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与评论:建筑研究路径

体验与评论:建筑研究路径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批和开展,推进和拓展了个人和团队的研究领域,一是对大众传播与中国当代建筑批评关系的研究,二是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的研究。相应的研究文章有《大众传播中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图景》《纸质媒体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批评场域分析》《“解码”张轲:记标准营造17年》等。

体验与评论:建筑研究路径

作为30多年工作的回顾,本套图书收录的文字不仅体现了依据12个板块和章节所呈现的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还反映了在此之下或之外的另一种传媒视野和个人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总体而言,个人的学术研究紧密依托学术期刊这个工作平台,30多年的建筑媒体工作是连续且循序渐进的。

学术媒体最重要的价值是其对当下现实的敏感性及其所应对的思想性,《时代建筑》20多年来所秉持的主题性的策划和组稿,所选的上百个主题大多是关注“当代”“中国”城市与建筑面临的诸多急迫的学术和专业论题。期刊主编如何带领编辑团队做好选题工作其实是期刊思想性及影响力发扬光大最核心的工作。借助《时代建筑》所选主题这样的一条主线,可以较清晰地反观主编及编辑团队所关注热点历史演进。为此,本书专门把《时代建筑》近20年的选题经分门别类后作为附录呈现。

如果要对自己的工作历程进行区分的话,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毕业留校投身于学术期刊工作开始(1986年)到实际主持期刊工作(1999年)。这个阶段是对自己身份逐步认识和认定的关键阶段,是逐步提出和试图回答“我是谁?”“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价值是什么”“《时代建筑》的定位和特色是什么?”等问题的阶段[31]。这个阶段也逐步形成个人的研究和关注点,开始对建筑评论、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作品、建筑师等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如《建筑评论的歧义现象》《建筑评论的感性体验》《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趋势》《乡土现代主义的结合:世界建筑新秀M.博塔及其作品》《葛如亮教授的新乡土建筑》等。《体验建筑—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一书文稿也完成于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以《时代建筑》2000版改版作为新起点的标志。新刊提出了“中国命题、世界眼光”的编辑视角和定位,强调“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城乡建设领域尤其明显。作为专业媒体,首先应是时代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在纷繁的时代图景之下找到新的脉络与话题,进而形成时代的特征性描述。显然,聚焦“当代”“中国”成为时代的必然,也是对期刊名称“时代”最生动的注解。“当代”的含义十分复杂,因为它是正在展开的、尚没有被充分研究和认定的经验与现象。中国社会一方面充满许多茫然的现象和鲜活的素材,另一方面缺乏学界和业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代建筑》的主题往往是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围绕每一期主题组织的学术研究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在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传播的力度等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进行诠释[32]。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的研究和评论完全融入专业媒体的视野与运作轨道中,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新趋势、新思想、实验性建筑、年轻建筑师、体制外的设计机构等给予了充分的关切。如《现代主义建筑的本土化策略:上海闵行生态园接待中心解读》《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的认知与思考》《从实验性到职业化: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转向》《中国建筑杂志的当代图景(2000-2010)》等等,都是“当代”“中国”命题的具体演绎。(www.xing528.com)

第三阶段,从2011年至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社会经济从高位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放慢趋势,原有的发展模式开始经受新的考验,需要重新审视与探索中国城市化的转型之路。《时代建筑》继续聚焦当代中国建筑,相比过去的10年,在应对当下城市建筑的现实问题的主题选择上似乎出现更多有关反思、转型、跨界的内容,如《上海世博会反思与后事件城市研究》《超限:中国城市与建筑的极端现象》《转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建筑与传媒的互动》等。在这期间,我接受学校任命在同济大学出版社担任5年的社长(2011.04—2016.03),但同时兼任《时代建筑》主编和承担学院原有的教学科研工作,期刊和研究工作并没有间断。相关的研究文章有《中国城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大转型时代的中国城市与建筑》《WA建筑奖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特色专业出版之路—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品牌与核心竞争力》等。随着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获批和开展,推进和拓展了个人和团队的研究领域,一是对大众传播与中国当代建筑批评关系的研究,二是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的研究。相应的研究文章有《大众传播中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图景》《纸质媒体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批评场域分析》《“解码”张轲:记标准营造17年》等。从出版社回归到学院后的近几年,相对有较多时间以专业媒体的身份参加国际上重要的建筑事件和活动,但每次都需按计划完成研究和基于一线的评论工作,如《城市· 建筑·符号: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设计解析》《包容与多元:国际语境演进中的2016阿卡汗建筑奖》《“自由空间”: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观察》等。这期间也完成了几本专业图书的编著出版,其中研究的部分又以论文的形式整理发表,如《调和现代性与历史记忆: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想之境》《世界经验的输入与中国经验的分享:国际建筑设计公司Aedas设计理念及作品解析》《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杭州良渚文化村解读》等。

从30多年个人研究的论文成果所呈现的脉络这个角度来看,与《时代建筑》主线的关系基本是一条忽近忽远的平衡线。如果继续深究的话,自己传媒和评论特征是主要的,研究和关注热点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下现实,课题是发散和外拓的,记录了一条实际上是点状多样的、不连续的、复杂交错的、有时是重复的思考和研究的线索,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和学理逻辑推论。

评论应该远远超越对于人、事或者建筑作品的简单的分析和评点,它是把建筑活动、建筑创作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中,去探索它们内在的问题和规律。希望自己主要依托学术期刊而做的建筑评论及研究工作,能够为我们更深入更本质地理解和思考建筑提供一点点帮助[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