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线课程系统中的要素关系断裂对课程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线课程系统中的要素关系断裂对课程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系统要素“关系”断裂的影响在线课程系统中要素关系的断裂是导致在线课程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而在线课程的实施是教师、学生与课程要素进行调适与互动的过程,其本质正是在关系互动中创造课程新文化的过程,评价作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不断修正课程的过程性方式。“经费过少”,而“课程视频制作费太贵,难以不断改进”,因而会出现“课程一旦上线,很难调整微视频”的现象。

在线课程系统中的要素关系断裂对课程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传统网络课程文化的束缚

根深蒂固的传统网络课程文化依然束缚着教师对在线课程的认识。例如,在线课程平台记录了学习者的在线学习痕迹,为学习者的学习分析提供了基础,但是,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后台在线学习数据记录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其在在线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另外,微视频、嵌入式测试、测验与作业等词汇近乎成为在线课程的代名词,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出一些问题,包括教师在课程前期的“预设”准备的花费时间多于课程实施的时间投入,师生深层次互动引导的频次不高,凸显量化与结果性评价等。这恰恰是网络课程的典型问题表征:过度注重“计划”而忽略“实施”,静态预设过剩而动态需求不足。在线课程也因此被称为“并非教育系统的突破,而更像以前电视教育的翻版”[6]、“机械性的”[7]、“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教育材料分发与共享‘工具’”[8]等。总之,传统网络课程文化束缚了教师的思维,静态的设计观忽视了网络连通的过程性、社会性,造成师生的隐性分离。

(二)课堂教学方式惯性的制约

在线课程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但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惯性的延续、难以适应网络教学也是产生上述在线课程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在线课程教学中,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处于准分离状态:教师面对摄像机镜头授课,学生面对电脑界面或移动工具学习。教师反映“授课不太自然”“难以表现出面对面授课的精气神儿”“缺乏生动性”等,习惯了“课程教学中一气呵成”的讲授方式,难以适应对课程知识点的切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课程上线后根据反馈情况而进行微视频调整的教师中,副教授等职称比例高于教授比例,表明副教授等职称的教师对网络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高于教授。

另一方面,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在线课程教师将微视频的“在线讲授”简单等同于课堂教学,将传输工具的使用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混为一谈,“教学活动单一”。这种将课堂教学简单移植到网络的做法,实则将在线课程的课程实施简化成微视频的讲授,忽略了在线课程中教与学分离的特性以及在线教学活动、学习支持服务等开放性的教与学过程,缺乏对网络学习教学法的重视。因此,有学者评价在线课程“基本上是高校内部教学模式的迁移或延伸,其特点是被‘练习和测验’这种教学方法所统治”[9]。而微视频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它仅体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的中心,而“学”的中心则体现于丰富的在线教与学活动之中。(www.xing528.com)

(三)系统要素“关系”断裂的影响

在线课程系统中要素关系的断裂是导致在线课程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教师、学生与在线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构成了相互关联的动态系统,过度关注“教”“传输”“目标”,忽略“学”“理解”“过程体验”,导致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之间、课程评价与学习者生活情境之间的断裂,“过程”变异为“流程”,人际交互简化为学生与内容之间的交互,评价等同于学习结果的测量、课程实施结果的成功与否等,缺乏过程性的、人与人之间有效的互动及相应的评价体系,实则是学习者与课程要素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课程要素之间等关系断裂的表现,忽视了学习者体验,导致学习者游离于课程、目标游离于过程、评价游离于学习者以及课程整体演化的失衡等。例如,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学习资源设计的生成性、差异性、针对性不足,测验作业的设计缺乏差异性,也是评价游离于学习者的表现之一。总之,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难以适应,则断裂的“关系”碎片缺失了网络“连通”的核心意义。而在线课程的实施是教师、学生与课程要素进行调适与互动的过程,其本质正是在关系互动中创造课程新文化的过程,评价作为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不断修正课程的过程性方式。

(四)外部支持框架的不足

缺少必要的团队支持、激励支持、技术支持及经费支持等是导致在线课程困境的外部原因。首先,调研中教师普遍反映,开设一门在线课程,教师需要进行从前期规划、教学设计到课程录制,再到后期制作、组织在线互动与问题解答等工作,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个人精力有限”,因而“许多设想难以实施”,难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在线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也说明团队支持的重要性。如助教人数多的课程,其为学习者答疑或提供帮助的频次优于助教人数少的课程。其次,必要的激励措施也是保障在线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在线课程时间与精力的付出,并未计入“高校的职称和工作量的评定”或“人员和业绩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的缺失,影响教师投入的积极性。再次,平台是在线课程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反映当前大多数在线课程平台“支持工具少”“不支持用户定制”“不支持音频对话”“互评培训中不能上传音频文件”“兼容性不好”“难以实时互动”等,出现“受限于授课平台的功能,课程活动设计未能达到期望”的现象,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10]。最后,缺少足够经费的支持。“经费过少”,而“课程视频制作费太贵,难以不断改进”,因而会出现“课程一旦上线,很难调整微视频”的现象。总之,在线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条件的支持密不可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