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夫差亡国:吴王夫差征战胜越,欲攻齐,最终导致吴国灭亡

夫差亡国:吴王夫差征战胜越,欲攻齐,最终导致吴国灭亡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王夫差二年,吴国就发动所有的精兵强将,攻打越国,把越军打得落花流水,四散逃跑,洗雪了姑苏战败的耻辱。吴王夫差知道后,心里十分高兴,准备答应越王的要求。吴王夫差听说后,就想借机攻打齐国。此后,吴王夫差停留在齐鲁两国南边的边境地带,依仗着强大的兵力,不断掠夺土地。吴王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太宰否。伍子胥来到齐国,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夫鲍氏,然后返回吴国。

夫差亡国:吴王夫差征战胜越,欲攻齐,最终导致吴国灭亡

吴王阖闾十九年(公元前496年),吴国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带领军队,在姑苏抗击吴军。越王选派了一些勇士,冲向吴军。将士们大声呼喊,冲到吴军阵前,然后拔出宝剑,自杀而死。越军连续这么做了好几次,吴王的军队见此情形,个个目瞪口呆。越国的大队人马趁此机会袭击吴军,把吴军打得大败。吴王阖闾的脚拇指也受伤了,军队被迫撤退七里。

不久,吴王阖闾的伤口被感染,病情严重。临终前,阖闾命人找来太子夫差,立他为王,并对他说:“你是我的儿子,别忘了,是越王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夫差望着弥留之中的父亲,含泪点头。

夫差即位后第一年,就任命大夫伯嚭(pǐ)为太宰。吴国训练军队,演习作战,时刻准备报仇雪恨。吴王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吴国就发动所有的精兵强将,攻打越国,把越军打得落花流水,四散逃跑,洗雪了姑苏战败的耻辱。兵败之后,越王勾践带领着5000个士兵退到会稽据守。越王勾践自知打不过强大的吴国,就派大夫文种找到吴国的太宰伯嚭。文种对伯嚭说,越国愿意把土地交给吴国管理,越王也甘做吴国的奴仆,从此归顺吴国。

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最后被勾践赐死。

吴王夫差知道后,心里十分高兴,准备答应越王的要求。这时伍子胥前来劝吴王说:“古时候,有过氏消灭了夏的君王相。当时相的妃子怀有身孕,于是就逃到有仍国,在那里生下了帝相的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成了有仍国的牧正官。有过氏一心想杀了少康,斩草除根,无奈少康又逃往有虞国。有虞氏因为曾经受过夏朝的恩惠,所以善待了少康,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把纶邑的土地送给他。当时,少康统治的地盘不过方圆十里,拥有的人口不过500部众。后来,少康不断聚集夏朝遗留下来的民众,逐渐恢复夏朝的官制。他又派人引诱有过氏,最终消灭了有过氏。由此少康重振夏禹的业绩,恢复了夏朝的统治。如今我们的实力,和有过氏相比,差得太远了;而勾践的力量比少康强大无数倍,所以千万不能心慈手软。您现在不消灭他,恐怕将来后患无穷!何况勾践这个人,不同寻常,他最能忍辱负重,你要是留下他,肯定会有后悔的那一天。”吴王贪图一时的虚荣,不顾伍子胥的劝阻,采纳了伯嚭的意见,与越国签订了盟约,然后得意地撤兵离去。

吴王夫差七年(公元前489年),齐景公去世,朝中的大臣们争权夺利,斗争不断。刚刚登上王位的国君年幼,不知如何是好,齐国陷入一片混乱状态之中。吴王夫差听说后,就想借机攻打齐国。伍子胥又前来劝阻说:“越王勾践(此时吴王已经把勾践放回国)现在不讲究穿衣吃饭,整天祭奠先人,接济老弱病残。他有他的目的,就是想笼络民心,成就大业。勾践不除掉,我们吴国就永无安宁之日。君王不先除去这个心腹大患,反倒要兴兵去攻打齐国,真是太荒唐了!”吴王还是不听劝告,兴兵前去攻打齐国。吴王在艾陵打败齐军之后,又率兵来到缯邑,召见鲁哀公,向他索要猪牛羊等祭品。后来季康子派子贡用周朝的礼节劝说太宰伯嚭,吴王这才不再向鲁国索要财物。此后,吴王夫差停留在齐鲁两国南边的边境地带,依仗着强大的兵力,不断掠夺土地。后来鲁国实在难以承受,就答应吴国签订盟约,吴王这才善罢甘休。

伯嚭:子姓,伯氏,名嚭(一名否),春秋后期吴国大夫。吴王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太宰否。

西施与郑旦

传说越王勾践曾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与郑旦两个美女,以此来迷惑吴王。(www.xing528.com)

子贡:即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人,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

越王勾践带领大臣们前来朝拜吴王,并献上了丰厚的礼物,吴王十分欢喜。此时伍子胥却忧心忡忡,考虑到处理吴越关系事关国家安危,再次前来劝诫吴王说:“越国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如今就算我们得到了齐国又有什么用?商朝之所以能够兴盛起来,就是因为把叛逆之臣全部斩草除根,绝了后患。”吴王原本心情不错,听了伍子胥的几句话,就像被人迎面浇了一瓢冷水。他十分生气,立即派伍子胥去出使齐国,免得他再来说三道四。伍子胥来到齐国,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夫鲍氏,然后返回吴国。吴王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赐给他宝剑命令他自杀。伍子胥心中无限悲愤,慨叹说:“我死不足惜,只可叹我的一片忠心啊!我死之前,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王能够答应。我死后,请在我的坟墓两边种上梓树,以后自然会派上用场;再挖出我的一双眼睛,放在吴国的东门上,让我亲眼看着越国是怎样灭掉吴国的!”说完,挥剑自刎。

吴王夫差十四年(公元前482年)春,吴王北上和众诸侯会盟,想在中原地区称霸。这年六月,越王勾践经过几年的精心谋划,养精蓄锐,开始率兵进攻吴国。越军5000人同吴国的军队交战,攻进了吴国的都城,俘虏了吴国的太子。吴王的部下把军队战败的消息报告给吴王。吴王十分恐慌,不想让诸侯们知道,就隐瞒了这件事。后来,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吴王气急败坏,立刻拔剑杀了站在帐前的几个人。

后来,吴王和晋定公争做霸主,吴王向晋定公炫耀自己祖先辈分大。这下可不要紧,惹恼了晋国大臣赵鞅,赵鞅要出兵攻打吴国。吴王被逼无奈,只好把霸主之位让给了晋定公。吴王回到吴国,当时太子被俘,吴王又长时间外出,吴国内部力量空虚,士兵们疲惫不堪,无心作战。吴王无奈,只好派使者带上重金去跟越国讲和。

赵鞅:即赵简 子(?-前476年),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又名志父,亦称赵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后来,越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不断侵犯吴国,二十一年(公元前475年),越国的军队围攻了吴国的都城。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国彻底打败了吴国。越王勾践把吴王安置在甬东,让他在那养老。吴王后悔莫及,叹气说:“哎!我老了,不能再侍奉您了。当初伍子胥几次劝我,我怎么就听不进去呢?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我没脸去见伍子胥啊!”说完用袖子遮着脸,自杀而死。

消灭吴国后,越王认为吴国的大夫伯嚭不忠于自己的国家,就杀了他,然后返回越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