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产国际代表助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共产国际代表助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马林到达上海。1920年8月,被指派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随后,马林与尼克尔斯基又很快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并多次约谈,两位国际代表了解到中国先进分子筹建共产党的具体情况。据此,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共产国际代表助力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大城市以及旅欧、旅日留学生中相继建立以后,以上海为中心,这些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进一步加强。

1921年初,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完成赴华使命,即将返回苏俄的前夕,曾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交换意见,一致认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成熟,并商谈过在适当时机召开有各地组织代表参加的全国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这时虽然尚未确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具体日期,但准备工作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同年2月,陈独秀在广州起草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党章草案。陈独秀当时在广东政府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他是应广东省长、粤军总部司令陈炯明的邀请,于1920年12月由上海去广州的。陈独秀离沪以后,由李汉俊担任党的代理书记。

陈独秀起草的党章草案由广州寄到上海,李汉俊看了以后不同意陈独秀所主张的中国集权制,另起草了一分党章草案,主张地方分权。由于意见分歧,李汉俊不愿再担任代理书记,遂把党的文件以及党员的名单交给了李达,由他接任。

尽管在党章起草过程中存在分歧,但毕竟表明建立全国性政党的准备工作正在一步步进行着。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马林到达上海。马林先后用过马丁、马化、西蒙博士、菲力浦先生、斯列夫利特、布罗维尔、乐文松等代名,甚至还用过中国名字倪恭卿、孙铎等。而他的真实名字是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

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1883-1942年),荷兰人。1900年参加荷兰铁路工会工作,1902年加入荷兰社会民主党。1914年,他在荷兰殖民地爪哇创立了印度尼西亚社会民主党。1918年,被荷属当局驱逐出境。

1920年7月,马林作为东印尼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的代表,前往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书记。1920年8月,被指派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1921年4月,启程来华,6月到达上海。

马林到达上海以后,很快与1921年1月来华工作的兰姆堡建立了联系,并从他那里了解到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一些情况。弗兰姆堡原在俄共(布)西伯利亚地区委员会东方民族部工作,这次来华是由工会国际联合会驻赤塔远东书记处派遣的,主要是联络和指导中国的工人运动

与马林同一时期到达上海的还有俄国人尼克尔斯基。虽然尼科尔斯基是参加中共一大的两位外国人之一,但他远没有马林那么有名,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不了解他的组织关系,查不到他的身世,说不清他的归宿。直到苏联的《远东问题》杂志1989年第2期发表了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卡尔图诺娃博士的论文《一个被遗忘的参加中共一大的人》,才使人们了解了这个人物的基本情况。他是从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中央党务档案馆查到这些珍贵材料的。(www.xing528.com)

尼克尔斯基(1898-1943),原名是伊曼斯基·符拉季米尔·阿勒拉莫维奇。1919年至1920年在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服役,1921年加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参加共产国际机关行政处工作。同年6月,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该处于1921年1月在伊尔库茨克成立,负责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工作)的委派,来到上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并出席旅华朝鲜马克思主义者在上海召开的代表大会。尼克尔斯基来华,还肩负红色工会国际的前身--国际工人联合会理事会赋予的任务。

通过弗兰姆堡的介绍,马林很快与尼克尔斯基接上关系。后来,马林在给共产国际执行局的报告中写道:“据莫斯科给我的通知,1920年8月到1921年3月间,已在伊尔库次克建立远东书记处。这个书记处负责在日本、朝鲜和中国进行宣传工作。维经斯基曾在上海工作过。1921年6月书记处又派出尼克尔斯基接替其工作。当我同期到达那里时,便立即取得了同该同志的联系。在那里他同我一直共同工作到1921年12月,几乎每天我们都要会面。”

随后,马林与尼克尔斯基又很快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并多次约谈,两位国际代表了解到中国先进分子筹建共产党的具体情况。据此,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根据原来的酝酿和国际代表的建议,李达写信给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征询意见以后,确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于是,李大钊立即分别写信给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的地方组织以及旅日留学生的党员,通知各地派出两名代表来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从马林带来的活动经费中,给每一位代表寄出100元路费。

各地党的早期组织接到上海发起组织的通知之后,大家为建党的工作迅速发展感到振奋,积极响应上海党组织的倡议,纷纷选派出各自的代表。接到通知较早的北京党组织,为选举出席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专门召开了会议。

这年暑假,北京党员邓中夏、张国焘、刘仁静等人在区举办了一所文化补习学校,一方面给准备考大学的青年辅导学业,另一方面借此传播革命思想。选举代表的党员会议就是在这所补习学校召开的。在酝酿人选时,大家考虑到党的主要领导人李大钊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并兼教授和北京八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等职,正值两个学年交替期间,公务繁忙,难以抽身。另外,李大钊当时是社会名流,行动颇引人注意,突然南下诸多不便。因此,没有推选李大钊出席会议,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张国焘为代表,在选第二个代表时曾提出过邓中夏或罗章龙,他们都十分谦让,提出因另有安排不能分身而辞谢,最后确定刘仁静为北京的另一代表。

由于当时处于秘密状态,初创时期又无统一的规章和严格的组织制度,再加上各地区的政治环境和活动特点都不一样,因此,各地确定和产生代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召开党员会选举,有的是以发起人为当然代表秘密前往,也有的由领导人指定出席。

应该肯定,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共产国际曾对中国建党给予很大的关心、帮助和指导,并起过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也是这样,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到来,起了促进作用,加速了中共一大筹备工作的进程,并在活动经费上给予了帮助。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着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即使共产国际不派代表来华,中国共产党或迟或早都会诞生的。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来华前,党的早期组织已在酝酿准备召开全国代表会议,他们的到来和提议,促成了这一伟大事件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