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弦变频振动实验:实验教程

正弦变频振动实验:实验教程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悬臂梁进行测试时,输入扫频频率5—50—5 Hz,重复1次,倍频程1。振动试验过程中,禁止调整增益电位器,防止振动台发生颤动现象。

正弦变频振动实验:实验教程

1.实验目的

用于评定运输包装件或单元货物在经受变频振动后或共振情况下的强度和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

2.实验原理

振动实验是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和运输中可能受到的振动影响,不一定是实际环境的再现,可以用于发现潜在的破坏性共振点,尤其在设计和研发试验阶段,确定样品的机械薄弱环节和特性。

3.实验设备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4.实验样品

本次实验的实验样品为悬臂梁、机电产品包装件。

5.实验程序

1)实验要求

首先对悬臂梁进行扫频,测量悬臂梁的共振点,并认真观察在共振点时悬臂梁的状态变化。其次对机电产品包装件进行扫频,并对使用缓冲材料后的频谱进行分析。

2)实验样品的准备

根据要求准备实验样品,并对样品进行编号。

3)实验

(1)安装试验产品夹具和试验产品,试验样品重心点的垂直位置应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振动平台的几何中心。用专用量具检查台体固体螺丝上延是否和专用量具高度相同,检查隔振气囊充气是否合适。若充气不足,则用空压机给气囊充气,以达到台体固体螺丝上延和专用量具高度相同。

(2)在台体上表面粘结传感器,尽量靠近试验产品与夹具的连接部位,必要时首先对夹具进行试振。

(3)功放柜漏电开关合闸送电,LINE显示灯亮。

(4)启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置试验文件参数。

① 设置振动台限制参数:最大加速度,正弦按照100%设置,随机按照70%设置,SIE裁减设置为3,其他参数正常设置。

② 设置工程单位:选择标准单位,位移mm,速度m/s,加速度g或m/s2,推力n或kg。(www.xing528.com)

③ 设置传感器灵敏度参数:确定控制或检测通道,选择测量范围,确定各通道灵敏度参数。

④ 设置试验目标谱:在菜单表格中输入频率范围、位移范围、加速度范围或随机谱密度范围。

⑤ 设置试验计划表内容:选择扫描、设定频率范围、扫描数率、扫描次数或时间;驻留试验、设定频率范围、试验时间;设定试验报告内容、试验存储内容。检查并核对全部试验文件参数,试验文件存盘或另存为试验文件名。

(5)启动功放柜上POER位置ON按钮,冷却风机和励磁及功放末级自动送电,OPERATE显示灯亮;顺时针旋转增益电位器至60%~90%左右的位置。

(6)操作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试验;试验进行中,注意观察计算机显示器的振动数据状态和功放显示灯状态。试验产品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试验,认真检查产品连接电缆工作是否正常,检查产品与夹具的安装情况是否正常。

(7)对悬臂梁进行测试时,输入扫频频率5—50—5 Hz,重复1次,倍频程1。对机电产品包装件进行测试时,输入扫频频率5—500—5 Hz,重复1次,倍频程2。振动试验过程中,禁止调整增益电位器,防止振动台发生颤动现象。试验中要认真观察试验现象和频谱。

(8)试验完成后,操作计算机控制系统停止试验;在功放柜上逆时针旋转增益电位器至RESET位置,再按下“OFF”按钮。功放系统按功放末级和励磁及冷却风机顺序自动停机。

(9)冷却风机继续延时工作5~8 min,等台体内热降低自动停机后,关闭漏电开关电源

4)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

(1)实验样品的名称、数量、几何尺寸、重量。

(2)内装物的名称、重量。

(3)实验所用的设备。

(4)每次实验的参数和测试结果。

(5)实验日期、实验人员姓名等。

6.实验要求

通过本实验,能正确使用本实验所涉及的设备和工具,并借助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实验步骤独立地完成本实验。

注意:传感器是精密元件,价值较高,在粘接传感器时必须在老师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不得随意进行操作,若违反规定造成损坏须按原价赔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