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实例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实例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世纪末至17世纪,建筑艺术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中的建筑物体量一般相当大,显著居于统率地位。图10-37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2.伊索拉·贝拉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又称贝拉岛花园,是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经典之作,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造园逐渐走向没落,造园风格背离了最初的人文主义,反映出巴洛克艺术的非理性特征,此后与巴洛克艺术同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登上历史舞台。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实例

16世纪末至17世纪,建筑艺术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中的建筑物体量一般相当大,显著居于统率地位。林荫道纵横交错,甚至应用了城市广场的三叉式林荫道。植物修剪的技巧有了发展, “绿色雕刻”的形象更复杂。绿墙如波浪起伏,剪树植坛的各式花纹曲线更多,修剪的高大绿篱作天幕、侧幕等的露天绿色剧场也很普遍。流行用绿墙、绿廊、丛林等造成空间和阴影的突然变化。水的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利用水的动、静、声、光,结合雕塑,建造水风琴、水剧场(通常为半环形装饰性建筑物,利用水流经一些装置发出各种声音)和各种机关水法,是这时期的一大特点。比较著名的实例有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加尔佐尼庄园和冈贝里亚庄园。

1.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见图10-37)位于佛罗伦萨,近邻美第奇家族的波波利庄园。庄园内的主建筑在山坡的最高点,可以俯瞰佛罗伦萨,是绝佳的观景点。山坡的坡度较大,不适合做过多台层的处理,设计师将陡坡处理成坡面的观赏草坪。竖向上形成很大的观赏面,并将视线引导到天空,当沿着中间的台阶向上走时,主体建筑会慢慢在视野中浮现,给人惊喜。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先由建筑师波尔塔在1598年开始建造,1603年由建筑师多米尼基诺完成,水景工程由封塔纳和奥利维埃里负责。庄园坐落在阿平宁山半山腰的小镇上,府邸前庭视野开阔,两侧平台上是小花园,布局十分华丽而巧妙。厨房的烟道移至平台两侧,成为装饰性小塔楼,与府邸融为一体。由于具备山林和乡村环境中庄园重要的标识性作用,府邸建造在山坡上,充分利用了环境条件。

图10-37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2.伊索拉·贝拉庄园

伊索拉·贝拉庄园(见图10-38)又称贝拉岛花园,是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经典之作,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1632年庄园由卡尔洛博罗梅奥第三代伯爵始建,园名源自其母伊索拉·伊莎贝拉姓名的缩写。1671年第四代伯爵维塔利阿诺将庄园建成。设计师有建筑师卡尔洛封塔纳和水工师莫纳,维斯玛拉和西蒙奈塔负责雕塑和装饰工程。小岛东西最宽处约175 米,南北长约400米,庄园用地长约350 米。岛的西边50 米宽、150 米长的用地上有座小村庄,建有教堂码头。花园规模约为3 公顷,堆砌出九层台地。

图10-38 伊索拉·贝拉庄园(www.xing528.com)

3.加尔佐尼庄园

17世纪初,罗马诺·加尔佐尼委托出生于吕卡的人文主义建筑师奥塔维奥·狄奥达蒂为其在小城柯罗第附近建造一座庄园,以期成为这个地区的代表作。加尔佐尼庄园(见图10-39)设计将四周的乡村景色,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地区的“吕卡式花园”风格,以及渐渐兴盛的巴洛克风格三者相融汇,造园手法独特。其结构简洁、空间质朴,四季花开不断的盛花花坛起重要装饰作用。在造园要素和细部处理方面,都表现出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轻浮暧昧甚至矫揉造作的时代特征。模纹花坛以色彩鲜艳的各种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观叶草本为主,在一个平面上栽种出种种图案来;看去犹如地毯,又称毛毡花坛。

图10-39 加尔佐尼庄园

4.冈贝里亚庄园

冈贝里亚庄园(见图10-40)布局巧妙、尺度适宜、气氛亲切、光影平衡。含蓄的象征性手法、简洁而均衡的构图,深远的透视画面,使其成为托斯卡纳地区众多花园中非常宜人的一个。

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造园逐渐走向没落,造园风格背离了最初的人文主义,反映出巴洛克艺术的非理性特征,此后与巴洛克艺术同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登上历史舞台。园林艺术出现追求新奇、表现夸张的倾向,园内充斥着繁杂的装饰小品,建筑物体量偏大,占有统率地位。水景新颖别致,绿色雕塑的形象和植坛的花纹日益精细,同时暴露出滥用整形树木的特点,形态不自然。花园形状变为矩形,并在四角加上各种形式的图案。花坛、水渠、台阶多设计成流动的曲线型,林荫道纵横交错,整体用透视术造成幻觉效果。

图10-40 冈贝里亚庄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