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轻量化设计:抗弯杆重量最小化

轻量化设计:抗弯杆重量最小化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抗弯杆作为附加的加固件,为此通常应对其进行重量最小化设计。图23-5所示为假设的比例关系。对于重量,有:与从该方程可以看出,应力的最大值等效于重量的最小值。图23-6中表明了对于这些型梁的σ对S的变化过程,当时,有。图23-6 实心横截面抗弯杆与管横截面抗弯杆的使用范围

轻量化设计:抗弯杆重量最小化

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抗弯杆作为附加的加固件,为此通常应对其进行重量最小化设计。可设定的已知前提条件是,横截面的形状对承载能力有影响。为了说明方便,这里采用圆形和正方形的实心横截面进行研究。图23-5所示为假设的比例关系。

978-7-111-53825-7-Chapter23-33.jpg

图23-5 圆形与正方形实心横截面的压杆[WIE 79]

作为设计约束,允许的抗弯应力[见方程式(18.28)]:

978-7-111-53825-7-Chapter23-34.jpg

其中,978-7-111-53825-7-Chapter23-35.jpg

应在非线性区域计算。对于重量,有:

978-7-111-53825-7-Chapter23-36.jpg

978-7-111-53825-7-Chapter23-37.jpg

从该方程可以看出,应力的最大值等效于重量的最小值。

对于这两种横截面形状,其应力可计算如下:

978-7-111-53825-7-Chapter23-38.jpg

考虑到约束,得出优化变量

978-7-111-53825-7-Chapter23-39.jpg

或者

978-7-111-53825-7-Chapter23-40.jpg

每一个变量可作为无尺寸比例关系,借助结构特征值给出:

978-7-111-53825-7-Chapter23-41.jpg(www.xing528.com)

将优化的变量代入相应的应力关系式(23.31)/(23.32),可得出:

978-7-111-53825-7-Chapter23-42.jpg

与圆形梁相比,正方形梁抵抗压应力的能力改善很少,因为材料都设置在外区域了,即有:

978-7-111-53825-7-Chapter23-43.jpg

作为以上研究的补充,应进一步说明同类型的空心横截面设计的情形。其可能的比例关系可假设如下,给定的比例是(r/t)与(h/t),需要优化的比例为(r/L)与(h/L)。基于此,可计算两种横截面形状的应力为

978-7-111-53825-7-Chapter23-44.jpg

对于有临界应力的极限条件[1]

978-7-111-53825-7-Chapter23-45.jpg

可重新得出优化的比例为

978-7-111-53825-7-Chapter23-46.jpg

将其重新代入所属的应力关系式(23.29)/(23.40),可得出:

978-7-111-53825-7-Chapter23-47.jpg

h=2r时,相比较有:

978-7-111-53825-7-Chapter23-48.jpg

根据情况可以利用圆形和正方形的优点。图23-6中表明了对于这些型梁的σS的变化过程,当978-7-111-53825-7-Chapter23-49.jpg时,有978-7-111-53825-7-Chapter23-50.jpg

978-7-111-53825-7-Chapter23-51.jpg

图23-6 实心横截面抗弯杆与管横截面抗弯杆的使用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