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街畲族乡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青街畲族乡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街畲族乡是我国诸多村落中的一个案例代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其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指明方向。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年轻人群的外迁,熟知地方历史文化的老人离世,青街畲族乡文化记忆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严重缺失。因此,对青街畲族乡地方文化记忆的挖掘与整理迫在眉睫,应采取抢救式保护。青街畲族乡应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寻找自身适合的发展路径,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

青街畲族乡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程中农村农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村落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活化石”,传承着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寄托着祖祖辈辈的乡愁之情。因此,村落文化在乡村振兴的战略统领下应注重保护与开发的相互有机结合,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进行保护,探索村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文化资本化转化路径。青街畲族乡是我国诸多村落中的一个案例代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为其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指明方向。

(一)振兴乡村文化:多方助力,推动青街畲族乡地方文化记忆挖掘

村落文化是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传承中逐渐形成的,凝结着大量丰富的地方文化记忆,反映着村落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对具有深厚内涵的地方文化记忆进行挖掘与整理,建构起具有独特性的村落文化,是对村落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同时也是文化作为资源实现资本化转化的方式。乡村的振兴实质上是村落文化的振兴,而文化振兴依赖于人的振兴。人是村落地方文化记忆保护与传承的载体,也是村落文化创新开发的活力源泉。青街畲族乡在历史的积淀中传承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记忆。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年轻人群的外迁,熟知地方历史文化的老人离世,青街畲族乡文化记忆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严重缺失。因此,对青街畲族乡地方文化记忆的挖掘与整理迫在眉睫,应采取抢救式保护。

在推动青街畲族乡地方文化记忆挖掘与整理的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借助多方的力量。首先,呼吁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在青街畲族乡地方文化记忆挖掘与整理的过程中,需要知识分子提供专业的指导。知识分子不应只是文化的守望者,还应积极参与到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其次,发挥乡贤与乡干部的领头作用。在内外因素共同腐蚀村落文化的今天,乡贤与乡干部作为村落中的精英,应在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中起领头作用,积极带动村民参与当地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最后,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村民是村落文化的主体,承担着村落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任务。在挖掘和整理地方文化记忆时,要积极呼吁村民的广泛参与。没有村民的参与,地方文化记忆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是无法顺利进行的,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也将失去活力,变味失真。通过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以乡贤与乡干部为领头,唤醒村民们的文化自觉,增强村民们的文化自信,从而推动青街畲族乡地方文化记忆的挖掘与整理,实现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乡村经济:多方合力,推动青街畲族乡村落文化资本化转化

面对工业文明孕育的现代城市文化,生活在村落中的人们对自己祖辈世世代代留下的村落文化渐渐失去自信,文化自觉力弱。在这种趋势下,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转化是村落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方式。青街畲族乡文化资源丰富,在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转化中需要村民、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同合力推动。(www.xing528.com)

在畲民族传统文化失落的形势下,只有畲民族本身开始自觉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转化过程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政府是文化资源资本化转化的重要推动者,只有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下,青街畲族乡的文化才能拥有规模化的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引进企业参与,推动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转化得以持续发展。通过村民、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地方文化记忆挖掘与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资源开发,促进文化资本化转化,让村民切身感受到自己所传承的村落文化带来的实在利益,进而激发村民保护与传承村落文化的内生动力。

(三)打造乡村旅游:因地制宜,推动青街畲族乡旅游风情小镇建设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青街畲族乡在政府的支持下规划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村落盲目跟风模仿造成“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发展境地。青街畲族乡应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寻找自身适合的发展路径,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风情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深入探寻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可行性办法。既要保护好青街畲族乡文化资源遗存又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推动青街畲族乡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村落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关于青街畲族乡旅游风情小镇的创建,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态旅游开发与文旅结合两方面进行建设。

青街畲族乡作为南雁荡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城市环境相比,乡内水资源与竹林资源丰富,保持着较为原始的自然状态。因此,青街畲族乡应充分利用本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竹林种植、竹林农业,打造水上景观、农业景观,推进采摘体验、观光体验、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建设。积极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当地村民可以从中受益,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推动生态旅游的开发。除此之外,青街畲族乡还应从文旅结合的角度进行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青街畲族乡作为平阳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畲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乡内古民居、古建筑保留完整,人文资源极为丰厚。在此基础上,青街畲族乡应结合本地优秀的民风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特色与物质文化特色,规划提升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设施,对古迹进行保护性开发,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记忆,合理开发当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码头文化、竹文化、望族文化等主题文化,形成“一乡一品”的乡村度假区。

村落文化是乡村发展旅游的灵魂,村落文化的价值是乡村的核心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村落文化的复兴才是乡村真正的振兴。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现代城市文化也依靠着村落传统文化的滋养。在享受城市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下,人们依然渴望着在村落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活之根,寻求身心的慰藉。因此,振兴乡村文化、发展乡村经济、打造乡村旅游是乡村得以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