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景园林艺术与林业保护-色彩概述

风景园林艺术与林业保护-色彩概述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色对比程度最强,在园林上对比色相配的景物,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在园林中应用这些二次色与合成这个二次色的原色相配合,均可获得良好的协调效果。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极为复杂,这与园林色彩构图关系很密切,必须对它有所了解。光度的不同也是形成色彩胀缩感的主要原因,同一色相在光度增强时显得膨胀,光度减弱时显得收缩。色彩的冷暖,与胀缩感也有一定关系。

风景园林艺术与林业保护-色彩概述

(一)色彩基本概念

1.色彩

色彩是指所有可见波长的色光在人体眼睛视网膜上所引起的一切色觉,不论其色相如何、色调如何、饱和度如何,统统称为色彩。色彩的三要素为色相(颜色的种类)、色度(颜色的纯度)、明度(颜色的明亮程度)。色相指在日光的可见光波长的范围内的各种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都能引起我们的“色觉”,单色光的波长不同,色觉也就不同,单色光这种能引起我们相应色觉的属性,称为该色光的色相,即颜色的种类;色度也称为色相的纯度,或饱和度,以太阳光波中其中一波长单色光的“光流量”作为标准,如果没有被其他色光中和或没有被其他物体吸收时,所引起的色觉,便是“饱和色相”或“纯色”;明度也称色调,指某一饱和色相的色光,当被其他物体吸收,或被其他相补的色光中和时,就呈现该色相各种不饱和的色调。

同一色相,可以分为明色调、暗色调和灰色调。另外,色相的亮度是指各种饱和度相同而波长不同的色光,对人眼所引起的主观亮度是不相同的,人眼对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不相同的,色相亮度还随着人眼的白日视觉和黄昏视觉之转变而有所不同,例如白日视觉,绿色亮度最强,亮度顺序为:绿、黄、橙、青、红、紫。黄昏视觉色相亮度的顺序为:青、绿、蓝、黄、橙、紫、红。

2.色彩的分类

根据颜色的性质,按一定顺序连接成的环形色圈(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称为色环。在色环上垂直相对的两种色相,引用几何学“两角相加为180°时互为补角”的定理,将这两种位置相对的颜色称之为补色(对比色),如红色与蓝绿色、橙与蓝、黄与蓝紫等均为对比色。对比色对比程度最强,在园林上对比色相配的景物,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与对比色邻近的色相配在一起,对比稍微缓和(如黄与蓝,红与蓝,红与绿等,色相上仍然为对比的关系)称为邻补色。

色环上相邻的颜色称为协调色(近似色、类似色)。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其中二者相混即成橙、绿、紫,称为二次色。在园林中应用这些二次色与合成这个二次色的原色相配合,均可获得良好的协调效果。如绿色与蓝色、绿色与黄色、或黄绿蓝用在一起,都有舒适的协调感。其他如橙与黄,橙与红,紫与红,紫与蓝,均很协调。二次色再相互混合而形成三次色,如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等,与合成它们的二次色相配合,也同样获得协调效果。自然界各种园林植物的色彩变化万千,凡是具有相同基础的色彩,如红蓝之间的紫,红紫、蓝紫、与红、蓝原色相互组合均可以获得协调,这在园林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另外,红、橙、黄及其近似的一系列颜色给人以暖感,为暖色;绿、蓝、紫及其近似的一系列颜色给人以冷感,为冷色。

(二)色彩的感觉及应用

1.色彩的感觉

不同的色彩引起人们的感觉不同,色彩所表现的物体不同,产生的联想也不同。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极为复杂,这与园林色彩构图关系很密切,必须对它有所了解。色彩自身容易引起人们不同感觉的客观规律如下。

(1)色彩的温度感。又称冷暖感,通常称之为色性,这是一种最重要的色彩感觉。色性的产生主要在于人的心理因素,积累的生活经验,由色彩产生一定的联想,由联想到的有关事物产生温度感。如由红色联想到太阳,感到温暖,由蓝绿色联想到水与树荫、寂静夜空的月影,产生了寒冷感等。红、黄、橙以及这三色的临近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常被称为暖色。蓝色、青色给人以冷凉的感觉,被称为冷色。绿色是冷暖的中性色,其温度感居于暖色与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

在园林中运用时,春秋宜多用暖色花卉,严寒地带更宜多用,而夏季宜多用冷色花卉,冷色花卉在炎热地带的应用还能引起退暑的凉爽联想。在公园举行游园晚会时,春秋可多用暖色照明,而夏季的游园晚会照明宜多用冷色。实际运用时,如春秋想多用暖色花卉,而材料有限,或夏季想多用冷色花卉而种类少,在这种情况下,可加配白色的花,因白色具有加强邻近色调的能力,又不会引起减暖冷的作用,另外,对比的两个补色配在一起时,温度感觉可以中和,如早春将冷色的花卉(紫色的三色堇,紫色鸢尾等)与橙色花卉(金盏菊、黄色的三色堇)配合则不觉寒冷。[2]

(2)色彩的胀缩感。红、橙、黄色不仅使人感到明亮清晰,同时有膨胀感;绿、紫、蓝色使人感到比较幽暗模糊,有收缩感。因此它们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色彩空间,增强了生动的情趣和深远的意境

光度的不同也是形成色彩胀缩感的主要原因,同一色相在光度增强时显得膨胀,光度减弱时显得收缩。色彩的冷暖,与胀缩感也有一定关系。冷色背景前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的物体则显得较小。在园林中应用时,冷色背景前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的物体则显得较小,园林中的一些纪念性构筑物、雕像等常以青绿、蓝绿色的树群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

