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桥梁维护规范:沥青混凝土桥面养护要求

城市桥梁维护规范:沥青混凝土桥面养护要求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2.4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1.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城市桥梁维护规范:沥青混凝土桥面养护要求

9.2.1 桥面系维护指除了进行桥面系日常养护的病害维修之外的桥面系病害的维修。

9.2.2 桥面铺装维护需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随意增加桥面铺装厚度和静荷载,严禁覆盖伸缩装置。加盖一层结构层对桥面进行结构补强,桥体就会增加了铺装材料总量的静荷载。这种做法不仅对桥梁的承载能力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老桥),也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在伸缩缝处的纵向线形出现凹陷,使行驶的车辆产生严重颠簸。

2.桥面更新后的横坡和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

3.架设在桥上的管线安全保护设施应完整、有效;线杆应安全、牢固;井盖应完好、平顺。

4.桥面上人行道铺装、盲道和缘石应完好、平整。当有缺损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5.桥面作业时不得破坏原有完好的防水层和铺装层。

9.2.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维护

1.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病害处理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装层较严重的大面积表面脱落、麻面,可凿除后重新铺装混凝土面层。在桥梁承载能力允许的条件下,也可在病害处理后加铺沥青混凝土层,但其改造方案应经专项设计。当改造方案改变了原桥面设计标高后,其伸缩装置和保护带的标高,应作出相应调整。

(2)对宽度大于3mm的桥面裂缝,应检查其发生原因,在确定无结构破坏和延续发展的条件下,可进行灌缝处理。

(3)铺装层的局部损坏: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桥面松散、坑洞面积不应大于0.01m2,深度不应大于20mm;Ⅱ、Ⅲ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0.02m2,深度不应大于20mm;Ⅳ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0.03m2,深度不应大于30mm;V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0.04m2,深度不应大于30mm。当铺装层的损坏超过规定时,应进行补修。

2.水泥混凝土桥面的修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确定修补范围,画线并切割成顺桥方向的矩形,不得扰动完好部分。切割深度应小于混凝土铺装厚度,但应满足桥面维修最小厚度,不得损坏防水层。

(2)损坏的防水层,应按本手册第9.2.6条(桥面防水层的修补)的要求进行修补。

(3)修补结合面应清洁、无杂物、无松散,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应连接牢固。新修补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混凝土强度等级。

(4)桥面维修,可采用半幅作业、半幅通行的方法进行施工。

3.水泥混凝土桥面修补方案建议:

(1)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最小修补厚度:

1)当厚度大于3cm时,可采用普通配比的水泥混凝土修补;

2)当厚度小于3cm但大于2cm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或环氧混凝土修补;

3)当厚度小于2cm时,应采用环氧砂浆修补。

(2)新、旧水泥混凝土之间采用界面胶作为连接剂,可保证修复后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形成整体。选用的界面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 22)修补胶(B级胶)的要求。桥面铺装层中的钢筋网有损坏的,应按照原设计规定恢复后再浇筑混凝土,新旧钢筋之间可采取焊接方式,保证保护层厚度。

9.2.4 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凝土桥面的养护、病害处理和修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16)要求进行。沥青混凝土修补碾压作业时,应采取静压或水平振荡碾压方式。

2.桥面结构长期含水浸泡造成的脱落、涌包,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修补面干燥后,再进行面层修补。

3.修补沥青混凝土前,应检查桥面防水层,如有病害应先处置。

4.沥青混凝土修补时的新旧立面接缝处(包括沥青层与防撞墙或伸缩缝保护带混凝土立面接缝处)应釆取防水措施。

5.沥青混凝土桥面可定期采取微表处、雾封层等预养护措施,相关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16)的有关规定。

9.2.5 桥面防水层的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损坏的防水层,应及时进行修补。防水层维修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

2.修补后的防水层,其防水性能、整体强度、与下层粘结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应满足原设计要求。

