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层医院再出发:青青蒲塘水乡人家的医疗进步

基层医院再出发:青青蒲塘水乡人家的医疗进步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培训后,我被分去基层医院工作。镇医院发展得不错,现在不仅能完成腹部手术,还能完成胸腔手术。镇医院在内科、外科、中药管理等方面做得不错,还有专门搞针灸推拿的科室。那时,由于卫生条件比较差,不少群众吃藕饼后,上吐下泻,得了急性胃肠炎,要到医院里挂水。

基层医院再出发:青青蒲塘水乡人家的医疗进步

讲述人:石明德

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受党和国家的培养,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到社会,是义务,也是责任。我起初什么都不懂,后来去如皋卫校医治班学习,大开眼界,受益良多。初次进城,感觉县城那么大,分不清东西南北。经过培训后,我被分去基层医院工作。

镇医院发展得不错,现在不仅能完成腹部手术,还能完成胸腔手术。白蒲在中药管理方面是比较有基础的。以前白蒲镇上多的时候,有五六家药房,大药房叫葆春堂。中草药按照国家药监局的标准分类存放,方圆五十里的群众,如东、南通、平潮等地的人都到白蒲来配中药。中药炮制方面我们也按照国家标准来做。镇医院在内科外科、中药管理等方面做得不错,还有专门搞针灸推拿的科室。中医的经济效益比较差,我退休时,针灸一次只有五角钱,但我们医院坚持做,因为我们把社会效益放在前面。

医疗工作当中,医务人员要千方百计满足病人的需求,才对得起我们的职务。预防工作很重要,要普及。1964年,流行性脑膜炎比较严重,虽然医院抢救了不少儿童,但还有几个严重的、七八岁的小伢子没抢救得过来,我记得我就送走了四个。但这20年来,没有一个得脑膜炎的,这就是打防范针的结果。过去还有麻疹,现在都可以预防了。

白蒲人有个习惯,到中秋节吃藕饼。那时,由于卫生条件比较差,不少群众吃藕饼后,上吐下泻,得了急性胃肠炎,要到医院里挂水。现在这种现象少了,得益于政府改水改厕,不简单啊。白蒲人过去都是吃河里的水,后来逐步打井吃井水,现在全部吃自来水,社会发展真快。

【注释】

[1]白蒲事件,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代表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但在《停战令》生效的第二天清晨,驻守南通的国民党军就对苏中解放区南线前沿的如皋白蒲镇的守卫部队——华中第一军分区特务三团发动突然袭击,于次日侵占了白蒲镇,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白蒲事件”。

[2]四无,无苍蝇、无蚊子、无老鼠、无麻雀。(www.xing528.com)

[3]老三届,1966年、1967年、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俗称“老三届”。

[4]“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中小型补偿贸易

[5]合作化,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从组织互助合作开始,逐步把个体所有制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是通过合作化实现的。

[6]社会主义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民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创办的农民业余学校

[8]紫琅书院,位于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始建于清初,乾隆十二年(1747)通州知州董权文选址建院,因经费无着而中辍。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州沈雯募筹经费,复加规划,整葺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