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关街熊儿河桥:建于清末,市级保护

南关街熊儿河桥:建于清末,市级保护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南关街熊儿河桥建设地点:郑州市南关街功能类型:水利建筑建造时间:清末保护级别:市级熊儿河桥很早就成了郑州南关的一处胜迹和独特风景,夹岸芦苇丛生,秋来芦花似雪,晚上月升中天,月光、水面、银白芦花与石桥相映成趣,被列为郑州八景。2002年之前,熊儿河沿线原有大小桥梁42座,分别建于不同时期,其中最古老、最具文物价值的是这座南关街的熊儿河桥,也是郑州现存最早的石桥。

南关街熊儿河桥:建于清末,市级保护

12 南关街熊儿河桥

建设地点:郑州市南关街

功能类型:水利建筑

建造时间:清末(www.xing528.com)

保护级别:市级

熊儿河桥很早就成了郑州南关的一处胜迹和独特风景,夹岸芦苇丛生,秋来芦花似雪,晚上月升中天,月光、水面、银白芦花与石桥相映成趣,被列为郑州八景。熊儿河为季节性排水河,是郑州市城市防洪主干河道之一,熊儿河目前最重要的功能是排污,郑州市有四分之一的污水是通过熊儿河排出的。2002年之前,熊儿河沿线原有大小桥梁42座,分别建于不同时期,其中最古老、最具文物价值的是这座南关街的熊儿河桥,也是郑州现存最早的石桥。

因年久失修,桥身多处损坏,几次翻修后将原单孔石桥修为双孔石桥。重修后桥长33.33m,宽6.67m,桥孔为一伏一券式,用大方石排列砌造。券上雕有飞禽、花草、海石榴、凤鸟等,正中券顶刻一兽头,怒目大嘴,象征镇服水患。伏石左右两角各刻一龙,龙头向上,四肢伸展,造型精美。从雕刻手法和生物形态来看,当创建于宋元之际。桥券净跨度为4.67m,矢高2.33m,整券基本上呈半圆形,与宋代建筑法式相吻合。桥两端东西各雕卧象一躯,两侧砌有石栏、石柱,各为九柱八栏,柱上雕刻石狮,造型各异,精美异常。石狮东西各六,其东侧一头母狮爪下伏一小狮,故远看西六东五。1978年政府依旧式对桥进行扩修,对桥基洞券加高加固、桥面加长加宽,两边加修人行道,铺设柏油路面,两侧仍为九柱八栏的水泥护栏。扩修后桥长27.9m,宽13m,高6.3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