9.2.6 防水混凝土结构层的维护

1.防水混凝土结构层的维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防水混凝土表面脱落或粉化轻微而整体强度未受影响,且防水混凝土层与下层连接牢固时,应彻底清除脱落的表面和粉化物。

(2)当防水混凝土受到侵蚀,表面严重粉化且强度降低,或防水混凝土层与下层已脱离连接时,应完全清除该层结构重新进行浇筑。

(3)清理表面脱落层时,应清理至具有强度的表面完全露出。

(4)清除损坏结构层时,应切割成规整的边界,清除应彻底,同时避免扰动其他完好部分。

(5)钢筋网结构的防水混凝土层,在清除作业时,原钢筋应预留足够的搭接长度。清除作业结束后,应重新绑扎钢筋网。

(6)浇筑新混凝土前,作业面应清洁、粗糙、无杂物。新旧水泥混凝土的结合面处,应采用界面胶作为新旧混凝土间的连接剂,其连接抗拉强度应大于2.5MPa。

(7)选用的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高于P6,且不得低于原设计指标要求。在使用除雪剂的地区和酸雨多发地区,防水混凝土的耐腐蚀系数不应小于0.8。严禁使用普通配比混凝土替代防水混凝土。

(8)可在修补面积范围内的桥面板上适当植筋。

(9)使用快凝混凝土修复材料时,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原结构层设计强度等级。

2.防水混凝土的要求

(1)防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原因

1)强度破坏:一是该层自身强度不足造成的破坏;二是建桥施工中,在混凝土强度还没有达到要求时就铺装沥青结构或开放交通所造成的破坏。

2)腐蚀破坏:酸雨、北方地区的除雪剂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洒落,会渗过沥青面层长期浸泡水泥混凝土结构,造成水泥混凝土表层粉化和整体强度降低。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桥面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最低定为P6。低于P6的混凝土常由于其水泥用量较少,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等问题,抗渗性能难以保证。重要工程的桥面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宜大于P8。

(3)防水混凝土的配置要求

配置防水混凝土所用的各种材料,除要符合普通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1)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在不受冻融和侵蚀性介质影响的地区,可选择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掺用加气剂时,可选用矿渣水泥。在受冻融影响的地区,应选用普通水泥。在受侵蚀性介质影响的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立方米不得少于300kg。

2)石材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砂宜使用中砂;砂率宜用35%~45%;灰砂比宜为1:2.5~1:2.0;水灰比宜在0.55以下。

3)掺用加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4)各种材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计量允许偏差为水泥、水、外加剂±1%;砂、石、掺合料±2%。

(4)混凝土的耐腐蚀系数

混凝土的耐腐蚀系数,是混凝土试块分别在侵蚀性介质中与饮用水中养护6个月的抗折强度之比。

(5)混凝土层的修补

为了保证修补混凝土层与下层混凝土能够有效连接,推荐在修补面积范围内的下层混凝土上适当植筋。采用的植筋胶和植筋后的强度试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 22)锚固用胶粘剂和植筋强度的指标要求。

9.2.7 伸缩装置维护

1.当伸缩装置出现损坏而无法修复时,宜选用原型号伸缩装置产品进行整体更换。选用其他类型(型号)伸缩装置产品,应符合下列规定:(www.xing528.com)

(1)新型伸缩装置的伸缩量和承载能力应满足原设计要求。伸缩装置的安装高度应小于桥面板至桥面层表面间的高度差。

(2)当无伸缩装置设计资料时,应对伸缩量值重新进行计算。

一般伸缩装置产品的规格,除标准值(标称值)外,还会有一个极限值。但是,伸缩装置产品只有在标准值范围内工作才是安全的。所以,在选择伸缩装置产品时,其规格值必须大于设计计算值。当规格值等于(或略小于)设计计算值时,产品规格应高选一级。盲目追求安全而随意高选规格,也只能是造成浪费。

