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迁都争议:赵匡胤犹豫暂停迁都议

宋朝迁都争议:赵匡胤犹豫暂停迁都议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洛阳完成扫墓、祭天等活动后,赵匡胤正式提出了迁都的想法,并征询大臣们的意见。粮食问题是反对迁都者最拿得出手的理由。赵光义是迁都问题上最坚定的反对者。关于迁都问题,赵光义反对态度异常坚决,反复陈述自己的意见。赵匡胤和大臣们暂时妥协了,迁都之议搁浅下来。迁都引起的争议,产生得突然,也平息得突然。在迁都一事上,赵匡胤之所以没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确实还在犹豫。

宋朝迁都争议:赵匡胤犹豫暂停迁都议

到了开宝九年,形势悄悄发生了变化。

宋朝完成了征讨南唐的战役,离统一全国的目标越来越近。南唐李煜被押送到开封后不久,吴越王钱俶主动要求入朝觐见。

赵匡胤命皇子赵德昭前去迎接钱俶。

这个不起眼的安排却在朝中引起不小的议论。因为按照传统,迎送外邦君主,一般得由亲王出面。当时,赵光义是唯一的亲王。赵匡胤如此安排,似乎是即将把皇长子赵德昭封为亲王。

亲王之后又会是什么呢?这是赵匡胤在传递什么信号吗?谁都不敢正面议论此事,却不免产生各种遐想。

就在赵德昭迎接钱俶后不久,次子赵德芳年满十八岁出阁,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对这些消息最敏感的,无疑是赵光义。两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让他倍感压力

其实,更让他不安的是赵匡胤在正月发布的一道诏令——巡幸西京。

理论上,宋朝有四个都城(宋初为两个,后逐渐增加),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而真正发挥首都功能的是东京开封府。

赵匡胤表示要到洛阳去走走,祭扫一下父亲的陵墓,并且在洛阳南郊祭天。

洛阳是赵匡胤的出生地,又是祖居所在,到那里搞些祭拜活动,再正常不过。事实上,赵匡胤此次出行,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

早在巡幸前,赵匡胤就命人抓紧修缮洛阳的宫殿,他的真实意图也逐渐为人知晓——迁都。

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呢?当然不是因为赵匡胤思乡心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有着更长远的考虑。

现在的首都开封,位于华北平原南端,黄河南岸,处于中原腹地,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利于人口繁衍生息。“五代”中有四个政权都以开封为都城,特别是后周时期,郭威、柴荣都对开封进行了规划、建设,城市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备。

然而,作为一个首都,除了住着舒服以外,安全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自从失去“幽云十六州”后,中原腹地已经没有了山川屏障,辽国军队一旦过了黄河,开封就完全暴露在铁蹄之下。

相比而言,洛阳比开封强多了,四周群山错综环绕,东西两边还分别有虎牢关、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况且洛阳曾在西晋、北魏等多个王朝充当都城,基础条件也不错。

于是,出于安全考虑,赵匡胤产生了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想法。

三月,赵匡胤率领众臣来到西京洛阳。故地重游,他暂时忘却了繁杂的政务,享受着久违的平静和安宁。

儿时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犹在眼前,那不是儿时最喜欢玩的石马吗?那是我们一起摸爬滚打的地方吧。

随父母离开时,我还是个不知事的少年,如今归来,冠盖云集、旌旗蔽天,何等荣耀哉!

父亲、母亲,你们看到了吗?

唉,物犹在,人已变。

岁月几何,人生几何?

