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蔡元培结交俄国人,帮助越南人在中国军界任职

蔡元培结交俄国人,帮助越南人在中国军界任职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周师太处得知,法国人仍在严密注意他,有一个被收买的越南人,几乎每天都来侦察。在杭州,潘佩珠从报纸上得知,法国北部九城均已为德军攻陷,便准备回国,发动反法斗争。到北京后,潘佩珠首先去北京大学会见校长蔡元培,蔡非常高兴,为他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俄国劳农游华团团长,一个是俄国驻华公使加拉罕的汉文参赞。当时,在北京士官学校就读的越南人很多,但因国籍关系,难以在中国军界任职。

蔡元培结交俄国人,帮助越南人在中国军界任职

潘佩珠出狱后,住到周师太馆中。从周师太处得知,法国人仍在严密注意他,有一个被收买的越南人,几乎每天都来侦察。潘佩珠感到处境不利,第二天便离粤赴沪,不想上海因有法国租界,到处是成群的“嗅狗”,潘佩珠便转移到杭州

在杭州,潘佩珠从报纸上得知,法国北部九城均已为德军攻陷,便准备回国,发动反法斗争。他经南京、宜昌,辗转入川,会见渝军总司令黄复生。黄在宣统年间,曾和汪精卫一起在北京谋炸摄政王载沣。民国初年,潘佩珠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府与黄有过一次晤谈。此次见面,分外欢快。黄复生想挽留潘佩珠,但潘归心似箭,于艰难跋涉后到达云南。其时欧战已停,法国成为战胜国,昆明是法国人的势力范围所在,潘佩珠虽持有黄复生给唐继尧介绍信,但唐竟然不敢见潘一面。在此情况下,潘佩珠不得不折返重庆,黄复生委潘为川军总司令部谘议官。潘佩珠到职七日,便辞别黄复生,仍回杭州。其间,一度浮海赴日,但仍然无所作为。

1920年12月,潘佩珠听说有不少“红俄”共产党人聚集北京,而“赤化之大本营”,即在北京大学,便动了研究共产主义的念头。当时,日本人布施辰治著有《俄罗斯真相调查》一书,对劳农政府的主义、制度,叙述甚详。潘便将该书译为汉文,带着它自日本前往北京,想以此自荐于中俄两国的“社会党”之前。(www.xing528.com)

到北京后,潘佩珠首先去北京大学会见校长蔡元培,蔡非常高兴,为他介绍了两个人,一个是俄国劳农游华团团长,一个是俄国驻华公使加拉罕的汉文参赞。潘佩珠向后者打听赴俄游学的办法,这位汉文参赞极为亲切、和蔼,回答说:“劳农政府对于赴俄游学之世界同胞,大为欢迎。如越南诸君,能游学尤为便利。”他详细介绍了赴俄的路径、办法,表示赴俄入学、归国等各项费用,均由劳农政府负担,但入学之前,必先承认:“一、愿信仰劳农之主义;二、学成归国,必任宣传劳农政府主义之责。三、须实行社会革命之事业。”该参赞还称潘是他第一个见到的越南人,要潘用英文写份材料,详述法人在越南的真相。但是,潘佩珠不懂英文,无法答应。

1921至1922年之间,潘佩珠先在北京,为《东亚新闻》写作,后到杭州,任《兵事杂志》编辑员。当时,在北京士官学校就读的越南人很多,但因国籍关系,难以在中国军界任职。段祺瑞时任国务总理兼陆军部总长,便授意浙江督军朱瑞在杭州创办《兵事杂志》,借以安排部分越南人,潘佩珠应该社总理林亮生之聘,为杂志撰写时评、社论、小说。对这一工作,潘佩珠很不满意,但通过这份杂志,潘佩珠得以“发挥其世界革命之精神”,并且尽情挥洒,写作“痛骂帝国殖民之文”,他也感到,这是“壮士穷途中的趣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