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盟会内部矛盾加深,争夺《民报》斗争揭秘

同盟会内部矛盾加深,争夺《民报》斗争揭秘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同盟会的内部矛盾当时正在进一步加深,此事遭到了陶成章的强烈反对。陶成章的目的仍然是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争夺同盟会的领导,包括《民报》的编辑、出版权。《罪状》指责孙中山为了个人目的,企图扼杀《民报》。陶成章的要求遭到了黄兴的坚决拒绝。

同盟会内部矛盾加深,争夺《民报》斗争揭秘

民报》是在和改良派论战、宣传革命思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刊物。按其编辑方针和内容,可分前后两期。前期撰稿者主要为胡汉民精卫、朱执信等,后期撰稿者主要为章太炎刘师培、汤增璧等。1908年10月,日本政府下令禁止第24号发行,《民报》出版中断。在东京中国革命党人讨论续刊时,章太炎由于为支撑《民报》而吃尽苦头,又由于和黄兴宋教仁之间发生分歧等多方面的原因,愤而当众宣布,辞去社长职务,并声明“不再与闻《民报》之事”[194]。此后,革命党人虽有意将续刊问题付诸实施,但印刷发行地点、经费、编辑人选等都发生困难,章太炎的位置也不好安排,因此,迟迟不能获得进展。1909年夏,革命党人得到了“香港某君”的资助,决定以巴黎新世纪》杂志社为掩护,仍在日本秘密印刷发行,黄兴等“共举”汪精卫为总编辑人。这样,有关困难逐一解决,停顿近一年的《民报》有了续刊希望。但是,同盟会的内部矛盾当时正在进一步加深,此事遭到了陶成章的强烈反对。

1907年春,孙中山离日南下,准备在中国南方边境发动起义,因缺乏经费,曾接受过日本政府的赠款,陶成章、章太炎等不明真相,在部分日本浪人的挑唆下,发动第一次“倒孙风潮”,要求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由于黄兴、刘揆一等人的抵制,这一风潮逐渐平息。1909年春,陶成章因在南洋筹款收效不大,和孙中山及同盟会南洋支部矛盾日深,酝酿发动第二次“倒孙风潮”。同年秋,他在陈威涛支持下[195],联络李燮和等起草《孙文罪状》,大肆攻击孙中山有“残贼同志”、“蒙蔽同志”、“败坏全体名誉”等罪行三种十二项。陶成章的目的仍然是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争夺同盟会的领导,包括《民报》的编辑、出版权。《罪状》指责孙中山为了个人目的,企图扼杀《民报》。它说:“《民报》名誉,为南洋各埠所顶礼,孙文之出名,亦即由此而来。今彼名既成立,复有《中兴报》之鼓吹,但《中兴报》不得目为南洋全体之机关,实系彼一人之机关而已。然使东京而有《民报》在也,是则加于《中兴报》及《中国日报》之上,南洋华侨人心,势必有所分驰,不得便其私图。故于去岁陶君《民报》收单寄交之后,彼即托言筹款困难,并不发布,至《中兴报》之股,集款至于再而至于三,极言本报大有关系,我同志不可不出力协助、维持等之言。此去岁秋冬二季时之事也。”[196]《罪状》又说:孙中山不仅要使得东京没有《民报》,而且要使得南洋各埠除《中国日报》及《中兴报》之外,不再有中国的其他报章。“何则?中国各报均零星载有内地革命之事,使华侨见之,知我革党非仅彼一人专有矣。”[197]《罪状》以此作为孙中山“蒙蔽同志”的第一大罪。它附列善后办法九条,其第四条为:“再开《民报》机关,通信各埠,以系海内之望。”第五条为:“兼于《民报》社内,附设旬报,凡《中兴报》之所至,亦踪寻之而往,以为扩张势力之举,且以限止孙文谎骗之伎俩也。”[198]这里,陶成章、李燮和把续刊《民报》的目的说得很清楚,除了所谓“系海内之望”外,一是为了和《中兴报》分庭抗礼,一是为了攻击孙中山,“限止孙文谎骗之伎俩”。

《中兴报》初名《中兴日报》,1907年8月20日创刊于新加坡,第一任主编为田桐,是同盟会南洋支部的机关报。它创刊之后,继承前期《民报》方针,和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新报》展开了激烈论战。原《民报》主力胡汉民、汪精卫及革命党人林文、居正等先后抵新,参加辩论。和章太炎主持的后期《民报》比起来,《中兴报》显得泼辣、锐利得多。其间,孙中山曾以南洋小学生为笔名,发表《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等三篇文章,批驳保皇党谬论。1908年9月,陶成章也曾发表《规保皇党之欲为圣人英雄者》等四篇文章。章太炎的著作《新方言》、陶成章的著作《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中兴日报》均曾发表告白,积极鼓吹。因此,它既不是孙中山一派的派报,更不是孙中山一人的私报。陶成章等攻击《中兴报》,目的在另树一帜。后来,南洋华侨曾驳斥道:“夫《中兴报》为有限公司,全是华侨资本,虽为开通民智起见,仍含营业性质,吾同人亦有附股者,何硬指为孙君所办?试问《中兴报》之宗旨,果为何等?自负革命功首,而必踪其迹而破败之?”[199]这后一个问题提得是好的。革命的刊物之间本应互相配合,彼此支持,为什么要“踪其迹而破败之”呢?(www.xing528.com)

1909年8月下旬,陶成章带着《孙文罪状》赶赴东京,要求同盟会总部开会讨论。不久,汪精卫也到达东京。陶成章敏锐地感到,汪精卫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续刊《民报》。他致书李燮和等说:“精卫此次之来,一为辩护孙中山,二则因南洋反对日多,欲再来东京窃此总会及《民报》之名,以牢笼南洋。盖东京总会无人过问,故彼欲图此以济其私。”他声明,《民报》的编辑权“不由众议而自窃取者,无论何人”,“决不承认”[200]。继而表示,《民报》专为孙中山一人“虚张声势”,非先革除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不能办报[201]。这样,陶成章争夺《民报》,另树一帜的企图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陶成章的要求遭到了黄兴的坚决拒绝。在此期间,《民报》续刊的筹备工作开始,事为支持陶成章的章太炎得知,立即起草《伪〈民报〉检举状》,对孙中山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攻击。由于它以“原《民报》社长章炳麟白”的名义并以传单形式散发,因而,迅速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