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源、网缺乏联动,能源管控机制可进一步提升机场的能源供应与使用归属于不同的科室部门,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难以实现供需的实时优化匹配。依据《民用机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要求,会针对用能设备进行能耗计量,主要用于指标考核,未对能源系统实时运行到指导作用。通过故障报警、节能诊断和能效分析等综合能源服务分析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智慧管理,从而促进机场的节能减排。

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可靠能源供给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能源系统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导致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人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成为阻碍机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能源使用无依据、分配无定额、考核无计量、管理无计划、损失无监督、节能无措施和浪费无人管等现象。能源系统运行与管控存在以下问题:能源系统规划设计方面,冷、热、电等隶属于不同部门运行管理,无法发挥协同潜力,抑制了综合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能源系统运行管控方面,行业绿色标准体系不健全,能耗排放的计量、统计与监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针对相应问题,进行以下有关建设是必要的:

1)多能缺乏协同,冷、热源调控可进一步优化

机场能源供应主要包括电、热、冷、等。在冷热源配置上,热源采用燃气燃油锅炉,冷源采用电制冷的方式,考虑到峰谷电价因素,配置水蓄冷设施。电力供应以市网为主。出于安全余量的考虑,冷、热源机组容量一般冗余设计,系统长期处于低负荷状态运行,可根据实际负荷需求,精细化调控冷、热源机组的输出状态,提升单台机组的负荷率。

2)源、网缺乏联动,能源管控机制可进一步提升

机场的能源供应与使用归属于不同的科室部门,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难以实现供需的实时优化匹配。以供冷系统为例,制冷机组的运行归属热能科,末端运行归属候机楼保障科,冷源侧无法准确获知用户端的具体情况,长期存在过供现象,同时由于系统热惯性、航站楼高大空间属性以及水力/热力失衡等原因,冷冻水回水温度过低而航站楼冷负荷不足等能源浪费现象经常发生。(www.xing528.com)

3)信息缺乏整合,能源管控流程可进一步完善

在控制、信息系统的配置上,变电站、能源中心、水泵房的设置就地控制系统,对设备运行进行监控,航站楼设置楼宇控制系统,对航站楼的照明、暖通、给排水系统进行监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功能,但各系统彼此独立,存在信息孤岛,各能源控制系统之间缺乏上层中央协调系统。依据《民用机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要求,会针对用能设备进行能耗计量,主要用于指标考核,未对能源系统实时运行到指导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机场能源系统能量流、信息流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先进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给机场能源运行、管理带来重大变革。因此迫切需要构建机场智慧能效管理系统,通过多维度、多尺度地监测能耗参数,掌握系统实时运行状态。通过多系统的集成耦合,打破信息孤岛,打通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的桥梁。在通过负荷预测与优化调度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智慧运行。通过故障报警、节能诊断和能效分析等综合能源服务分析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智慧管理,从而促进机场的节能减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