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视角下的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生态视角下的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水景观的线形特征是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的形式要素和景观系统条件,其节奏控制与段落组织是场地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这个系统中景观规划将依据河流流线特征,分区域、分系统、分段落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生态景观功能与景观服务价值的最大化,由此构成景观的现象的综合性与多样性。因中、小型河流景观的流域面积不大,生态系统相对简单,规划设计可根据系统现状与景观功能需要进行区域整体设计。

生态视角下的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无论是人工水景还是自然水景,流水景观都是因地形的高差而形成,水面形态因水道、岸线的制约而呈现,水流缓急受流量与河床的影响,这些因素成为流水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也带给人们多种知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由此延伸出丰富的景观功能。流水的形态以线形为主,受地形的影响,生态系统也由此而生成,形成环境中特定的生态格局,即生态景观廊道。流水景观的线形特征是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的形式要素和景观系统条件,其节奏控制与段落组织是场地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同场地中水流的形成条件不同,有自然形成和人工引入,导致制景手段与营建技术在应用上的差异,构成不同的景观形式,并对场地环境发挥着不同的景观与生态作用。因此,在设计上分自然流水景观设计与人工流水景观设计两类。

(一)自然流水景观

自然流水景观简称河流景观。自然流水景观设计,一是对客观存在的水系环境,根据其场地的地理条件、水资源、气候、汛期等自然规律与河道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结合水系形式特征与流域人文背景,形成总体设计思路;二是找出其中造成流域环境生态干扰的不良因素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对水体、水岸线、护坡、河道、桥梁建筑、观景平台、道路、植被等主要环境景观因素进行合理整治与建设,调整水域环境的景观生态格局,保持并突出水系的生态景观优势,构成区域景观环境,使自然景色与流水形态显现最佳的风景表现力。

自然流水景观的作用受河流长度流域面积的限制。河流景观从规模上可习惯性分为江、河、溪,即大、中、小三类。长度与流域面积有很大的差异,长度从几公里到数千公里,面积从十几平方公里到几百万平方公里。不同河流规模对流域环境所产生的景观效应有宏观与微观的差别,涉及的环境问题和景观功能也各异。

1.大型河流景观

大型河流通常指长度为数百公里以上、流量大、水域面积辽阔,对区域生态格局、气候的形成产生主要作用,对区域人文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河流,如中国的长江、黄河,埃及的尼罗河、南美的亚马孙河,欧洲的多瑙河塞纳河莱茵河等。这些大型河流跨越了不同的地理、地质和生态区域,甚至不同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人文背景和多种系统服务功能,如灌溉、交通运输水力发电、养殖、城镇供水、调节气候、动植物群类生长等。这些作用无论是自然的或人文的都使河流景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大型河流的景观是一个内容庞大的系统景观,由于其尺度规模和系统功能,人们常常以中、远视距去关注它的景象,而非近距离的注视,并从区域环境的生态发展与应用需要去考量景观格局与形成,这给景观设计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大型河流的景观规划需根据流域原生态格局、水流特性,结合区域人文和社会生产、生活发展对水系生态条件的影响,构建具有多重功能与价值的流域景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景观规划将依据河流流线特征,分区域、分系统、分段落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生态景观功能与景观服务价值的最大化,由此构成景观的现象的综合性与多样性。这使设计体现出对流域环境中具体景观的表现所采取的模糊性倾向,而对各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景观则强调整体性。这是由人的视距与景观对象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而决定的。景观的整体性反映区域环境的总体生态系统特征和景观功能。每个景观对象则是总体景象中的组成因素,与环境系统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并对景物间的因果关系起强调作用,即突出景观的整体性。如水岸线、护坡、河道、水利工程、桥梁、建筑、码头轮船、观景平台、道路、植被、动物等景物,在线形的河流景观中应更好地与环境相联结,与区域人文相融合,构成特色风景。(www.xing528.com)

2.中、小型河流景观

中、小河流通常指长度为数十公里以内,流量较小、水域面积相对较窄的河流,其对当地的生态格局和气候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并对当地的生活习俗有一定的影响。虽然其规模不及大型河流景观,但同样具有独立的生态系统与相应的景观服务功能;在与人类的距离关系上更接近于人,有利于中、近距离观赏河流景观;河流线性特征明显,并具有旱涝易于控制、便于利用与改善等优势条件。因中、小型河流景观的流域面积不大,生态系统相对简单,规划设计可根据系统现状与景观功能需要进行区域整体设计。在强调区域环境生态系统的互补性和整体性的同时,突出其可利用的条件,根据河流线性特征建立独特的两岸景观廊道,结合近视距观察的特点,将单体景观对象,如水体、水岸线、护坡、河道、水坝、桥梁、建筑、观景平台、道路、植被等具体表现,形成具有丰富变化的,具有多种景观服务功能的河流风景。

(二)人工流水景观

人工流水景观则是在无自然水体的场地环境中进行水景设置,对于原场地生态景观格局具有嵌入性影响,可根本性地改变原景观状态。人工流水景观设计需根据场地的生态条件、原景观系统的健康状况、地形、地貌、空间大小和周边景观情况,考虑水系引入的生态作用、动植物生长与控制要求,水体规模、流量,流水线形、沟渠形态、环境微气候以及其他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相互对应关系,并利用各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较为独立的小流域生态循环。人工流水景观多以小规模流量进行设计,在形式上注重流线与池面的结合,做到张弛有度,更好地体现水在环境中的景观作用,并结合桥、建筑、景台、道路、植物和地形变化,表现精致的人工流水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