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策略及成就

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策略及成就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北魏历史上,魏孝文帝拓跋宏无疑是最光彩、最令人佩服的一位,他改革的是非功过引起了1000 多年来的争论不休,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和文化命运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魏孝文帝的性格与冯太后有诸多相似之处。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领导下,北魏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而影响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是“均田制”改革。

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策略及成就

北魏历史上,魏孝文帝拓跋宏无疑是最光彩、最令人佩服的一位,他改革的是非功过引起了1000 多年来的争论不休,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民族和文化命运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孝文帝5岁时继位,23 岁亲政。 他的一生得益于一个女人的扶持和影响,她就是他名分上的祖母——文明太后冯氏。 冯太后是文成帝拓拔濬的皇后,她是一位以被灭国的王室后裔身份而进入北魏宫廷的女子,在宫廷内外的权力争夺中一步步往上攀登,铲除了诸多异己,其中包括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拓跋弘。 魏孝文帝的性格与冯太后有诸多相似之处。

冯太后不但是一个进行宫廷斗争的行家高手,也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统治者。 在她执政的20 年间,共进行了四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北魏帝国。 由于她进行的这些改革是在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的,所以历史上常常将之列于孝文帝名下,当然,孝文帝亲政后也对这些改革进行了强有力的巩固。

文明太后冯氏

孝文帝当政之初,北魏社会阶级矛盾愈演愈烈,官吏无俸,贪赃纳贿成风,大族豪强肆意兼并土地,私役依附农民,水旱蝗灾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魏政治已到了非改弦易张不可的时候。 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领导下,北魏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首先在官制上进行了改革。 北魏前期的官制很不健全,官吏得不到固定的工资,因此被迫一致对管辖下的人民进行搜刮剥削。 地方官不论政绩好坏,一律规定任满6 年。 冯太后对此实行了改革,给官吏以固定的薪水,同时加大力度打击贪污腐败现象,把“政绩”作为任期长短的依据。

孝文帝亲政以后,进一步加强肃清吏治。 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必须尽可能搜出被隐匿的民户,冯太后按照李冲的建议实行了“三长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民户数目的掌控。 而影响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是“均田制”改革。 北魏的均田制在当时十分有名,对隋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成年男女允许获得一定数额的露田和桑田。 年老时露田必须还官,不得进行买卖,而桑田则不须还官,超过定额的还可以买卖。 耕牛也可受田。 地方官员按品级高低授给不同“公田”。 在当时荒地多、自耕农少的情况下,均田制不但增加了自耕农的数量,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而且还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促成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www.xing528.com)

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还实行了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度,以小家庭为一个基本纳租单位,奴婢和耕牛受田虽多,但纳税却很轻,这些对大地主特别有利。

冯太后于公元490年去世了,此后孝文帝开始亲政。 他进一步巩固了冯太后留下的改革成果,并将改革逐步推向高潮。 迁都和汉化改革,已使他名垂千古。 孝文帝的决心是做一个中原的统治者,他的雄心已经不是那狭小而偏僻的北边平城所能容纳的。

迁都洛阳的决心孝文帝早已下定了,但在当时只有不到一半的朝臣支持。 为了南迁洛阳,他可谓费尽了心思。 他谎称南征南齐,当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到达洛阳之后,他便以迁都洛阳作为条件以压服那些劝阻他劳师远征的大臣们。终于在公元496年,完成了他迁都洛阳的心愿

士族的腐朽生活

魏孝文帝在迁都之后,他的改革也进入了最彻底、最深刻也最受争议的部分——全盘汉化。 汉化改革包括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改姓汉姓、鼓励胡汉通婚等方面,其改革的全面和彻底在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 穿鲜卑服、说鲜卑话被严厉地禁止,把原来的鲜卑贵族大姓全部更换为汉族姓氏,他自己的姓氏也都由“拓跋”改为“元”了。 孝文帝不但自己娶汉族女子为后妃,而且还亲自安排亲族重臣娶汉族女子为妻。

但是孝文帝还引进了早已腐朽的士族门阀制度,其中规定了鲜卑族的八个高门大姓可以互相通婚,并且他们的子弟世代任高官,原来鲜卑族是以军功封官晋爵,但现在这种传统被废止了。 这些制度严重阻碍了寒族人才的晋迁,但要使鲜卑族同汉族完全融合,这是必然的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