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基于SEM的研究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基于SEM的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课程是指影响研究生发展的教育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基于SEM的研究

研究生课程是指影响研究生发展的教育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研究生课程结构和内容需要充分体现学术探究的研究属性;而在课程教学方面,研究生课程的课堂组织和学习方式也应体现自主、合作的主体性研究原则。研究生课程也承载着研究生知识体系建构和创新思维激发诉求,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质量,有助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一级学科层面上设置研究生课程,鼓励开设交叉学科知识课

多数院校过去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以二级学科的要求组织开设课程,课程的知识面过于专业和具体化,学生选课自由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课程开设形式不能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与特长,另外以二级学科开课,课程划分太细,选课人数较少,不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生教育的时间和实践经验证明一级学科层面上设置研究生课程更为科学合理,设置一级学科通开课、二级学科模块选择课和公共基础、专业选修课。博士研究生通开课程一般为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课程,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研究视野。硕士研究生通开课一般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课程,应为一级学科的所有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知识基础。二级学科模块课一般会设置各学科的专题课,各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科学研究需要自愿选择一个或多个模块,选课有一定的自由度,兼顾学生的个人专业发展。课程开设注重交叉学科的知识和前沿知识,鼓励开设交叉学科的团队课程,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滋生新的知识点。大学期间是打基础阶段,研究生期间更注重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学习,研究生具备了基础知识、实验实践技能、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知识和交叉跨学科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2.课程内容体现实用性和复合性

教育以人才需求为本,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发现问题、设计创新研究方案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研究生课程内容承载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诉求,研究生需要学习了解科学发展历史渊源、基础理论知识、前沿知识、技术方法等复合性知识。复合性知识的背景下,交叉学科新的生长点不断产生并快速发展,新领域、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需不断被研究攻克。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基础的知识内容,也需要不断地注入新的知识点,紧跟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研究生课程内容相对较为灵活,主要由授课教师组织教授,教师需紧跟人才培养和社会科学发展步伐,在教授过程中引入前沿的、实用性的内容。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学习要注重体现实用性,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有机融合,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研究生课程内容需加强内容的复合性,在科学研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学科领域的不断更新以及相互渗透,交叉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的复合性课程尤为重要。如美国大学课程设置重视学科渗透和文理交叉,在研究生教育中日益注重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注意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生可研究的领域被大大拓宽,有利于学生掌握宽广扎实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鼓励开设团队课程,教授团队每一个成员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课题,给研究生呈现出多元的复合知识内容,多方面广领域进行研究议题的引导,对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有重要的作用,团队复合课程内容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研究生课程设置需突出前沿性,体现国际水平(www.xing528.com)

世界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发展与创新早已突破国界的限定,对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师徒式”教育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十年艰辛的发展历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社会赋予研究生教育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研究生教育必须与世界发展接轨,课程设置要重视世界前沿知识、体现国际化水平。研究生的课程要给研究生提供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引导,课程内容要体现国际化的观点。积极开设双语或全外语教学的课程,组织有多年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为研究生授课,研究生也可以选择国际留学生的课程作为选修课,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为研究生开设专题讲座课程,派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出国联合培养进修,使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上升到国际水平。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与前沿知识的大量接触以及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习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4.改进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研究生主动学习和科学实践研究

研究生课程开设主要以教师讲述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学习形式。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角色处于一种读学位必须被动式完成的状态,并没有很好地与科学研究实践需求紧密结合,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研究生探索学习的特性因素考虑,教师引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结合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把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替代枯燥的讲授。有效的教学应培养研究生主动思考和缜密的分析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主动积极地探索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学科化、体系化的知识传授方式,将讲授、小组研讨、学术报告、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以启发式、互动式的教育,使研究生能主动拓展思维。研究生个人的知识体系经过集体知识的浸润,对研究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把课堂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实践论题,理论知识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科学实践中,再从实践中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知识,有效激发创新灵感,这种良性的循环教授与学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5.建立完善的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使研究生课程不断发展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注重课程教学结果和形式的评价体系已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注重过程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更加重视人才的实际发展,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课程良性发展的质量保障。将研究生课程的教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建立研究生综合发展课程体系、课程教授团队加以研讨、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社会人才消费单位反馈的研究生课程合力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持续给予研究生课程与教学过程指导,使课程不断完善、推陈出新。课程设置体系以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输出的需求。高等院校也可以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课题,通过学习借鉴、调查研究、情况分析,对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实施进行科学的、发展的评价,总结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实践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对现设课程进一步调整完善,逐步提升研究生课程的质量。建立合理科学的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卓有生机的创新理念与发展性评价引导机制,促使研究生课程良性健康发展,是提升研究生创新教育质量的必要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