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揭秘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揭秘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处于分裂状态,但在分裂之中也蕴含了统一的因素。较之于春秋时期,华夏和夷狄矛盾受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春秋时期,戎、狄以及南方的楚国等进入中原地区。除卫、邢等国外,春秋前期,燕国、曹国、晋国等华夏诸侯国,也曾遭受北方民族的侵扰。另一方面,被华夏视为蛮族的楚国等南方邦国,在春秋时期逐渐崛起,并向中原一带扩张势力。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揭秘

西周灭亡后,镐京附近地区受到猃狁等民族的破坏,作为都城的政治功能受到削弱;同时,猃狁等能够进犯,说明戎人找到了从西北地区进入关中地区的便捷道路,在王室势力孱弱的背景下,戎人具备再次发动攻击的能力。181周政权不再适合定都于宗周附近,只能放弃原先作为周统治核心区域的关中地区;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中原地区由此在春秋时期成为华夏的核心区域。“王室将卑,夷狄必昌”,182随着周王室地位的下降和控制力的削弱,大量分布在华夏之外的夷狄纷纷南下、东进、北上,形成了对周王室及其诸侯国的包围态势,这一过程在西周末年已经开始。《国语》记载,西周末年,史伯分析政局时曾提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夷戎狄之人也”。183“成周”即洛阳附近,史伯的言论表明以成周为中心的附近地区,既分布着与周天子有密切联系、曾受到分封的诸侯国,也分布着“蛮、夷、戎、狄”等其他人群,形成了夷狄与华夏交错杂居的局面。史书中所谓的“蛮夷戎狄”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在春秋时期的文献中,这些人群有着更明确的划分。根据《左传》等记载,狄至少包括白狄(有鲜虞、肥等)、赤狄(有潞氏、甲氏、东山皋落氏等)以及长狄等,而戎也有多种不同的分支,《左传》中曾提到扬、拒、泉、皋、伊、雒、九州之戎、姜戎等不同名称。名称的不同,表明华夏认识到这些夷狄内部存在区别,由不同的分支组成。如赤狄和其他狄人尽管都被称为狄,但其并不相同,赤狄常常奴役其他狄人,晋景公时期正是利用这种矛盾,“求成于众狄”,成功地对众狄实施了分化瓦解和团结利用。184上述戎狄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在东边,仍然存在着东夷人群,春秋时期的文献中,根牟、莱等国均属于东夷人群。而在南方,楚国则长期被华夏视为夷狄,它在这一时期逐渐强盛,吞并了周边包括一些华夏诸侯国在内的势力,将自己的疆域不断扩展,并将势力向中原地区发展。

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处于分裂状态,但在分裂之中也蕴含了统一的因素。这一阶段较强大的诸侯国都不断发动或参与兼并战争,一些较弱小的诸侯国,在此过程中逐渐消失,而诸侯国的兼并过程促进了华夏的进一步融合,为未来的统一战争打下了基础。同时,各国在战争中对土地的需求日趋强烈,由于诸侯国相互兼并,原有的空隙被瓜分殆尽,不仅使得各国的领土已经相互接壤,而且导致原先处于空隙之间夷狄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原有的夷狄人群逐渐消失。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夷狄”出现的次数较春秋时期大为减少,这既是由于华夏诸侯国势力转强,夷狄已经不能构成对华夏的重大威胁,也是由于夷狄分布区域减小,夷狄人群逐渐同化或被驱逐的缘故。较之于春秋时期,华夏和夷狄矛盾受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

不过,在战国历史文献中,夷狄仍然存在,只是分布区域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华夏分布于中央地区,而夷狄则分布于华夏的外围。《战国策》载,燕国“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185林胡、楼烦都是当时异族人群的名称;《史记》也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186赵国的北面则分布着林胡、楼烦,在这些人群中,林胡、东胡和楼烦较为强大,在史书中被称为“三胡”。187秦国附近,有义渠、大荔等,其中义渠为西戎之国。而楚国之西、秦国之南,则分布着西南夷,他们数量众多,“君长以什数”,名称各不相同,内部并未实现统一,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夜郎。而原属东夷的越国这时期则被楚国吞并,“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朝服于楚”,188不过越的后裔并未完全消失,有一部分成为东越。楚国南边则分布着南越,直到秦代才被最终征服,并设置桂林、象郡。

