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建地下武装:红色基因 百乐印记

组建地下武装:红色基因 百乐印记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伯尧暗中找到了隐藏在巴标的中共党员、原红七军第六十三团第八连的连长黄金声,二人商讨组建地下抗日武装自卫队的分工,由黄伯尧负责组织发动群众,黄金声负责动员争取巴标村村长张泽运和原红八军战士杨林。张泽运和杨林在巴标一带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能对组建抗日武装自卫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组建地下武装:红色基因 百乐印记

抗日战争时期,凤山共产党还在巴标发展了地下武装组织,一方面随时准备抵抗日本侵略者入侵凤山境内,另一方面针对国民党的镇压进行武装自卫。1940年10月,中共凌凤边委书记黄伯尧以国民党参议会参议员的身份作为掩护到巴标和兰包两地活动,他表面上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两地进行征税,实则是秘密组建抗日地下武装。黄伯尧暗中找到了隐藏在巴标的中共党员、原红七军第六十三团第八连的连长黄金声,二人商讨组建地下抗日武装自卫队的分工,由黄伯尧负责组织发动群众,黄金声负责动员争取巴标村村长张泽运和原红八军战士杨林。张泽运和杨林在巴标一带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能对组建抗日武装自卫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1940年12月初,黄伯尧先是组建了10人的武装小组,之后发动武装小组深入周边十几个峒场串联亲邻乡里,各峒场热血青年听闻是打日本侵略者,踊跃要求加入抗日武装自卫队,短短一个月内,抗日武装自卫队的人员就增加到40多人。

1943年9月,廖源富、罗启超、廖熙英在八龙亭蒙山召开会议,决定在凤山北区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廖源富任组长,商讨在凤山北区及东凤边界各乡村如何开展革命活动、如何巩固原有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组织、如何培养新的革命骨干等问题。会后划分区域开展工作,廖源富负责百乐、江里(那老)、久隆、老里、额里、久加、长峒等村,廖熙英负责郎里、那洪、板均、板任、那爱等村,罗启超负责隆梅、板隆及东兰长江区的安桃、首赖、三堂、集样等村,他们在这些乡村串联老党员、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培养青年骨干,宣讲抗日战争及国内外形势,使这一带革命活动迅速开展起来。

1943年10月,在巴标村的巴标坳,黄伯尧和张泽运成功举行了同盟大会。黄伯尧主持同盟大会,来自10个村的村民和来自原右江抗日义勇军第二大队的200多人参会。黄伯尧宣布巴标抗日救国武装自卫大队正式成立,张泽运为大队长,杨林为副大队长,黄金声为指导员。自卫大队下辖4个中队,共有200多支枪,300多位队员。组建武装自卫大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革命基础。(www.xing528.com)

1944年3月,在凤山北区,中共亭蒙支部书记廖源富、原红七军六十三团一营副营长廖熙英深入村屯发动群众购买枪支弹药,秘密组织了50多人的地下革命武装,为抗日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准备了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