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检验分类:抽样、免检和计量检验

质量检验分类:抽样、免检和计量检验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成,各项检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抽样检验是按照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在整批检验对象中抽取一定数量样品进行检验,并根据这部分产品的抽检结果对整批检验对象的质量进行判断、处理的检验方式。免检是指对处于控制状态的工序、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免于检验。计量检验是指对可以用数值表示的特性值进行检验的方法,如单个产品重、酸碱度、营养成分等。

质量检验分类:抽样、免检和计量检验

质量检验的方式可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1.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1)进货检验。食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配料、包装材料等多由其他企业生产。进货检验是企业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等在入库之前所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进入仓库,防止由于使用不合格品而影响产品质量,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2)过程检验。过程检验也称工序检验,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各加工工序进行的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各工序的不合格半成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防止对不合格半成品的继续加工和成批半成品不合格,以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过程检验一般由生产部门和质检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3)最终检验。最终检验是完工后的产品入库前或发到用户手中之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关键的检验。因此必须根据合同规定(如有的话)及有关技术标准或技术要求,对产品实施最终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产品不出厂。最终检验不仅要管好出厂前的检验,而且还应对在此之前进行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是否都符合要求进行核对。只有所有规定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都已完成,各项检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最终检验的形式一般有:成品(入库)检验、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①成品检验。它是在生产结束后、产品入库前对产品进行的常规检验。成品的入库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如感官指标、部分理化指标、非致病性微生物指标、包装等。

②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该产品标准对产品的全部要求,即包括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由于非常规检验(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病菌等)大多历时长、耗费大,不可能每批入库(或出厂)时都做。一般情况下,每个生产季度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正式生产后,当主要原辅材料、配方、工艺和关键生产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③出厂检验。或称交收检验,是指在将仓库中的产品送交客户前进行的检验。虽然产品入库前已经进行了严格的检验,但由于食品有保质期,所以出厂检验是必要的。出厂检验的项目可以同入库检验一样,也可以从入库检验的项目中选择一部分进行。但要注意,只有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才有根据判定它符合质量要求。

2.按检验地点划分: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

固定检验是指在固定的地点进行的检验。固定检验利用技术检验装备对关键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其作用是保证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由于技术检验装备不便移动,因此一般将这些装备放在固定地点(如检验室等),由操作工人将加工后的产品送检。

流动检验又称巡回检验,是专职检验员到生产者的工作场地所进行的检验。巡回检验时,检验员按一定的检验路线和巡回次数,对有关工序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操作工人执行工艺的情况,工序控制图上检验点的情况,以及废次品的隔离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巡回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并加以纠正,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产生,同时也便于专职检验员对生产者进行指导。

3.按检验对象数量划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和免检

全数检验是对提交检验的产品逐件进行的检验。全数检验的特点是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高,能得到100%的合格品,但工作量大、时间长、成本高,容易对产品造成破坏。通常对于加工技术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批量较小的产品,以及下道工序或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关键工序。它的检验对象是每个产品。

抽样检验是按照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在整批检验对象中抽取一定数量样品进行检验,并根据这部分产品的抽检结果对整批检验对象的质量进行判断、处理的检验方式。抽样检验可以减少检验工作量,但一般只适合于批量较大,工序相对稳定的产品的检验。对于需要进行破坏性试验的产品也可采用抽样检验。它的检验对象是整批产品。

免检是指对处于控制状态的工序、质量长期稳定产品免于检验。需要说明的是:“三鹿奶粉”事件后,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研究决定,自2008年9月17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的国家免检。(www.xing528.com)

4.按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划分: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计数检验是指对难以用数值表示的特性值,只记录不合格数,无具体测量数值的一种检验方法,如产品的外观、风味、色泽等。

计量检验是指对可以用数值表示的特性值进行检验的方法,如单个产品重、酸碱度营养成分等。

5.按检验的技术手段划分: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感官检验也称为官能检验,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的质量做出评价或判断,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老化程度等。感官检验主要包括视觉检验、听觉检验、味觉检验、嗅觉检验、触觉检验等。

理化检验是依靠仪器、仪表、测量装置或化学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获得检验结果的方法,理化检验包括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根据卫生学的观点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性质、活动规律等,来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

6.按检验是否具有破坏性划分: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破坏性检验指将产品破坏后才能取得检验结果,检验后的产品丧失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因此抽样少,检验误判风险高。

非破坏性检验是指检验中产品不被损坏,因而不丧失原有的性能和使用价值。

7.按检验项目性质划分:常规检验和非常规检验

(1)常规检验。每批产品必须进行的检验,如感官指标、净含量、部分理化指标、非致病性微生物指标、包装等。

(2)非常规检验。非逐批进行的检验,如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病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