春秋时期,戎、狄以及南方的楚国等进入中原地区。由于华夏衰落,夷狄势力相对较大,在争夺生存空间和其他资源的斗争中,华夏受到了严峻挑战,原有的华夷秩序受到冲击。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华夏与夷狄的冲突加剧,造成了民族间对立的紧张局面。

在华夏与北方异族的冲突中,一些华夏诸侯国曾遭受重大损失。这在春秋前期较为明显。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冬,狄人侵卫: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189

此役,卫国军队与狄人在荧泽地区交战,卫军失败,随后狄人攻破卫国都城,并在河边再次大败卫军,卫国灭亡。卫国抵抗失利尽管与其内部矛盾有关,但戎狄实力确实强大。次年,狄人攻打邢国,“邢人溃”,即邢彻底失败。190此役诸侯国救邢,将其迁往夷仪,使邢免于彻底灭亡。除卫、邢等国外,春秋前期,燕国、曹国、晋国等华夏诸侯国,也曾遭受北方民族的侵扰。另一方面,被华夏视为蛮族的楚国等南方邦国,在春秋时期逐渐崛起,并向中原一带扩张势力。在相当长时间里,楚国的势力尚不十分强大,191但随着楚国势力的膨胀,其势力范围逐渐向北发展,与齐、晋等诸侯国的争霸活动发生了冲突,而楚国也萌生了与华夏诸侯国争夺霸主的意识。到庄王时期,楚国击败晋国,取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而位于楚、晋之间的不少华夏诸侯国早已臣服于楚国,楚国甚至曾在周王畿附近阅兵,有与周王室争夺天下共主的野心,不过由于齐、晋等中原诸侯国的抵抗,以及东南吴国等国的干扰,楚国的扩张得到遏止。

南北夷狄的同时进攻,形成了“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给当时的周王室和诸侯国造成重大威胁。从鲁僖公年间开始,齐、晋等一些较强的诸侯国陆续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以周天子的名义联合其他的诸侯国,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如参与桓公征楚的联军中,除齐国以外,还有鲁、宋、郑等其他七国的联军。192而在救邢的队伍中,则有“齐师、宋师、曹伯”等队伍。

在华夏崛起过程中,齐、晋等霸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华夏诸侯国不但抵御了南北异族的进攻,而且将势力向夷狄所在的区域扩张。齐桓公在位期间,依靠管仲的辅佐,率领众诸侯国,抵抗北方戎狄的进攻,并救助过邢国、卫国、燕国等诸侯国,同时向南讨伐,“(僖公)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齐桓公率领诸侯率军攻打至楚国边境,遏止了楚国进一步北进的野心。193孔子曾提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94这是对管仲辅佐下的齐桓公霸业的赞许。晋国与戎狄冲突也很剧烈,这与晋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晋国始封之地附近遍布戎狄,受封之时采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措施,杜预解释为“亦因夏风俗,开用其政”,“太原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戎法”。195即以戎狄的习惯和法律治理。而晋国在争夺霸权过程中,除了赢得其他诸侯国的支持外,消灭戎狄以获得土地和人口也是必然选择。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晋国攻击赤狄别种潞氏,“六月癸卯,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灭亡潞氏;次年,“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灭赤狄一部;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196可以说,晋国实力的增强与征服周边戎狄人群同步。197此外,鲁宣公七年(公元前600年),“公会齐后伐莱”,鲁宣公九年(公元前598年),“取根牟”,198根牟、莱等东夷诸国也受到华夏诸侯国的进攻。

