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在心底的意大利经历

留在心底的意大利经历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2月的一个下午,我和几个同学穿行在帕维亚的老城中心,寻找着新学期选修课的教室。不得不说,帕大的教学还是比较严格的,有的学校会对留学生高抬贵手轻易放行,而在帕维亚,我们多数时候都得硬着头皮坐在老师面前口试。在意大利的那一学年,于我而言,更重要的就是那些经历给我带来的内心变化。在意大利的那一年,我在帕维亚生活,也在周边城市和国家游历,遇到很多人和事。

留在心底的意大利经历

2013年2月的一个下午,我和几个同学穿行在帕维亚的老城中心,寻找着新学期选修课的教室。经过教堂的时候,听见刻意吹得断断续续若有似无犹如舞步轻佻的萨克斯,乐声在宁静的街巷中激起柔软回声,混成一片,那么寂寞又宁和。

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在帕维亚待了半年。大学第三年,作为交换生,进入帕维亚大学的文哲学院,选修了诸如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意文学翻译、中世纪艺术史、电影史等复杂多样的课程。我们复印厚厚的教材,和意大利学生以及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奔波在古朴的阶梯教室或者小型的多媒体教室之间,听风格各异的意大利老师讲课。

不得不说,帕大的教学还是比较严格的,有的学校会对留学生高抬贵手轻易放行,而在帕维亚,我们多数时候都得硬着头皮坐在老师面前口试。那一学年快结束的时候参加翻译课考试,老师对我们几个外国学生的要求自然会放宽一些,除了考前做了一小段英翻意的笔头练习交给他当场评价之外,他只问一两个理论问题,而且也不用回答特别详尽。有同学常开玩笑:“口试不会答的话,就装可怜嘛,挤两滴眼泪,反正我们都是交换生,老师不会为难的。”每次听到这玩笑,我都笑而不语,但心里隐隐地模拟着那种窘迫,并为之忐忑。而考试当天,我真切地旁观到了这种难堪。

有一个西班牙姑娘,翻译练习篇幅挺长,老师阅后给她指点了几下,说她做得不错。接着就到了理论问答部分,老师问关于弗洛伊德的内容,她说不记得了;老师就让她随便挑一个她感兴趣的教材提及的作家,她便说塞万提斯,可是关于他的理论她什么也说不上来;老师又问她另一本书选读了哪个章节,她说第三章,老师便挑了其中一点提问,她还是说自己不记得。

“书里的内容你都看了吗?”

“看了,但是我就是(紧张得)忘了。”

“可这样的话,你的考试只完成了一半的内容,只有翻译练习那部分。你这个作业做得很好,但是这场考试我不能给分。9月份还有一次考试,你那个时候再来应该没问题吧?”我有些愕然地望着西班牙姑娘的后背,她局促地摆弄着凌乱的卷发。从这个角度我能看到她的耳朵,但看不见她的表情。

“别哭,别哭,很少会有女学生在我这儿哭的。”老师没有生气,语气仍然很温和。(www.xing528.com)

我终于看到她的侧脸,她低下头抹泪,脸上的线条微微抽搐。她走之后,最后一个意大利姑娘就去考试了。我还没有从他人的困窘中缓过神来,表情大概有些呆滞,意大利姑娘朝我笑了笑,做了个鬼脸。

那时候,即使有些课程枯燥至极,我们也尽力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如果你现在问我费希曼和海姆斯的社会语言学主要观点或者法国印象派电影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我会很坦诚地说我不记得了。这当然不是说修习过的那些课程全都已烟消云散,确实很多在书本和课堂上接触的知识,因为缺乏实际应用而淡忘,但还有一些东西,在脱离了条框之后留在了心底,成了以后学习或处事的根基;就如同你读过的书,不可能熟记字字句句,但都成了你的一部分。在意大利的那一学年,于我而言,更重要的就是那些经历给我带来的内心变化。

比如耐心应对烦琐的入学手续、选课流程,甚至是钱包被偷之后补办居留证;比如和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研究拗口又深奥的文献,完成老师安排的课堂讲演;比如住在意大利老夫妇家里,和夫妇俩、他们偶尔来拜访的子女以及后来去世的一只老黑猫和谐相处。有尴尬有欢笑也有感伤,至少在体验过各种酸甜苦辣之后,痛苦不再那么难熬,而美好则更加甘醇。

在意大利的那一年,我在帕维亚生活,也在周边城市和国家游历,遇到很多人和事。我记得在小路上闲逛,两旁的建筑使得空间略显逼仄。头顶时不时有群鸟飞过,清晰地听见它们振翅发出的声响。我记得在路边看到的侍应生,一身黑衣,腰上围着黑色围裙,单手托着咖啡盘快步行走,身材修长,姿态优雅。我记得帕大举办的一场纪念披头士的音乐会,坐在场内的很多都是略显安静严肃的中老年人,而几十年前他们跟我们一样年轻和热烈。意大利人是那么热爱音乐。我记得第一次看米兰大教堂的时候,我和同学从地铁站楼梯往上走,还没上到平地,倏然间就望见了广场尽头的米兰大教堂,那种毫无预料便被磅礴之美震撼的感觉,很是难得。我记得威尼斯的贡多拉船夫对我们说:“你们感受到威尼斯的宁静了吗?只有在这里,你们才有这样的感觉,别的地方都找不到。威尼斯人是自由的,悠闲的。他们从来不会匆匆忙忙看着手表说:‘啊几点了’。你们抬头看,那些房子外面晾出来的床单和衣服,这就是生活。你们要把威尼斯记住,记在相机里,还要记在心里。”

如今我把这些零碎经历用文字保存,即使平时会忘却,只要再次翻看,鲜活的记忆就会像鱼群跃然于海面般汹涌而来。

年前长晓说他在编写一本关于意大利学习生活的书,也希望我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我作为意大利国家旅游局的一员,致力于意大利文化的传播,但若要我在这里讲意大利的旅游文化,我不知从何谈起,也深知说不完。所以,我把我的这片海鞠一捧水给你们,也许你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也许现在还没有,也许以后会有。

(陈阳 意大利国家旅游局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