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及专业发展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及专业发展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自此后,我国高校中设置专业并延续至今,及至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之间出现了竞争态势,为争取生源、提高声誉,高校普遍注重专业建设。一是专业是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四是专业建设水平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首位体现。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及专业发展

1.专业

中国古代教育中只有“科目”没有专业,近现代西方高等教育也是只设“院系”未设“专业”。《辞海》对专业的定义为“高等学校中专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1]。《现代汉语词典》对专业的解释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2]《实用教育大词典》对专业的定义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3]上述关于专业的表述尽管略有不同,但大意是相通的:第一,它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中的学业分类;第二,它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分工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第三,从国际比较看,它相当于欧美国家的课程计划。当然,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专业实际上是一种课程组织的形式或课程组合或专门“领域”。

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一词形成于1952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院系调整时期,它是模仿苏联教育的做法。《教育大辞典》里对专业的定义译自俄文,是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4]1952年在全国学院院长会上,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指出:“高等学校中建立以系为管理单位,以专业为教学的主要机构。”“专业”一词当时的解释是“一份专门职业或专长”,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5]自此后,我国高校中设置专业并延续至今,及至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之间出现了竞争态势,为争取生源、提高声誉,高校普遍注重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类新机构的高职院校,从办学伊始就广泛认同并高度重视专业建设。(www.xing528.com)

2.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专业是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基础教育讲课程,普通高等教育虽然也讲专业,但一般更多考虑学科,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基点是专业,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和基点。二是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活动的基本单元。从高职院校而言,一般从招生开始,都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一直到人才计划、管理运行等都以专业为划界,二级学院或学系划分,一般都以专业群为单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等,大都以专业或专业群划分。三是专业是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的基本指向。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看,一般对高职院校组织评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评定优秀专业带头人;而学校内部,一般也以专业为单位分配经费、配置人力,设立相应工作部门。四是专业建设水平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首位体现。一般地说,重点专业、专业招生、就业情况、专业团队和带头人水准,都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人们评判的主要依据。五是专业结构特色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标志。有什么样的专业结构和特征,大致反映了学校的历史、现状、服务面向、服务能力。与普通本科相比,高职院校大多为行业特色型,其专业结构非常有标志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