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对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的理解-文化变革中的课程与教学

教师对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的理解-文化变革中的课程与教学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实现把课上好的愿望,教师会自觉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充分地展现在他的课堂操作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总是涉及多学科知识,比如多彩的桥这一课,就包含了科技知识、语文知识、音乐知识、绘画知识等。不过,上公开课不能照着教材讲,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体现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教师在努力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要求。教师把富有创造性与进行丰富的联想画上了等号。

教师对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的理解-文化变革中的课程与教学

为了实现把课上好的愿望,教师会自觉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充分地展现在他的课堂操作上。那么,操作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是如何理解课程改革的精神的呢?

笔者:这堂课要求学生做哪些准备?

H:学生要查资料,熟悉资料。没有想到,有的学生还很有办法,他们找来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有几个学生有绘画基础,我们就把绘画任务交给他们。

笔者:如何分配任务给学生呢?

H:我们有一个教师工作小组,还有学生活动小组。教师工作小组负责这堂课设计的准备,大家都很努力,合作得很好。学生活动小组按学科分为语文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等。这一次就是要求不同的小组来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收集有关桥的资料。

笔者:怎样交代这些绘画任务?

H:将绘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分配给不同的组,让他们独立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桥。

笔者:这些不同的桥的名称是如何得来的?

H:我们从网上搜索到的。

笔者;上课时,老师干吗很少说话?

H:这也是新课改理念。它要求教师充当旁观者,充当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我们设计的这堂课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师基本上不在课堂上说话。(www.xing528.com)

笔者:那功夫都花在课外了吗?在准备过程中,您做了些什么?

H:是的。我们几个人为这堂课已经准备了两个星期了。先要确定上课内容是什么?这是最难把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总是涉及多学科知识,比如多彩的桥这一课,就包含了科技知识、语文知识、音乐知识、绘画知识等。我们就按这些知识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分头去查找有关资料。当然,更多的准备工作还是在知识的组织上,大量的资料找来了,要按一堂课的时间把它们串联起来还真不容易。这堂课的设计就是用两个学生主持人把知识串联起来。

笔者:这堂课有教材吗?

H:有。不过,上公开课不能照着教材讲,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体现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笔者:您觉得进行创造性教学有难度吗?

H:怎么没有。好在桥这个主题便于展开丰富的联想,轻易地就把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了。

教师在努力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要求。很明显,他们的理解是机械的,比如对“教师充当旁观者”“平等中的首席”等的理解仅仅限于在上课时不说话,教师实际上充当着幕后操纵者的角色。因为教师在课程的准备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师的意志已经全部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成为学舌的鹦鹉

教师对知识综合的理解也很机械。只是简单地把涉及多个学科就认定是知识综合,也就是把综合性理解为多学科的简单相加。而且牵强附会地把多学科知识捆绑在一堂课上。

把创造性理解为天花乱坠地联想。8个小组对桥有8种不同的解释,这反映出教师对创造性的理解。教师把富有创造性与进行丰富的联想画上了等号。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想出”了8种桥,这8种桥基本上都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发挥交通功能的实用桥。大概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桥不新不奇,便被教师认为没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价值,因此反而不足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其实,教师所列举的8种桥,也并非首创之作,而完全是抄袭别人的,学生只是绘制了几幅图,并背诵了那些以桥为主题的陈词滥调。可见,该堂课非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反而培养了学生抄袭和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