(3)色彩的距离感。由于空气透视的关系,暖色系的色相在色彩距离上,有向前及接近的感觉;冷色系的色相,有后退及远离的感觉。另外,光度较高、纯度较高、色性较暖的色,具有近距离感;反之,则有远距离感。六种标准色的距离感按由近而远的顺序排列是:黄、橙、红、绿、青、紫。

在园林中如实际的园林空间深度感染力不足时,为了加强深远的效果,作背景的树木宜用灰绿色或灰蓝色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桂香柳、雪松等在一些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采用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能增加空间的深远感。

(4)色彩的重量感。不同色相的重量感与色相间亮度的差异有关,亮度强的色相重量感小,亮度弱的色相重量感大。例如,红色、青色较黄色、橙色为厚重,白色的重量较灰色轻,灰色又较黑色轻。同一色相中,明色调重量感轻,暗色调重量感重;饱和色相比明色调重,比暗色调轻。园林中色彩的重量感对园林建筑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稳重,建筑的基础栽植也宜多选用色彩浓重的种类。

(5)色彩的面积感。运动感强、亮度高、呈散射运动方向的色彩,在我们主观感觉上有扩大面积的错觉;运动感弱、亮度低、呈收缩运动方向的色彩,相对有缩小面积的错觉。橙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上面积较大,青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上面积适中,灰色系的色相面积感觉小。白色系色相的明色调主观感觉面积较大,黑色系色相的暗色调感觉上面积较小;亮度强的色相,面积感觉较大,亮度弱的色相,面积感觉小;色相饱和度大的面积感觉大,色相饱和度小的面积感觉小;互为补色的两个饱和色相配,双方的面积感更扩大;物体受光面积感觉较大,背光则面积感觉较小。

园林中水面的面积感觉比草地大,草地又比裸露的地面大,受光的水面和草地比不受光的面积感觉大。在面积较小的园林中水面多,白色色相的明色调成分多,也较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感觉。在面积上冷色有收缩感,同等面积的色块,在视觉上冷色比暖色面积感觉小。在园林设计中,要使冷色与暖色获得面积同等大的感觉,就必须使冷色面积略大于暖色。(www.xing528.com)

(6)色彩的兴奋感。色彩的兴奋感,与其色性的冷暖基本吻合。暖色为兴奋色,以红橙为最;冷色为沉静色,以青色为最。色彩的兴奋程度也与光度强弱有关,光度最高的白色,兴奋感最强,光度较高的黄、橙、红各色,均为兴奋色。光度最低的黑色,感觉最沉静,光度较低的青、紫色,都是沉静色。稍偏黑的灰色,以及绿、紫色,光度适中,兴奋与沉静的感觉亦适中,在这个意义上,灰色与绿紫色是中性的。

在园林设计中,红、橙、黄多用于一些庆典场面,如广场花坛及主要入口和门厅等环境,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兴奋感。

(7)色彩的运动感。橙色系色相伴随的运动感觉较强烈,而青色系色相伴随的运动感较弱,中性的白光照度越强运动感越强烈,灰色及黑色的运动感觉逐步减弱,白昼色彩的运动感觉强,黄昏则较弱。橙色系易引起骚动的感觉,青色系易引起宁静的感觉。同一色相的明色调运动感强,暗色调运动感弱。同一色相饱和的运动感强,不饱和的运动感弱。亮度强的色相运动感强,亮度弱的运动感弱,互为补色的两个色相组合时,运动感最强烈,两个互为补色的色相共处在一个色组中比任何一个单独的色相,在运动感上要强烈得多。

在园林中运用,如在文娱活动场地附近宜多选用橙色系花卉色相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色调的成分多,以烘托欢乐、活跃、轻松、明快、运动感的气氛;而在安静休息处和医疗地段附近,就不宜多选对比过于强烈的花卉,以免破坏宁静的气氛。

(8)色彩的方向感。橙色系的色相,有向外散射的方向感,青色系的色相有向心收缩的方向感。白色及明色调呈散射的方向感;黑色及暗色调,呈收缩的方向感;亮度强的色彩呈散射的方向感,亮度弱的色相呈收缩的方向感。饱和的色相较不饱和的色相散射方向感强;饱和的两个补色配置在一起,方向呈较强烈的散射。

在园林中运用时,如在草坪上布置花坛或花丛等,宜选用白色的、饱和色的、亮度强的色彩的花卉种类,这样可以以少胜多与草坪取得均衡。

2.色彩的感情

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由于人们受传统的影响,对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色彩的感情是通过其美的形式表现的,色彩的美,可以通过它引起人们的思想而有所变化。色彩的感情是一个复杂、微妙的问题,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条件和时间,同一色相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感情,这对于园林的色彩艺术布局运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简单介绍。

(1)红色:给人以兴奋、欢乐、热情、活力及危险、恐怖之感;

(2)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高贵、庄严及焦躁、卑俗之感;

(3)黄色:给人以温和、光明、快活、华贵、纯净及颓废、病态之感;

(4)青色:给人以希望、坚强、庄重及低贱之感;

(5)蓝色:给人以秀丽、清新、宁静、深远及悲伤、压抑之感;

(6)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娇艳、幽雅及忧郁、恐惑之感;

(7)褐色:给人以严肃、浑厚、温暖及消沉之感;

(8)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清爽、寒凉、轻盈及哀伤、不祥之感;

(9)灰色:给人以平静、稳重、朴素及消极、憔悴之感;

(10)黑色:给人以肃穆、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之感。

这些感情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色相用在不同的事物上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不同民族对同一色相所引起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这点要特别注意。例如,欧美的白种人普遍比较喜好白色的花,西方的复活节,人们喜欢把白色的百合花送到教堂;美国威斯康星州树木园专门设有“白花园”,这些代表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中国人日本人的丧服均为白色;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用白色描绘魔鬼,代表丑陋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