2.伸缩装置的更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伸缩装置的预留缝宽,应根据产品说明和施工时的环境温度计算确定。安装焊接时间,应选择一天中温度变化较小的时间段内。从开始焊接到焊接结束,环境温度变化不应超过5℃,安裝焊接结束后,应立即拆除定位装置。

(2)当选择异型钢类伸缩装置时,设置的开口宽度应便于止水带的安装和维护。当梁端设计最大伸缩量小于30mm时,异型钢类伸缩装置的最小开口宽度设置,不应小于30mm

(3)桥面板(梁)或桥台背墙的锚固预埋件如有缺损,应补植连接锚筋。

(4)伸缩装置在安装焊接时,连接筋与锚筋的连接形式和焊接长度应符合焊接要求,严禁点焊连接。

(5)伸缩装置的水泥混凝土保护带,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C40,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6)梁端与桥台(梁端)之间应隔离、封闭,宜采用硬塑料泡沫板进行填充;伸缩装置下部和异型钢类伸缩装置支撑箱下部的混凝土应完全充满。当伸缩装置的下部空间高度小于4cm时,应改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

(7)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伸缩装置安装完成后,方可恢复交通。

3.伸缩装置的更换施工:

(1)伸缩装置安装的计算起点

准确计算伸缩装置在当前温度下的安装宽度,是保证伸缩装置在任何自然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的前提。由于混凝土的徐变和干燥收缩,使梁长缩短;梁头转角位移量,只能在无荷载的零到最大荷载时的最大位移之间变化,也可视为梁的缩短;只有温度的上升,才可以引起梁的伸长。所以在安装伸缩装置时,应以在最高温度时梁的伸长点作为计算起点,将绝大部分安全余量,放在最大拉伸位置一边。

在伸缩装置的计算起点,还应考虑预留一定的安全宽度,一般可以按设计富余量的1/3~1/2(或略小值),作为计算起点安全预留值。如果在基本伸缩量的计算中,加入了混凝土徐变和干燥引起的收缩量,计算起点端的安全预留值就可以忽略。

(2)对于梁端设计最大伸缩量小于30mm的异型钢类伸缩装置,为了便于更换止水带,最小开口宽度设置不应小于30mm。

(3)在安装伸缩装置时,如浇筑混凝土不能完全充满(特别是异型钢类的支撑箱下),伸缩装置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都会降低,伸缩装置的使用寿命就会缩减,见图9.2.7。

图9.2.27 伸缩装置安装混凝土浇筑示意

(4)更换伸缩装置的施工步骤:

1)在更换前,仔细查阅原竣工图纸,了解原伸缩装置的相关资料和安装结构。

2)拆除伸缩装置原结构和两侧保护带至桥面板,注意保护安装预埋件不被破坏。安装位置如预埋件较少或无连接预埋件时,要补植连接筋。

3)安装新伸缩装置的放线时间,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差变化最小的时间段内。根据新缝安装的资料和安装时的环境温度,计算确定安装宽度。

4)将新伸缩装置按要求的安装高度和宽度进行安装焊接。

5)在混凝土梁缝间安放硬塑料泡沫板,高度要超过伸缩装置的底部,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不进入伸缩装置的活动空间。

6)带有预埋螺母的伸缩装置,都应釆取封闭措施,保证混凝土不进入螺母内。

7)在浇筑侧带混凝土时,要充分振捣,使伸缩装置的下部和后部不出现空洞现象。

8)当混凝土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恢复交通。

4.弹塑体型伸缩装置的施工步骤:

(1)拆除伸缩装置原结构和两侧保护带至桥面板。

(2)在梁缝间上覆盖钢板。

(3)在原伸缩装置工作面上,喷洒沥青粘层油,按路面高程摊铺沥青混凝土并碾压成活。

(4)以梁板缝为中心,用切割机按需要安装的宽度切割出两条缝,然后刨除两条缝间的沥青混凝土形成安装槽。

(5)在梁缝间安放泡沫,并安放带有定位钉的钢板将梁缝遮盖.

