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通义:直观性的影响

中国文化通义:直观性的影响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念的整体性和模糊性,又直接导源于直观性,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所谓直观性,是指人的认识直接反映外在事物,或由客观事物直接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感性认识。这种直观性犹如镜子照物一样,得到的仅是事物的外部轮廓,而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

中国文化通义:直观性的影响

概念的整体性和模糊性,又直接导源于直观性,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所谓直观性,是指人的认识直接反映外在事物,或由客观事物直接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感性认识。这种直观性犹如镜子照物一样,得到的仅是事物的外部轮廓,而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中国古人恰恰都用镜子比喻人的认识。如老子的“涤除玄览”、庄子的“圣人之心若镜”、管子的“镜大清者视乎大明”以及荀子的“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等,都是把心比作镜子。而镜子照物的特点,正是“物至则应,过则舍矣”(《管子·心术上》)。这就是说:第一,人的认识要像镜子一样,物来则照,物去则舍,不能主动、积极地去反映;第二,镜子照物,仅能得其外部形象,决不能深入内部,认识事物本质;第三,古人照物,又常“以水为鉴”,要照出事物的形象,水面必须保持平静。因此人的心(认识)也要像水一样,时刻保持虚静。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泫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天道》)荀子说:“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措)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物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寻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荀子·解蔽》)

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心的“虚”“静”和心的修养,其认识论根源,就是把人的认识比作水或镜子。因此其认识论必然是一种直观反映论。由这种直观反映论所得到的概念也只能是反映事物的整体性或模糊性,而如名家和后期墨家的析辞名辨则受到排斥,此即荀子所说:“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荀子·解蔽》)。(www.xing528.com)

传统的“尊心贱耳目”和“反省内求”的知识价值观导致中国文化最具有典型直觉思维特征。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分析思维或逻辑思维)同为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之一。它与理论或分析思维相比,显然具有非逻辑性、直接性、整体性和快速性的特点。非逻辑性导致对事物认识的猜测性或预见性;直接性决定了对事物认识的跳跃性或中断性;整体性则使认识具有模糊性;而快速性则决定了对事物认识的立即完成,不需要任何程序和渐进过程,而是“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中国文化中这种重直觉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中国有高度发达的文学、艺术和道德,而缺乏逻辑、分析理论和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