战国时期,诸侯国与夷狄的冲突仍在继续。在各国之缝隙间土地、人口逐渐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各国为增强实力,发动对华夏外部夷狄的战争成为必然选择。由于春秋至战国时期,不少夷狄已经融合于华夏或被华夏吞并,春秋初年夷狄对华夏构成巨大威胁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就整个战国时期而言,这种情况仍在延续,虽然个别时候夷狄能对华夏造成一定打击,199但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华夏诸侯国进攻与吞并的对象。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曾“县义渠,……义渠君为臣”、“伐取义渠二十五城”,200通过进攻义渠,秦的领土大为扩张。而魏文侯曾命令乐羊“伐中山”。201赵国北部与戎狄接壤,多次发动对戎狄的进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数次进攻中山,并西略胡地,迫使林胡献马,至惠文王时期,灭中山国,而赵国后期的名将李牧,则“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使得单于奔走。202楚国派庄蹻进攻西南夷,一直攻入今天的云南地区。华夏诸国对夷狄之进攻与兼并,一方面使得土地得以扩张,另一方面在征服夷狄地区之后,广泛设置郡、县,夷狄在被华夏征服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华夏文化,逐渐华夏化。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夷狄冲突剧烈,但也存在其他交往,这促进了华夏与夷狄间的融合。(www.xing528.com)

首先,春秋时期某些夷狄有机会参与到华夏事务中,参与甚至主持华夏诸侯国的会盟。夷狄参与华夏会盟据说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据《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二十五年,“王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203不过,这更像是四夷对周天子的朝觐。到春秋时期夷狄参与盟会之现象更为普遍。鲁僖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秋,“齐人、狄人盟于邢”。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齐侯、陈侯、蔡侯、北燕伯、杞伯、胡子、沈子、白狄朝于晋”。204类似记载史不绝书,表明华夏诸侯国与夷狄的正常交往贯穿整个春秋时期。此类会盟一般以华夏为主,夷狄多处于从属或参与者地位。不过,当夷狄势力强大之时,盟会也可能由夷狄主持,并有华夏诸侯国参与其中。例如,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205在盟会的成员中,主持一方是传统上被视为夷狄的楚国(尽管楚国当时已经华夏化),而盟会的成员既有宋国郑国等诸侯国,又有淮夷等夷狄参与其中。到春秋晚期,连原本被视为夷狄的吴、越等国也北进中原,组织盟会。

一些华夏诸侯国也倾向于与夷狄维持和平局面,特别是与夷狄地理接近的国家更是如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晋国周边戎狄数量较多,他们曾对晋国造成威胁,晋国也常常与其发生冲突,而晋人对“和戎”之需求也最为强烈。晋悼公时期,魏绛提出“和戎”政策,并指出其益处有五:“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206并证明了和戎的可行性,此举获得晋公支持。与戎狄达成和平,为晋国的发展争取了良好环境;而魏绛本人也受到了晋公的褒奖。207

华夏与夷狄的和平交往还表现在相互间的通婚。尽管西周时期,华夏贵族的通婚多发生在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国相互之间,但春秋时期,周王室及部分华夏诸侯国都曾与夷狄联姻。《国语》记载“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是时周襄王与郑国有矛盾,故借助狄人攻打郑国,为表达感激,更为巩固与狄人之关系,周襄王纳狄女为王后,此举遭到了富辰等大臣的反对,但襄王仍一意孤行,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208尽管这说明当时华夏与夷狄间通婚还有障碍,会受到华夏贵族的反对,但也证实了华夏与夷狄通婚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而在华夏诸侯中,类似情况也屡见不鲜,其中晋国公室不但与具有戎狄特征的秦国联姻,而且多次与戎狄部落联姻,甚至有将公室之女许配与戎狄的例子。209尽管我们在史料中很少见到有关华夏下层的记载,但可推测在贵族之外的普通华夏人群也应有与夷狄通婚的现象。