(6)用烘烤加热器将作业面烘烤至70℃左右,刷涂粘结胶。

(7)将加热后的弹塑体胶体与热碎石进行均匀拌和,然后灌入安装槽内,按路面高程摊铺并碾压成活。

5.钢板伸缩装置和其他简易伸缩装置的改造处理:

设计为钢板叠合型伸缩装置和其他简易伸缩装置的桥梁,伸缩装置结构大多是与桥面板浇筑在一起的,因而直接改造为弹塑体型伸缩装置难点是,不易拆除成完整的安装作业面。一般可先拆除覆盖钢板和角钢,然后用铣刨机铣刨出符合改造要求的工作面,也可以使用切割机,按间距2~3cm、同等深度排列切割,然后凿出工作面。

6.桥面板(梁)或桥台的锚固预埋件如有缺损,应按设计补植连接锚筋,补植连接锚筋的方法与要求:

(1)在梁板上无筋处用电锤打孔,孔径大小比预栽错筋的直径大4~6mm,深度应大于锚筋直径的15倍。

(2)用高压气等将孔内粉尘和水分清理干净。

(3)将双组分专用植筋胶拌和后灌入孔内,将螺纹钢筋插入,待植筋胶达到完全硬化后再进行使用。

(4)连接锚筋必须使用螺纹钢,并且表面不能有锈痕和杂质。

(5)采用的植筋胶和植筋后的强度试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 22)锚固用胶粘剂和植筋强度的指标要求。

(6)为了减少焊接温度对植筋胶强度的影响,锚筋焊点后要留有一定长度,在焊接时绑扎湿抹布减少热量的传导。

7.不同类型板式橡胶伸缩装置的更换:

早期伸缩装置的橡胶板,是直接安装在角钢或水泥混凝土工作面上。这类产品早已淘汰,只能用新型板式伸缩装置进行更换。当旧缝处的安装高度和锚固条件能够满足新型板式伸缩装置的安装要求时,就可以进行更换。

(1)将旧型伸缩装置改造为弹塑体型伸缩装置:

凡是伸缩量小于5cm、安装高度在6~8cm的板式橡胶伸缩装置、钢板式伸缩装置和其他简易伸缩装置,在重型车辆交通量不大的条件下,都可以改造为弹塑体型伸缩装置。

(2)改造为简易异型钢类伸缩装置和梳齿型钢伸缩装置:

凡是伸缩量小于8cm的各种老式伸缩装置,均可改造为简易异型钢类伸缩装置;伸缩量小于12cm的老式伸缩装置,也可改造为大伸缩量的梳齿型钢伸缩装置。

(3)改造为多模数异型钢类伸缩装置:

大伸缩量的板式橡胶伸缩装置(伸缩量大于12cm),如果梁头能够满足异型钢类伸缩装置的安装高度和结构要求,就可以改造成多模数异型钢类伸缩装置。

8.板式橡胶伸缩装置的更换时间,宜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

伸缩装置的橡胶板体,是由钢板和橡胶复合而成的材料,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极不易拉伸和压缩。为了方便安装,更换的时间宜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其中,最佳安装温度时段,应能使安装设置宽度近似于橡胶板体的常态宽度。

9.伸缩装置保护带应完好,不得有开裂、破损现象,坑洞的面积不得大于0.01m2,深度不得大于20mm。已松散和有坑洞的保护带,应及时修复。保护带小面积维修宜采用快速修复材料。

10.保护带与桥面的接缝高差,对Ⅰ类、Ⅱ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2mm,Ⅲ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不应大于3mm。

11.固定在不同结构上的伸缩装置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12.维修或更换伸缩缝时,应采取维持交通措施,如将桥面分为两个半幅施工;在伸缩缝上架设跨缝设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