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的BIM技术

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的BIM技术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IM实施规划可以从BIM实施目标、BIM技术应用范围、BIM实施流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企业级的BIM实施目标是一个中长期目标,是战略方向,更关注如何让整个企业的BIM应用水平技术能力得以提升。在BIM技术普及和推广阶段,需要建立多实施团队,分头实施不同的项目。BIM实施始终是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益为最大驱动力。(四)系统集成从BIM技术的概念内涵来说,BIM的实施需要一个集成管理与协同工作的环境。在数据交换过程中,BIM技术标准的

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的BIM技术

(一)BIM实施规划

为保障BIM技术在企业中的高效和成功应用,需要根据团队的能力、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应用软件的成熟度、应用模式、技术标准、实施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得到适合企业自身的实施规划方案。

BIM实施规划可以从BIM实施目标、BIM技术应用范围、BIM实施流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1.BIM实施目标

企业的BIM实施目标是通过一定周期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达到企业希望得到的效果。主要包括人员技术水平、项目普及率、企业标准模型构建库的建立、数据标准、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方面。企业级的BIM实施目标是一个中长期目标,是战略方向,更关注如何让整个企业的BIM应用水平技术能力得以提升。

在制定实施目标时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尽量使用量化指标来确定BIM实施目标。例如,企业目标可以制定为在3年内,每个分子公司都需要建立至少10人的BIM实施团队,针对超高层项目或有绿色建筑申报要求的项目,采用BIM技术或明确每个分公司要有80%以上的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全过程的管理等。其次,目标规划应具有阶段性。例如某企业第一年的目标是在项目上完成全专业的BIM建模试点,第二年实现基于BIM模型的造价管理,第三年实现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过程管理,最后实现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期的项目管理。这样就能按照阶段性目标稳扎稳打,分步实施。在制定这些目标时,要注意前文所提到的理清需求和循序渐进原则,既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又不能急于求成,避免使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

2.BIM技术应用范围

目标确定是第一步,随后要明确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完成哪些任务、确定那些BIM技术应用范围。这里BIM技术应用范围不仅包括施工项目的业务范畴(如创建模型、能耗分析、成本分析、进度模拟等),也包括项目类型、项目大小、应用人员等范围的确定。

有了明确的应用范围,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规划展开落地,包括完成相应的资金规划来保障实施、制定技术应用规划来确定软硬件的选型和采购、设计标准应用框架来保障数据交互和交付标准、制定规章制度来保障实施等内容。在BIM技术应用范围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规划中,要特别注意遵循“专业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业务和技术应用进行专业职能划分,否则,BIM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应用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二)项目试点应用

在项目试点应用方面,需要从试点项目的选择、启动、人员的配备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

1.试点项目的选择。尽可能选择体量大和难度高的项目来进行试点。越是复杂的项目,越是能体现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如果项目过于简单,即使BIM实施做得很到位,仍难以体现BIM技术应用的典型意义和价值。比如一些小型简单的项目,本身大家已驾轻就熟,大家感受到的BIM技术应用价值和成效就不够明显。相反,复杂的项目由于需要面对众多问题,加工工艺复杂、管理烦琐、协调障碍、技术要求、专业交叉等,利用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已经很难有效保证项目的实施,因此能激发企业用BIM技术解决问题的期望和BIM技术的学习热情,更好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2.试点项目的启动。原则上,一旦做好了规划,选好了试点项目,项目越早启动越好。因为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之前就完成一系列的模拟分析,提前规避问题,减少变更等问题。很多企业在进行试点的时候,选择已经开工的项目半路开始实施BIM,一来难以在项目中途协调好忙于推进项目进度的相关人员,二来对于已经完成施工的部分就没有太多意义了。

3.试点项目的人员配备。试点项目最好能配备有一定BIM技术应用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如果没有完全合适的人选,借助“外脑”即专业的外部咨询团队一同参与也是不错的选择。避免第一个试点项目因为人员技术和专业能力的不足而半途夭折,导致团队的信心大打折扣,影响BIM实施的整体推进,因此,第一个试点项目所配备的人才至关重要。(www.xing528.com)

通过试点项目的应用累计经验、总结方法、培养和锻炼队伍是项目试点应用的主要目的。

(三)应用普及推广

BIM实施无论采用什么指导原则、方法和软件系统,最终都离不开企业在实际业务中的推广践行,真正在业务和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其价值才能充分体现,BIM应用软件才能不断改进,相应的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BIM技术应用在全公司的普及应用过程,在先期做项目试点的时候,由于资源、人力的倾斜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高,使得项目的推进更容易一些。而转入逐步普及推广阶段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比试点项目更多的难题,需要不断完善方法和体系,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流程和配套措施。在BIM技术普及和推广阶段,需要建立多实施团队,分头实施不同的项目。每个新的项目团队最好都配备一名有实施经验的人员。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来保障不同的团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快速得到支持,并通过越来越多的项目实施不断丰富和完善BIM标准和配套制度。

BIM技术的普及推广是一场持久战,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BIM实施始终是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益为最大驱动力。因此,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过程紧密联系,任何一家企业的管理都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BIM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持续优化。

(四)系统集成

从BIM技术的概念内涵来说,BIM的实施需要一个集成管理与协同工作的环境。协同应用将能更好地发挥BIM的应用价值,因此,BIM应用软件之间、BIM应用软件与其他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BIM的技术与云技术、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之间的有效互联与集成,显得尤为重要。

1.BIM应用软件的相互集成

单个BIM软件或解决方案并不能完全满足施工企业的需求,需要多个BIM软件之间可以遵循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交换和有效集成。各个软件产生的模型数据可以进行使用和共享。

目前,不同BIM应用软件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换无法实现有效的互通互联,仍然存在数据孤岛和数据割裂的现象。特别是在施工阶段使用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往往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图纸重新建立算量模型。目前,市场上一些算量软件已经能够导入CAD或三维模型,但是依然要进行大量的修改整合工作。在数据交换过程中,BIM技术标准的统一是关键,目前大多数BIM应用软件已经开始支持IFC标准,随着IFC标准的完善,将会对项目全生命期各阶段的数据共享及实现BIM应用软件的相互集成发挥积极作用。最后,BIM应用需要建立起对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BIM平台系统,以集成各个软件之间的BIM模型数据,并保障软件之间的数据交互与共享。例如,BIM设计类的软件与基于BIM的算量类的软件,可以通过BIM平台系统进行模型数据的交换和存储,以便在下一阶段进行调用和使用。

2.BIM软件与企业管理系统的集成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整体,BIM技术应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BIM技术成功应用之后有必要考虑BIM系统与项目管理软件或企业ERP等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与交互,使管理系统有效集成生产作业层的项目基础数据,形成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协同管理.发挥信息化综合效应。

随着技术与系统的普及,还需要逐步考虑与云技术、物联网、移动应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进一步集成,以发挥BIM技术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