种具体物的概念和现有模式束缚了创造力。若不跳出“冰箱”两个字的框框,仅把思想停留在“怎样设计出造型优美的冰箱”上,就不会产生创新性设计,最多也只能在它的大小、颜色、造型形式上进行某些变化。而如果从“储存食品”“设计一种更为合理的储存食品的方式”这样的角度去思考,思路就开阔了,就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在不同的场所对储存食品的需求进行详细的、科学的分析,这样最终就可以设计出名称、形态各异的冰箱类,产品如组合式冰箱、多门多室冰箱、无氟利昂绿色冰箱、省电冰箱、商用大小冷柜、灯箱式冷柜等一系列产品。这是一种打破思维定式的思维方式,是把社会环境、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各种因素融入具体工业设计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就事论事”的狭窄思维方式。在工业设计实践中,应注意培养训练这种思维方法,思维要放得开,收得回。工业设计活动本身就是非常需要人的创造力、创新能力的,不要限于某一具体“物”的概念而阻碍自身创造力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