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熙皇帝南巡苏州,减轻百姓负担,停止建造碑亭

康熙皇帝南巡苏州,减轻百姓负担,停止建造碑亭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快乐育高宗肜日,越有雊雉。高宗武丁在祭祀先王的第二天,又举行祭祀仪式。康熙皇帝十分注意巡幸时尽量避免骚扰百姓。采取切实措施减轻百姓负担。由于康熙皇帝大量蠲免钱粮,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的,康熙皇帝担心此举各地仿效,未免致损民力,下令停止建造。康熙四十四年南巡驻跸苏州府城内,正逢生日万寿节,官民奏进各种食物。如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规定奏章俱三日一送行,有时内阁送来的时间晚了,他要批阅到深夜。

康熙皇帝南巡苏州,减轻百姓负担,停止建造碑亭

快乐育

高宗肜(rónɡ)日,越有雊雉(ɡòuzhì)。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yìn),典祀无丰于昵。”

注释窗

看看下面的译文,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

高宗武丁在祭祀先王的第二天,又举行祭祀仪式。有一只野鸡在鼎耳上鸣叫。祖己说:“要先宽解君王的心,然后纠正他祭祀的事。”于是开导商王祖庚。祖己说:“上天考察天臣下民,主要看他行事是否遵循义理。上天赐给人的年寿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故意使人夭折,而是有些人本身行为不端导致自己断绝自己的性命。有些人做了不遵循道德的事情,又不承认自己的罪过。上天已经发出命令纠正他们不好的品德,这时他才说:‘要怎么样呢?’唉,大王继承了王位,就要敬爱万民,他们都是上天的后代,因此,在祭祀的时候,不应该在自己的父庙中摆上过于丰厚的祭品!”

博学角

康熙微服私访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到地方去巡察社会与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

康熙皇帝十分注意巡幸时尽量避免骚扰百姓。他要求凡巡幸一切需要用的东西,皆以节俭为主。巡幸需用草豆木炭食物,不能够要地方官派取民间,扰害百姓,由衙门照当时的价格采买供给。他巡幸时常带负责监察的科道官,专门查处强行买卖扰害百姓的人。要求地方文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从事”,其扈从大小官员及随往仆役,如果有横行生事扰民的,一并从重治罪。并且还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声明如果发现地方官私自征收,也一定从重治罪。要求凡是经过的地方,百姓必须各自照常做自己的事情,照常生活,不得迁移或者远避。

康熙皇帝巡视也注意减少随从人员,轻装南下,巡视堤堰,就在途中搭建营幄,而不住房屋。康熙皇帝说自己:“便道至浙江观风问俗,简约仪从,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据此可知简约情形下他的巡视队伍规模。巡幸驻跸(bì)之处,他说也未有超过三日的,担心扈从人众,恐多留一日即滋百姓一日之扰。可见他注意节制,尽量少给百姓找麻烦。

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常蠲(juān)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二百二十余万概与蠲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第三次南巡,看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所过州县耕获、市场不及以前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第一、二次南巡时,认为:“此皆由地方有司奉行不善,不能使实惠及民”,因此“亟思拯恤,截留漕粮,宽免积欠”。采取切实措施减轻百姓负担。他也认识到,蠲免钱粮原为百姓小民,然而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获甚微,无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约计人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所余之粮仅能度日。于是要求地主也要给佃户适当免收地租,调整主佃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康熙皇帝大量蠲免钱粮,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的,康熙皇帝担心此举各地仿效,未免致损民力,下令停止建造。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南巡驻跸苏州府城内,正逢生日万寿节,官民奏进各种食物。康熙皇帝以“因阅视河工,巡访风俗而来,非为诞辰也”,谢绝礼物。(www.xing528.com)

康熙皇帝还以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入学名额应酌量加增,又于府学分大中小各增五名,以示奖励人才之意,也有同江南知识分子联络感情作用。

康熙皇帝巡视地方也不耽误工作。如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规定奏章俱三日一送行,有时内阁送来的时间晚了,他要批阅到深夜。

康熙皇帝以频繁的巡视地方,关心民生,处理政务,给人们留下了“勤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为以后的皇帝树立了榜样。

智多星

想一想

思考一下下面词语或成语的含义。

微服私访

蠲免

勤政爱民

七彩板

你听过“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吗?你是怎么处理和自己伙伴的关系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