在洛阳完成扫墓、祭天等活动后,赵匡胤正式提出了迁都的想法,并征询大臣们的意见。

意见一提出,反对声一片。

大臣们的心思也容易理解,迁都并不是意味着赵匡胤一个人搬到洛阳去住,无数皇亲国戚、大小官僚、虾兵蟹将都得打好包袱跟他走。

人家也是拖家带口的,他们还要带上自己的老婆(条件好的还不止一个)、儿女、父母、仆从、金银细软、锅碗瓢盆……有些东西是带不走的,比如房子、田地,到那里再添置,实在麻烦。(www.xing528.com)

无论做官,还是当兵,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混碗饭吃,什么都城安全、国家战略,关我甚事?反正辽国骑兵现在没来抢我家东西。

于是,赵匡胤听到了无数反对的理由,什么房子没修好(宫阙不完)、民众很穷困(畿内民困)等等,凡是能找的理由都找出来了,其中听得最多的一个理由——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是反对迁都者最拿得出手的理由。

京城住的人口多,张嘴吃饭的也多,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要解决京城的粮食问题,只能从南方江淮地区调粮。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如果用人力运输如此多的粮食,半路消耗的粮食估计比运到的粮食还多,吃不起啊。

所以,那个年代运粮只能依赖水路。

开封城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多条河水经过都城,可通漕运。最主要的是汴河,横穿开封城,向南注入淮河,与长江、淮河水系相连,南方的粮食可以走水路直达开封。如果迁到洛阳,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这个反对意见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赵匡胤依然没有采纳,在他看来,持这种意见的人犯了一项逻辑上的错误

看样子,迁都的决定已经不可挽回,正当大家筹划着回家收拾行李的时候,一个人的强烈反对又让事情峰回路转。

赵光义是迁都问题上最坚定的反对者。

赵光义出生于开封,感情上和洛阳并不亲近。还有一个原因他不能明说,却是最关键的因素。他已经在开封府苦心经营了十六年,积攒了深厚的人脉和资源,一旦离开,就好比老树拔根,实力必会大打折扣。

想当年,袁世凯打死也不愿意到南京就任民国大总统,还不惜暗中唆使下属闹兵变,对南方革命党派出的迎接使团连吓带骗,最后终于成功赖在北京当上大总统,说到底,也是怕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

关于迁都问题,赵光义反对态度异常坚决,反复陈述自己的意见(叩头切谏)。

面对赵光义的坚持,赵匡胤终于说出了心中的全部想法:“我不但要把京城迁到洛阳,以后还要迁移到长安。向西迁移,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为了依靠山川险要,来裁减多余的军队,向周朝汉朝学习,使天下安宁。”

赵光义并不认同,悠悠地说了一句:“治理国家在于道德仁义,而不在于依靠山川险要(在德不在险)。”

按照赵匡胤的想法,他的迁都目标不只定格于洛阳,甚至还要迁到长安(今西安)。在他看来,只要让京城远离战火,守卫京城的军队自然可以减少,粮食消耗就会相应减少,所谓的粮食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从而大大节省民力,保证天下太平。

两种观点究竟谁对谁错很难得出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两种观点都是公议,也夹杂着私心。我们不再展开讨论,在此,只介绍争论结果。

赵匡胤和大臣们暂时妥协了,迁都之议搁浅下来。

迁都引起的争议,产生得突然,也平息得突然。

有人认为,赵匡胤提出迁都,是对赵光义的一次暗示敲打,持此种观点的人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以赵匡胤对朝廷局势的掌控,根本犯不着如此。

在迁都一事上,赵匡胤之所以没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确实还在犹豫。毕竟统一大业尚未完全成功,接下去马上要出兵讨伐北汉,手头工作还没办完,就让大家忙着搬家,还不是时候。此外,赵匡胤从未放弃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想法,若能收回,开封前面就有了一道天然屏障,所有的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此事使赵光义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他意识到,政治格局正在朝着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时间已经成了他最大的敌人。

四月,赵匡胤率众人离开洛阳。此时正值早春时节,当地刚下过几天细雨,天刚放晴,一路空气清洌,景色宜人。赵光义却毫无观赏的兴致,心事重重。望着前方威风八面的帝辇和绚丽夺目的仪仗,他的心情格外复杂。

赵光义只能一遍遍地问自己。

现在他在想什么?

现在我能做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