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与评论:奥德黎柯小教堂的体验

研究与评论:奥德黎柯小教堂的体验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新蒙哥诺教堂南立面图图5.新蒙哥诺教堂西立面图图6.奥德利柯小教堂内庭院和圆锥塔图7.奥德利柯小教堂俯视外观该教堂的中央大厅设计得简洁紧凑,方形基座上的内切圆形式使它产生了强烈的向心性。教堂的主体以同样的手法表现了自身内部的空间关系。规则的纹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显示了神性的巨大力量。图8.奥德利柯小教堂底层平面图9.圣彼得小教堂东侧外观图10.圣彼得小教堂底层平面图图11.圣彼得小教堂二层室内平台

研究与评论:奥德黎柯小教堂的体验

图4.新蒙哥诺教堂南立面图

图5.新蒙哥诺教堂西立面图

图6.奥德利柯小教堂内庭院和圆锥

图7.奥德利柯小教堂俯视外观

该教堂的中央大厅设计得简洁紧凑,方形基座上的内切圆形式使它产生了强烈的向心性。从基地规划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主体不仅作为周边毫无特色、杂乱无章的环境中的焦点而存在,同时也是具有显著识别性和认同感的参照物。半封闭的方形庭院和强有力的截圆锥形的集会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为教堂和城市环境间提供了一个柔和的过渡,拉开了二者的距离。它犹如空间的过滤器,或者说是精神上的过滤器,人们由此来体会教堂的神圣氛围。除了面对河流的半圆形后殿有所突出,整个建筑的外部形象完全由闭合的直墙所界定,并通过统一的表皮强调出来。教堂的主体以同样的手法表现了自身内部的空间关系。布道区以祭坛为圆心,通过三阶扇形踏步高出室内主要地坪,外侧走廊与它等高,同时教堂主体圆形空间的地面由入口处向祭坛倾斜,更加强了内凹的感觉。大厅的地面铺装采用威尼斯本地常见的阶梯状图案,以粉红为底色,上嵌白色大理石。规则的纹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显示了神性的巨大力量。布道区背后的半圆形后殿被用作日常的小礼拜堂。底层的空间分布沿主入口轴线展开,上升到巨大的砖砌中心圆锥,光线通过圆锥顶部的天窗直泻而下。整个建筑可以在早期基督教罗马风建筑中找到历史的参照。在这里,博塔通过对轴线和发散形式的精心组合,体现了现实和神秘的对比,以二元的手法表达出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张力。(www.xing528.com)

图8.奥德利柯小教堂底层平面

图9.圣彼得小教堂东侧外观

图10.圣彼得小教堂底层平面图

图11.圣彼得小教堂二层室内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