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孝文帝迁都及其意义

魏孝文帝迁都及其意义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十一节魏孝文帝迁都北魏的魏孝文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冯太后统治期间,她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官制、严禁贪污以及恢复农民生产的措施,使北魏的统治秩序得以整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拓跋澄这才明白了孝文帝的真实用意,就积极拥护孝文帝迁都的主张。就这样,孝文帝达到了迁都的目的。

魏孝文帝迁都及其意义

第二十一节 魏孝文帝迁都

北魏的魏孝文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刚即位时年纪只有5岁,国家大事全部由他的母亲冯太后处理。冯太后是一个精通汉族文化的鲜卑贵族。她非常具有政治才干,执掌北魏大权长达25年。在冯太后统治期间,她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官制、严禁贪污以及恢复农民生产的措施,使北魏的统治秩序得以整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亲政。由于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孝文帝执政后也力图摆脱鲜卑贵族守旧落后的思想,积极利用汉族的先进文化来改造鲜卑旧俗。为了能够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孝文帝像治,以便更好地接受汉族文化,孝文帝刚开始亲政,就决定迁都洛阳。一天,他突然召集文武官员,宣布要大举南伐,北魏的文武百官们一致反对,就连他自己的亲叔叔拓跋澄也对孝文帝突然要南伐的想法非常不理解。孝文帝为了得到叔叔的支持,就亲自去找拓跋澄,对他说:“我们这里天气干寒,位置又很偏僻。一直呆在这里,不会有什么前途的。我说南伐不过是一个借口,其实我是想借这个机会向洛阳迁都。”拓跋澄这才明白了孝文帝的真实用意,就积极拥护孝文帝迁都的主张。

不久,孝文帝就率领了北魏20多万大军开始了“南伐”的进程。由于南行的路上道路泥泞,路途遥远,很多随行的大臣都叫苦不堪。孝文帝见时机到了,就对大臣们说:“要想不打仗也可以,但是至少要把都城迁到洛阳,不然的话,别人都以为我们无功而返,太叫人笑话了。”就这样,孝文帝达到了迁都的目的。(www.xing528.com)

到了洛阳后,孝文帝又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旧服;朝廷上禁用鲜卑语;规定迁都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鲜卑旧地;鼓励鲜卑人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氏等等。北魏的皇族本来姓拓跋,从此就改为元姓。

由于魏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与黄河流域的汉族很快融合起来,北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开始有了更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