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有效创新方法:发散思维更胜传统

掌握有效创新方法:发散思维更胜传统

时间:2024-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有效的创新方法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创新方法:1.发散思维。有一家工厂的存煤发生自燃,引起火灾。那么,预防的方法就可以从这一因果关系出发来考虑了。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各种思维的限制,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出发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小学课本里有曹冲称象的故事。

掌握有效创新方法:发散思维更胜传统

掌握有效的创新方法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要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企业员工创新思维和行动的大转变,而阻碍观念转变的最根本要素就是思维的禁锢,因而,突破思维定式,形成创新竞争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员工的共识。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1.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考方法,它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可以使人的思维趋于灵活多样。

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在观察一个事物时,往往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思路扩展开来。拓展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本身,就常常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与规律,从而提出多种新设想、新办法。因此,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发散性上。

一个星期天,法国著名医生雷内克瓦带着女儿到公园玩跷跷板,玩了一会儿,医生觉得有点累,就将半边脸贴在跷跷板的一端,假装睡着了。突然,医生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睁眼一看,原来是女儿用小木棒在敲跷跷板的另一端。这一现象,立即使他联想到自己在医疗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时医生听诊,采用的方式是将耳朵直接贴在患者待诊部位,既不方便也不科学。

他想:既然敲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地听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样东西,使病人身体某个部位的声响能够让医生清楚地听见呢?

雷内克瓦用硬纸卷了一个长喇叭筒,大的一头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里,结果听到的心音十分清楚。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就这样产生了。后来,他又用木料代替硬纸做成了单耳式的木制听诊器,后人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现代广泛应用的双耳听诊器。

雷内克瓦通过一次偶然的发现——跷跷板传导声音,运用发散思维从而研制出了听诊器。

2.逻辑思维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寻求这种内在的联系,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则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提供帮助。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察落叶而知秋”。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运用已知推出未知,通过现象找出背后的原因的思考方式。

有一家工厂的存煤发生自燃,引起火灾。厂方请专家帮助设计防火方案。

专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存煤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原来,煤是由有机物组成的。而且,燃烧要有温度和氧气,是煤慢慢氧化积累热量,温度升高,温度达到其燃点时煤就会自燃。那么,预防的方法就可以从这一因果关系出发来考虑了。最后,专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存煤自燃的问题:

煤炭应分开储存,每堆不宜过大;

严格区分煤种存放,根据不同产地、煤种,分别采取措施;

清除煤堆中诸如草包、草席、油棉纱等易燃的杂物;

压实煤堆,在煤堆中部设置通风洞,防止温度升高;

加强对煤堆温度的检查;(www.xing528.com)

煤的堆放时间不宜过久。

专家从自燃的原因出发,找到了解决存煤自燃问题的措施,这就是运用逻辑思维的体现。有时,事物的真相隐匿得很深,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非整个冰山。发现问题一是从原因到结果,二是从结果到原因。无论哪种思路,运用的都是逻辑思维法。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人能够察于“青萍之末”,抓住线索探寻到海平面下面的冰山全貌。

3.逆向思维。

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各种思维的限制,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出发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常见的方法是将事物的结果倒过来思考,将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考,将事物所处的位置倒过来思考,将事物起作用的过程或方式倒过来思考。管理实践也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它对于人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美国的一个城市有一座著名的大厦,因客人不断增多,大厦主人决定增建一座电梯。电梯工程师和建筑师为此反复勘测了现场,研究再三,决定在各楼层凿洞,再安装一部新电梯。不久,图纸设计好了,施工也已准备就绪。这时,一个清洁工人听说要把各层地板凿开装电梯,便说:“要是我呀,就把新电梯安装在大楼外边。”这样既不影响大厦的正常营业,也解决了问题。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清洁工的一句话打破了两位工程师的习惯思维,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于是电梯被安装到了大楼外边。

工程师一直习惯把电梯装在大楼里边,所以从来不会想在楼外装电梯。人一旦形成了某种认知,就会习惯地顺着这种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习惯性地按老办法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解决问题,这是很多人都有的“难治之症”。殊不知,逆向去思考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要你避开问题的锋芒,从侧面去想,在并不起眼的地方,也就是次要的地方,多做文章,把突破口挖掘出来,并把它的价值扩大。

塞正通侧,即有意不走“正路”,在侧向开辟道路,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这就是从侧向找价值。“侧向凸出”的关键在“凸出”,即把独特的侧向价值挖掘充分,发扬光大。

日本一家电影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者需要找到最适合开电影院的地方。这位管理者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带领自己的下属到将要开设电影院的城市的所有派出所进行调查。决策过程也十分简单:哪个地方平时丢钱包最多,就选择丢钱包最多的地方开电影院。

结果证明,这个选择对了,这家电影院成了电影公司开设的众多电影院中最火的一家。做出这个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因为钱包丢失最多的地方,就是人流量最大、消费活动最旺盛的地方。

如果走“正路”,那这位管理者需要让自己的下属先进行市场调研,然后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如此一来,工作量增加了,工作难度也增大了。他从侧面进行思考,用了很少的时间、很简单的方法就找到问题的关键。

工作中,当出现问题时,如果别人都从正面去审视,你不妨关注与此相关的侧面现象,说不定可以从中挖掘出独特的解决之道。

5.迂回思维。

迂回思维是指在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用直接的方法得不到解决,就采取间接迂回的方法,设法避开障碍,取得成功。

小学课本里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在称量技术落后的古代,一只大象的重量,谁也无法称出。小曹冲非常聪明,他避开了无大秤的正面冲突,把大象装在船上,刻下船在水中的吃水线。再牵下大象,装上同样吃水线的石子。这样,就把称大象的难题,转换成称同样重量的小石子。一把小秤,便把一只大象的重量称出来了,这就是迂回思维的力量!

在按常规思维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要采用迂回的思维方法,不要陷入死胡同,一个劲地追到底。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很多条,及时转换思路,改变方法,以退为进,就能找到一条更加通畅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