其次,春秋时期华夏内部曾出现冲突,在此过程中一些成员联合夷狄,共同对付其他华夏成员。鲁僖公十一年(公元前649年),“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210此时,成周附近的多支戎狄一度攻入王都,他们的进犯有王子带作为内应,王子带即甘昭公,是周王室宗亲,为篡位而召来戎狄,从而引发狄人对周王室的进攻。周王室内部如此,其他诸侯国也不例外。《左传》记载:

邾人、莒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侯不见公,使叔向来辞曰:“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子服惠伯对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弃周公之后,亦唯君。寡君闻命矣。”211

此处记载平丘之会时的情景。邾国与莒国在春秋时期曾被认为是东夷的后代,作为盟主的晋国与两国亲近,并因鲁国对邾、莒两国的兼并战争而有意疏远鲁国,命鲁昭公无须参加盟会,鲁国大夫子服惠伯认为,这是晋国为了夷狄的利益而抛弃了华夏,特别是鲁、晋两国的国君同为姬姓(兄弟之国),血缘更为亲近,晋国此举尤显不当,因此对晋国之行为提出了批评。上述两个例子都说明,华夏与夷狄之区别并非后世所想象的严格,在现实中华夷界限常常被突破,甚至有时华夷之间的关系比华夏共同体内部更加密切。

与此同时,华夏文化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这吸引了夷狄,特别是夷狄贵族学习华夏文化的热情。从春秋中后期以后,一些夷狄上层人士对华夏文化极为仰慕,并通过学习对此有相当精深的了解。例如,晋国执政范宣子曾以泄露情报为由,拘捕姜戎首领,姜戎氏辩护时虽然称“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即由于语言和交流的差异不可能了解华夏的信息,因此不可能泄露情报;但在被释放后,他仍然按照华夏贵族交聘的礼节,“赋《青蝇》而退”,以赋诗表明心志,212这恰恰体现了姜戎氏已对华夏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在春秋时期,有相当数量的夷狄上层人士在文化领域已与华夏精英较为接近,这一过程无疑推动了夷狄向华夏的融合。

战国时期,华夷关系进一步密切,夷狄向华夏的融合也进一步发展。秦国、楚国等原先被视为夷狄的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已华夏化;而分布于华夏诸侯国之间与华夏关系密切的夷狄部族被征服后,有些也已华夏化,这些均无须赘言。即使是一些春秋时期尚处于华夏外部,与华夏联系较少的夷狄,这一时期也与华夏关系更为密切,在国家组织形式等方面与华夏已相差无几,在秦国周边的夷狄中,“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213他们已经具备相当数量的城市,而且首领能够“称王”,表明其具有较完善、较稳固的政权组织。在诸多夷狄政权之中,由白狄所建立的中山国最为强盛,是当时仅次于七国的强国之一。近年来中山国王陵出土了众多鼎、壶等青铜器以及鼎、盒等漆器,而根据学者的研究,中山王墓及其陪葬墓与三晋地区的墓葬基本相同,表明他们已经基本华夏化。214当然,夷狄的发展并不均衡,并非所有的夷狄都趋向华夏化,例如在战国兴起的匈奴民族仍以畜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与华夏有显著差异。

从春秋到战国时期,一方面是夷狄向华夏的进攻,另一方面是各诸侯国对夷狄的兼并,两者均促进了华夏和夷狄间的文化、政治等交流,同时,也使得华夏人口与土地等资源得以迅速扩张,从而为列国兼并战争提供了更充足的条件,而列国兼并也成为以统一为目的之战争。在相互交流与兼并中,七国的地域差异、华夏和夷狄间的民族差异均逐渐缩小,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秦吞并了其他六国,统一了华夏所在地区,并继续向外拓展。至此,除周边匈奴等夷狄所占据的一些地区外,原华夏诸侯国及一些夷狄人群在形式上已融为一体。而秦在统一之后确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政策,使其统治区域内的人群在文化、政治等领域的认同得以强化,这为我国统一国家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