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壶里春秋:逻辑无法替代历史

壶里春秋:逻辑无法替代历史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可以批评乃至讥嘲那些哲人们,谁也没有真正发现过到达大同之路,却不能否认,人类社会的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来愈小,乃属历史的事实。当然逻辑不能代替历史。但劲头与精神,正如时髦的或悖时的种种主张主义,用来诠释历史,无疑不失为一种参照,却不可能使历史强就我范。推论可能最终被历史证明是一种卓越的预见,但在历史仍然表明预见没有得到证实以前,推论不过只是推论。

壶里春秋:逻辑无法替代历史

思想史或各种学说史的研究,固然不必处处追随历史的那种时而跳跃、时而匍匐的不稳定步伐,固然可以采用逻辑的研究方式,但正如恩格斯所说,“实际上这种方式并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假如脱离具体的历史过程,假如无视历史事实乃至玩弄历史例证,那末,所谓逻辑的抽象只能是想象,所作推论也无非是杜撰。我很乐意相信思路新颖的反思结果,但希望那是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真学术成果。

1990年

世界大同也许在可以企及的将来,仍属东西方哲人们共有的而渺茫的一种理想。然而从有文献以来,这种理想时现时隐,却从来没有断绝过。我们可以批评乃至讥嘲那些哲人们,谁也没有真正发现过到达大同之路,却不能否认,人类社会的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来愈小,乃属历史的事实。如果不抱种族的、意识的或其他非历史的偏见,而坚持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那末从这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中间,除了证明那些不幸的哲人们的大同理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有别的解释么?

当然逻辑不能代替历史。而我的专业,更驱使我拒绝任何主观的臆造的所谓历史诠释。我佩服孔子为在东方复兴礼治的顽强劲头,我也佩服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奋斗精神。但劲头与精神,正如时髦的或悖时的种种主张主义,用来诠释历史,无疑不失为一种参照,却不可能使历史强就我范。(www.xing528.com)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所谓一以贯之的传统?就我的考察结果来说,仍然只能看作是一种纯逻辑式推论。推论可能最终被历史证明是一种卓越的预见,但在历史仍然表明预见没有得到证实以前,推论不过只是推论。

老子言人,说是“自知者明”。孔子言史,说是夏殷之礼“文献不足”。孟子曾告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庄子也叹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职业分工,使我总在习史教书作文,而年事愈增,愈觉先哲这类遗言有理。更其成为教书匠以后,倏忽已逾俗谓一世,读书渐多,阅世稍深,每见现状变为历史,非始料所及,那样的轮回,至少已亲历十度。也许囿于狭隘的经验论,每每由此回头看古近历史,对于时彦前修所论的文化传统,是否合乎历史实相,也不由得疑窦日多。

我不欣赏治学当于不疑处有疑的说法,同样不赞成读史有疑处不疑的态度。

199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