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辽与耶律大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中的云光建立者

西辽与耶律大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中的云光建立者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光耶律大石是西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击金兵的战役中被金俘获,后又逃归天祚帝。1124年 7月,天祚帝发起对金反攻,耶律大石力谏不要反攻,天祚帝不听,结果失败。1124年辽灭亡前,耶律大石脱离了辽王朝,自立为王。1130年2月耶律大石以牛马祭天地祖宗。耶律大石分两路西进。花剌子模国王阿提西兹降服,愿作西辽的藩属,同意每年向西辽交纳贡金三千金第纳尔和大批货物和牲畜。耶律大石死于1143年,庙号德宗。

西辽与耶律大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中的云光建立者

云 光

耶律大石是西辽的建立者。契丹族人,辽太祖的八世孙。字重德。精通契丹、汉文字。能武善骑射,是契丹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辽天祚帝初年曾当过翰林承旨,契丹语翰林叫“林牙”,所以也叫大石林牙。后来又任过刺史、节度使等官职。

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天祚帝抗击金朝大军,屡遭失败,疆土大部分被金朝侵占,便率残部退到阴山南麓。耶律大石与奚王回离保、李处温等为了保卫燕、云等地区,于1122年3月在燕京拥立天祚帝的儿子耶律淳为皇帝,号天锡皇帝,史称“北辽”。耶律淳做了3个月皇帝即病死,妻萧德妃主朝政。不久,金朝的大军攻下了燕京,德妃西奔天德军(今呼和浩特市)投天祚帝,1123年德妃被杀。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击金兵的战役中被金俘获,后又逃归天祚帝。1124年 7月,天祚帝发起对金反攻,耶律大石力谏不要反攻,天祚帝不听,结果失败。

1124年辽灭亡前,耶律大石脱离了辽王朝,自立为王。他在1130年率领故辽北边的部分戍军(包括辽治下的汉人)以及突厥、蒙古、通古斯等族的若干部众逃走,过黑水(今内蒙艾不盖河),得到白达达部(汪古部)的资助,驰至西北镇州可敦城(鄂尔浑河与土拉河之间)。镇州素有边防驻军,本是漠北辽朝治下广大游牧部落活动的地区,没有受过金兵的袭扰。耶律大石便在可敦城北庭召集威武等7州和大黄室韦、敌刺、达密儿纪、乌古里、阻卜等18部王众,向他们宣布了恢复辽朝疆土的大志,自称天祐皇帝,号葛尔汗(意为大汗)。他们组成新军,有战马万余匹,设立南、北面官,建立新政权,策划复兴辽朝。但当时东边金朝戒备森严,很难与之抗衡。为了逃避金兵的威胁,公元1129年耶律大石率军开始向西北转移,但被叶尼塞河上游黠戛斯阻截。1130年2月耶律大石以牛马祭天地祖宗。备军队西征,在西征前,他曾致书西州回鹘王毕勒哥,假道西行赴大食,于是毕勒哥馈送他出境。他在西行途中曾在叶密里(今额敏河)停留并在此地修筑了一个城堡。归顺他的突厥等部众达4万户

耶律大石分两路西进。一路拟攻喀什噶尔,但受到了挫折;主力向西,经伊犁入哈剌汗所辖八拉沙衮境(今苏联中亚楚河托马克)。当时哈剌汗势力很弱,正值属下的割录部和康里部的叛乱和掠夺,又逢寻思干(撒马尔罕)统治者部下的契丹佣兵1.6万帐反叛,涌入八拉沙衮,造成混乱。哈刺汗听到耶律大石临境,便向他纳土称臣。大石乘机取得了王位,建元延庆(公元1131年),史称“西辽”,或“黑契丹”、“哈剌契丹”。他在各地设官置吏,其仪礼制度,多与辽同。并镇压了康里的叛乱。几年之内,民众富裕,牛马健壮。1133年,耶律大石在八拉沙衮兴建都城,取名“虎思斡尔朵”(契丹语,意为强有力的宫帐,在今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并改延庆11年为康国元年。哈剌汗所辖地区内早有很多契丹人,这使大石得以顺利取得并巩固政权。他治国的政策是除向所属各部族征收贡赋外,容许各部自治;宗教信仰也尽力许可自由,所以西辽统治初期很受中亚民众欢迎。(www.xing528.com)

大石在西辽内部政权稳固后便向外发展。先后向北击败了黠戛斯,向东以重兵7万攻占了喀什噶尔与和阗。但因自然条件不利,未能再东进实现攻金复辽的夙愿。1137年5月,他向西进攻河中地区的寻思干算端(苏丹)马莫德汗,败之于俱战堤(今列宁巴德)。此后,休养生息了大约4年。

马莫德汗退到寻思汗后,重整武备,并乞援舅父忽儿珊的塞尔柱算端桑伽尔(一说是割录部要求桑伽尔北上河中)。1141年9月,桑伽尔渡过阿姆河,率领几支穆斯林部众,举兵10万进攻西辽。大石率契丹、突厥,汉军迎战于迪尔干姆河(科克恰河)附近。大败桑伽尔。桑伽尔退到迪尔干姆山谷,全军覆没,遗尸数十里,他本人与马莫德汗仅以身免。大石乘胜西攻布哈拉,并命部将进攻花刺子模。花剌子模国王阿提西兹降服,愿作西辽的藩属,同意每年向西辽交纳贡金三千金第纳尔和大批货物和牲畜。至此,西辽的疆域东起哈密,西至咸海,北达叶尼塞河上游,南抵阿姆河,一时成为中亚强大帝国。为此,中亚史家多认为这一战役是这一地区中古史的一个转折点。

耶律大石死于1143年,庙号德宗。他在位16年间,北方西方诸族称之为“契丹”或“大石”,《辽史》称之“西辽”。后来汉文史籍中,在“西辽”以外,还有“大契丹大石”,“后辽”等称谓。西辽先后的5个统治者都用汉文尊号、年号和庙号,其中两代由女后执政。

西辽的官府沿用辽名,军队保留着辽的军职名称和战术特点;征税仿效契丹和汉族什一税法及户调制;钱币上铸印汉文年号;宫廷和官府使用契丹语文及汉语文。统治集团信仰佛教,而对属境内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方针。对待属国与中原王朝一样,实行不驻军队,不索质子的“羁縻”政策。西辽军队的组成成分除有契丹人、汉人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初期,统治集团及移民部众构成人口不多的“内族”,与当地被征服民族相区别。定居中亚后,原来主要从事畜牧的移民,到晚期便有相当多的人以务农为生,渐渐融合于当地土著。至于居住于楚河流域的突厥族等,有农有牧,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在市镇上商业手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西辽统治下的楚河流域居民点不少,生产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于西辽对附庸诸侯采取怀柔,保护的政策,并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推行政策的后盾,所以西辽在亚洲腹地威望很高。西辽历时88年,最后(1211年)为乃蛮部屈出律所篡位。屈出律旋即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擒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