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上好杀之德:《探明他们的明朝》

主上好杀之德:《探明他们的明朝》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祯帝自认的“德”是什么呢?崇祯帝没有惩罚陕嗣宗,但却并未反思。杀袁崇焕的决定,毕竟是由崇祯帝亲自做出的,而且立即就派刑部侍郎涂国鼎执刑,更可怕的是实行残忍的凌迟之刑。袁崇焕的命运,只不过是崇祯帝刚愎自用和好杀大臣性格在政治上应用之滥觞。崇祯帝的猜疑与苛刻,导致了明末君臣关系的解体。

主上好杀之德:《探明他们的明朝》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代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如果在他即位不久时告诉他,他将会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自己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这位皇帝自视是一个唐太宗之类的人物。大臣因为皇帝俭约,将他比喻为汉文帝,他的驳斥是:“何得以汉唐中主比朕?”他倒是愿意拿自己与唐太宗做比较,说:“唐太宗才,朕万分不如,若论德行亦不让似他。”这样的比较,自今日看来非常可笑。崇祯帝自认的“德”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把皇帝平台召见袁崇焕时的种种礼遇看作他优秀的品性,那么又该如何看待他两年之后残忍地处死袁崇焕?

确实,崇祯帝似乎有很多好的品性。他很勤政,章奏亲自批阅,夜深不眠;他似乎很优礼大臣,对内阁大学士谦恭地称“先生”而不直书其名;他很节俭,不像别的皇帝隔夜便要换新的衣服,而通常要洗三遍,穿三次,以至崇祯一朝,江浙织造每年的任务都减去了二分之一;每月膳食的开支大约在九千两白银,相比他的祖父万历皇帝每月一万二千两的膳食开支,节省了四分之一;他不爱大兴土木,不爱声色犬马,先朝矿役、珠役、杂榷全部停罢,宫室一切仍旧,乐舞减省;国家遇有灾情,他会避居外殿,布袍蔬食,不近女色;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癖好,最大的兴趣是像个文人雅士那样抚抚琴、写写字,书法造诣不错,字写得“矫健绝伦”。然而,问题是,勤政、节俭、不近女色固然是一个优秀帝王所应该具备的品格,但从皇帝的角色来看,知人善任、宽容大度、刚毅果断的品格却更重要一些。然而,崇祯皇帝恰恰缺少这些。孟森先生曾很客观地说,崇祯帝“苛察自用,无知人之明”。他的性格是苛刻、多疑和优柔寡断的。他对大臣们的优容,多只是一种虚伪的笼络。在其内心深处,却潜藏着凡事以功利来衡断的残酷心态。他用人之拙、疑心之重、驭下之严,是加速明王朝覆亡的催化剂。即位不久,御史陕嗣宗上疏指出崇祯帝性格之“五不自知”——“渐近于予圣而不自知”“日涉于猜疑而不自知”“日习于尊倨而不自知”“渐流于呰窳而不自知”“日趋于纷苛而不自知”。总之,陕嗣宗批评崇祯帝即位以后越来越自大,越来越刚愎自用,越来越急躁、纷苛,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崇祯帝没有惩罚陕嗣宗,但却并未反思。在处理袁崇焕的问题上,崇祯皇帝从极度信任转而生疑,以致自毁长城。

袁崇焕之死,固然有袁崇焕个人的问题,也有党争的背景,但崇祯帝猜忌多疑的性格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若不是崇祯皇帝素来多疑,皇太极的反间计未必能成功。杀袁崇焕的决定,毕竟是由崇祯帝亲自做出的,而且立即就派刑部侍郎涂国鼎执刑,更可怕的是实行残忍的凌迟之刑。据说逮系袁崇焕时,内阁大学士成基命在旁,跪下连连叩头,说:“慎重!慎重!”崇祯帝呵斥:“慎重就是因循。”袁崇焕有罪,但用当时人的话来说,却是一个“不怕死、不爱钱、曾经打过”的足以与后金匹敌的军事干才,为什么就不能让他戴罪立功呢?仅仅要彰显自己的英明与果决,便处死一个功勋之臣,何异于自毁长城?《明史·袁崇焕传》说,袁崇焕一死,辽东战局更趋恶化,无人可以收拾。这样的事情在崇祯朝发生了不止一次。崇祯十五年(1642),猜疑的崇祯帝曾密令孙传庭杀了李自成的同乡贺人龙。贺人龙是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颇为悍勇的将领。他被杀后,农民起义军酌酒相庆:“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崇祯皇帝的多疑与擅杀,一次又一次地自毁长城。(www.xing528.com)

崇祯帝确实不因循,他的果决有点变态,杀边臣从不手软。由于求治之心太切,崇祯帝对臣僚很苛刻。晚明著名的学者刘宗周就在批评崇祯皇帝的奏疏中这样说:“求治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酿为功利;功利之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之不已,积为壅蔽。”在一个过分苛求的皇帝之下,是很难出现敢于担当的大臣的。所以,无为而治的明代皇帝如弘治皇帝、隆庆皇帝统治时代,倒是名臣辈出,而事事亲为的崇祯帝一朝,光内阁大学士就如弈棋一般,轮换了50人,而做得时间最长的,却是“外曲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的温体仁,以及周延儒,没有出名臣,倒是出了两个《明史》中的奸臣——周延儒与温体仁。后代历史学家有时错误地感叹崇祯朝“有君而无臣”!其实,只是因为崇祯皇帝过分苛责大臣,大臣们动辄得咎,哪里敢有什么作为呢?崇祯朝十七年,大学士被杀了2人,分别是薛国观和周延儒,被遣戍的大学士2人,即钱龙锡和刘鸿训。作为皇帝最亲信的大臣,内阁大学士轻易得到这样的下场,实在令大臣寒心。孟森先生说:“自有阁辅以来,戮死者惟一夏言,崇祯间则再见,岂复有敬大臣之意?”17年中,刑部尚书换了17人,而处死1人,下狱5人;兵部尚书中有2人被处死。地方督抚中,总督中被诛者7人,即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忭;巡抚被戮者11人,即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另外还有河南巡抚李仙凤被逮自杀。袁崇焕的命运,只不过是崇祯帝刚愎自用和好杀大臣性格在政治上应用之滥觞。

崇祯帝的猜疑与苛刻,导致了明末君臣关系的解体。从杀袁崇焕那一刻起,崇祯帝的猜疑与苛刻之性就开始那样的刺目。然而,君主视臣下如草芥,则臣民也会视君主如寇仇。苛刻的态度,最终也就导致了朝中大小臣工对一切事情都噤不敢言,从而形成刘宗周所称的“壅蔽”的状态。皇帝督责越严,臣下们越不敢担当;皇帝焦劳越勤,臣下就越偷安怠慢。崇祯朝的政局,就这样慢慢地恶化。如此一来,崇祯十七年(1644)景山的歪脖子树上孤零零地挂着一个自己上吊的崇祯皇帝,身边只剩下一个贴身宦官的陪伴,而北京城中一千二百多位官僚投降,殉节的只是少数,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