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工程建设与管理:前期目标、领导小组和预算

图书馆工程建设与管理:前期目标、领导小组和预算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立设计规划领导小组是公共图书馆建筑前期策划的第一步。同时,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不成功的目标馆的选择只会浪费时间,并且可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五)聘请专业人员做好规划新图书馆建成后预期使用年限;在新图书馆建成使用期间,图书馆将要入藏的最大资源总量,包含书刊以及其他资源。在专业人员给出上述基本数据之后,设计规划领导小组可以估算出新图书馆的面积并由此做出预算。

图书馆工程建设与管理:前期目标、领导小组和预算

(一)成立设计规划领导小组

当前,公共图书馆建筑功能不断趋向多元化,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也因此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规划上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可拓展性以及经济适用性,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保持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成立设计规划领导小组是公共图书馆建筑前期策划的第一步。一般来说,该小组应由分管基建的领导或图书馆馆长牵头,由基建处、图书馆、财务处、设备处等负责人(同时必须是业务专家)组成。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最好能有两人参与到该小组中:馆长及一名新馆建设专职人员。公共图书馆参与人员在小组中是关键人物,因为现代图书馆建设涉及太多的专业技术问题,没有一位精通业务和技术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要想建成一座符合实际需求的图书馆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于图书馆参与人员来讲,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首要一点,必须了解图书馆内部工作规律,了解图书馆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各项需求。就图书馆工作来讲,首先,馆舍内部的卫生设施要求相对要高,譬如洗手的便利程度;其次,图书馆参与人员必须能与图书馆各部门以及新馆建筑专业咨询人员保持及时并且良好的沟通,因为其肩负着撰写新馆建筑任务书草稿的艰巨任务;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图书馆参与人员必须具备极强的工作责任感。因为新馆建筑设计阶段涉及工作异常烦琐,没有极强的工作责任感,很难在如此繁杂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同时,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单就作为分管建筑设计的小组负责人的副馆长而言,除了要全面统筹安排整个设计阶段的常规性工作之外,还要从思想上给予其他组员以指导,确定和引领整个实施小组的全局观,协调馆内馆外等多方面关系,尤其是在多方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要能做出符合全局性的决策。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二)聘请专业咨询人员

设计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后,图书馆相关人员应该马上聘请一至数位建筑设计专业咨询人员,并且应当保证咨询服务贯穿于整个新馆建设全程。据笔者调查,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建设前期由于经费等多种限制,存在直接忽略此环节或者存在仅在某个环节聘请短期顾问的情况。这种做法对于整个新馆建设而言,可能会埋下隐患。因为新馆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可以说任何环节都可能存在问题,专业的咨询服务是必要的。

美国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中有一条论述:一位优秀的图书馆建筑咨询人员,带来的回报将是十倍于他的工资。咨询人员将加快设计、规划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馆舍利用效率,当然,还能降低建筑成本。咨询人员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一定会花费一至两天的时间查看建馆场地,感受整体文化氛围,了解读者的切实需求,以便更多地了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中心任务。在了解了所应该了解的一切情况后,咨询人员会马上投入新馆建设项目中。他将审视项目的每一步进程,从任务书草稿的制订到任务书定稿,从设计图纸草图的出炉到最终设计图纸的确定,从招标文件的准备到图书馆后期装修、装饰,他都会全程参与并给予有效意见。

(三)做好信息收集与学习研究

设计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应该在专业咨询人员的指导下以最快的速度收集、阅读一些图书馆建筑方面的资料。事先研读这些材料,对于设计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更好地了解、策划和实施整个建设全程,具有很好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在与图书馆建筑设计相关的材料中,中文资料部分最为重要者莫过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1]。该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丛书之一,可称为图书馆建筑之宝典,许多重要设计指标均有涉及[2];英文资料部分推荐Philip D.Leighton和David C.Weber撰写的Planning Academic and Research Library Buildings,由总部位于纽约的麦格劳-希尔公司1965年出版,年代有点久远,但对图书馆建筑的论述十分全面,而且还附有非常有用的专题书目,不可不读。另外,李明华等主编并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建筑研究跨世纪文集》也收集了许多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章。(www.xing528.com)

(四)前往目标馆实地参观考察

做实地考察,首先要选好目标馆。一个不成功的目标馆的选择只会浪费时间,并且可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其次,小组成员最好两人或两人以上结伴而行。这样,图书馆员在以后的小组讨论乃至新馆建设实践中将赢得一个或多个支持者。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必须和目标馆馆长进行一次或多次长谈,这样才能获得深入的第一手的经验。另外,在参观考察时,不仅要关注图书馆的面积、灯光、层高、荷载、座位数、防盗、通风、外观、形状、石材等方面的问题,还应该关注家具的品牌、设备配置、图书馆内部交通以及静音等问题。

通过对比参观美国多所新建的图书馆,笔者发现它们在建筑外观上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没有气派、空荡的大厅和多层的台阶。如果年长读者每次来图书馆都要爬上高入云霄的台阶,穿过宽大气派的大厅,恐怕只剩下喘气和对图书馆这座知识宫殿高山仰止的敬仰之心了。因此,图书馆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到底应该重形式还是重人文精神的倡导,是摆在图书馆建筑设计师面前亟须思考的问题。

(五)聘请专业人员做好规划

(1)新图书馆建成后预期使用年限;

(2)在新图书馆建成使用期间,图书馆将要入藏的最大资源总量,包含书刊以及其他资源。

以上这些数据须与社会发展相一致,须根据未来10~20年的发展规划来确定,均应经过缜密计算和评价后由专业人员出具。

(六)撰写新馆建设任务书

新馆建设任务书可以集中反映图书馆建筑的各项功能。在专业人员给出上述基本数据之后,设计规划领导小组可以估算出新图书馆的面积并由此做出预算。然后,在专业咨询人员的配合下,小组内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撰写包括家具、设备清单、网络布线、信息点具体分布,以及各业务区间面积划分等尽可能详尽的新馆建设任务书。初稿完成后应交由图书馆全部工作人员充分讨论,并由建筑咨询人员做出修改,形成第二稿。经反复讨论、修改无异议后,新馆建设任务书可宣告完成,至此即可进入下面的实施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