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凤山全境!红色基因:百乐印记

解放凤山全境!红色基因:百乐印记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配合解放大军在广西的作战,夺取全国解放的胜利,凤山县独立大队决定以自己的力量解放凤山县城。在凤山人民的不懈斗争下,凤山全境迎来了解放。1949年12月9日,上千名军民在久加乡久加村集会,召开祝捷大会,中共万冈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黄钢代表中心县委在会上宣布成立凤山县临时人民政府,将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大队的凤山籍战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凤山县独立大队。1950年1月1日,凤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解放凤山全境!红色基因:百乐印记

1948年2月,县游击大队队长廖熙英和县工委代书记黄景墀率领邓华山部等的60多名游击队员秘密开往相桥乡与西山黄福林部30多人枪配合,在相桥乡那社一带开辟革命新区。国民党反动政府知情后,企图一举消灭游击队,夺回马克沁重机枪并占领相桥乡。国民党任少将兼万冈县长蒋晃为总指挥,率800多兵力,同时调集凌云县、万冈县、凤山县的民团,从四面包围相桥。国民党反动派所有兵力到达相桥后,由凤山县民团副司令唐思贤统一指挥。廖熙英、黄福林、黄景墀等带领游击队迎击敌人,廖熙英为前线总指挥,游击大队弹药较充足,有重机枪掩护,队伍作战能力较强。2月16日,游击队与敌人激战一天,以弱胜强,黄福林部俘虏敌兵3人、缴枪3支;邓华山部俘虏敌兵7人,缴获步枪7支、子弹200多发,打死敌兵5人,打伤敌兵2人。游击队当场抓获了敌军队长李锡亮。

1948年2月,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一指挥所在西山成立,下设西南、西北两个办事处,黄景墀为西北办事处主任。指挥所下设政治处、军事处、宣传处及保卫队、政工队等机构,廖熙英任军事处处长。廖熙英奉上级的指示,回到凤山的久隆,建立北山联防办事处。第一指挥所成立后,将东兰、万冈、凤山部分武装编为第一支队,廖熙英任支队长,龙醒凡任副支队长(兼保卫队副队长),黄景墀任副政委。

1948年4月,凤山县游击大队改编为桂西人民解放军凤山县主力大队(后改编为独立大队),廖熙英任大队长,黄景墀任大队政委。凤山县主力大队下辖2个主力中队,6个游击中队,共600多人、400多支枪。廖熙英率领一小股部队参加了保卫西山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狠狠打击了国民党百色保安队的嚣张气焰。

1948年10月6日至8日,在赵世同、黄福林、黄景墀等领导下,中亭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1948年12月—1949年4月初,凤山主力大队与国民党反动武装展开了长达120天的北山保卫战。1948年12月3日,国民党保安队和凤山县民团600多人枪,杀气腾腾向北山根据地“进剿”。赵世同为总指挥,廖熙英负责具体作战部署,在敌人必经之地巴楼寨六足沟袭击敌人,北山根据地军民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敌人伤亡惨重。

1949年元月25日,百色保安队率何刚营部及卢森林、田兴隆等民团县警共1200人枪,突袭北山久隆根据地,对久隆构成半弧形的大包围。危急时刻,罗斌龙带领久隆民兵和游击队30人枪占领更卡独山,廖熙英率领主力大队第一、二中队60多人枪赶来,占领村北面石山的那常坳、旧扣怀等险要地形,与罗斌龙民兵武装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游击队英勇与敌人周旋于洞穴之中,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27日晚,游击队弹尽粮绝撤出更卡独山。28日清晨,敌人窜进久隆村里,十几个自然屯的民房被敌人烧成火海,游击队和民兵在暗处,打死敌人25人,伤敌30多人。主力大队一中队在那常坳、旧扣怀山与敌激烈战斗,大队长廖熙英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打退敌人多次冲锋。黄景墀带领57人枪从更新赶来增援,与敌激战2天,久隆村下段被敌人占领,民房被敌烧毁123间。因弹药不足,游击队变阵地战为运动战。敌人攻下久隆村后,向北进攻板吉和大同。占领盘参后再进攻平峒、长峒、应盘瑶寨。2月15日,敌人抓走民兵、通讯员及群众7人,在板吉村一个山堡上集体枪杀。敌人妄图把游击武装消灭在凤天交界的同乐村一带。4月1日,国民党反动武装1000多人,兵分五路“进剿”板均。廖熙英布置邓华山带领大队保卫排30多人,与罗庆元中队一道保护群众撤离后,与敌人周旋。廖熙英往北山怀能一带调兵增援。邓、罗两支队伍与敌对峙4天,击毙敌连长1名。廖熙英率领援兵到达,与敌人展开一场夜战。之后,游击队因缺乏子弹,各村寨据点先后失守。4月7日,敌人在板均、那兵、坡王屯进行抢劫,抢走牛马100多头,烧毁民房102户385间。北山保卫战,游击队因寡不敌众而失利,但彰显了顽强战斗、信念坚定的革命精神。(www.xing528.com)

1949年5月,凤山县主力大队改编为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大队,廖熙英为大队长,黄宝山为政委。至1949年5月,凤山县主力大队先后进行了19次大小战斗,击毙敌人62人,打伤敌人68人,俘虏敌人3人。部队发展到近1000人,有重机枪1挺、步枪手枪600多支。

1949年9月,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大队改编为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直属营,廖熙英担任营长,领导队伍进行解放战争。1949年10月,桂西区指挥部直属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团第三营,廖熙英任营长,领导第三营开展解放凤山工作。

1949年下半年,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盘踞在凤山的反动武装共500多人枪企图做最后的反抗。为配合解放大军在广西的作战,夺取全国解放的胜利,凤山县独立大队决定以自己的力量解放凤山县城。1949年11月29日,凤山县独立大队解放了凤山县城,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2月2日,凤山县独立大队攻克凤山反动武装的最后堡垒霞里,彻底捣毁了地霸匪窝。在凤山人民的不懈斗争下,凤山全境迎来了解放。

1949年12月9日,上千名军民在久加乡久加村集会,召开祝捷大会,中共万冈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黄钢代表中心县委在会上宣布成立凤山县临时人民政府,将桂西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大队的凤山籍战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凤山县独立大队。凤山县独立大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凤山统治的结束。12月10日,凤山县临时人民政府各组织机构成员入县城正式办公。

1950年1月1日,凤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