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先贤对人性观的研究--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

中国先贤对人性观的研究--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时期的王充提出“性有善有恶说”,他认为,这一说法只适用于“中人”,不适用于“中人”以上的“善人”和“中人”以下的“恶人”。二程认为人性由器质性与天命性构成。朱熹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即“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同时,他发掘程朱性论之偏,用心来解释性,陆九渊认为心理是统一的,而非心理二分的,则心与理是共发的,心与性、理统一在一个整体中,《象山先生全集》:“万物森然于分寸之间。”

中国先贤对人性观的研究--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这里孟子归结人性善且有善端“四心”,把道德归结于四种德目:仁、义、礼、智。善端通过后天的“伪”即德化才能成为善,《孟子·告子上》曰:“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3]孟子认为把善端直接看作善是不道德的。荀子通过自己的经验把人性解释为人的自然本能,荀子把道德总结为:仁、义、礼、智,强调道德教化在于以心虑压抑情欲,以后天心虑抑制先天的性情。

法家管子学派,多从心、情角度表达对人性的观点,在《管子》看来,人性可以解释为趋利避害的态度,把人性描述得更为真实可感。《算地》说:“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4]《管子·禁藏》说:“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5]人逐利避祸自我保全之心,体现了前期法家对人性的认识,商鞅强调厚赏竣罚的原则是人性的基础。东汉时期的王充提出“性有善有恶说”,他认为,这一说法只适用于“中人”,不适用于“中人”以上的“善人”和“中人”以下的“恶人”。董仲舒阴阳学说,用仁性比附阳,用情欲比附阴,天象以阳禁阴,董仲舒把人的本性看作性和情。

宋代思想家们崇尚义的道理、心的性见,主张心明现性。宋儒基本抛弃了“性三品说”,其思路可用我们所说的第二种意义的“中道”加以概括,做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周敦颐探寻了天地万物之源,《太极图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成万民”,以此说明了仁义的必要性。沟通和融合孟子的“养心”和荀子的观点,《养心亭说》提道:“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

张载排斥佛老观念,吸取荀子万物来源于气的思想,《正蒙·太和》云:“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他把人性看作天地之心性与气生之质性的融合。张载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使人性构筑在二元层次中,主张人恢宏天之真理的必要条件是转化气性,驱恶扬善。

二程认为人性由器质性与天命性构成。《河南程氏二书》卷十二程颐言:“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贴出来。”天命性是人承接天的义务而原初具有的,是宇宙精神的本体性象征。二程认为,万物有之根源,同具“理”的最高的责则,即是理的代现,因之“性”是“理”的善现,天命性无法成为恶的。程颖则说,水分为清浊之体,即使水源没有污染,在流动过程中也将受到各种方面的污染。这种迥异决定了人性之初分,这样人性具备了本体善恶的根据。(www.xing528.com)

朱熹精心加工天理心性命的理论,把天、理、心、性、命合为一,得出“性”就是共同具有的理在世上事物的反映,这种共性即理。朱熹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即“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朱熹认为人降生后随天而生“天命之性”,人性就是一种气质了。朱熹称为性是“生”的“生之谓性”而非“性”本身,“性”的内涵是仁、义、礼、智。

陆九渊秉承孟子的心性和程朱理学的本质。同时,他发掘程朱性论之偏,用心来解释性,陆九渊认为心理是统一的,而非心理二分的,则心与理是共发的,心与性、理统一在一个整体中,《象山先生全集》:“万物森然于分寸之间。”《陆九渊集·年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理便从理的本体转到了心的本体。他主张言性本是心,而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心,陆九渊以心来界定人性认为人心善可推及人性善,人之不善是受物蒙蔽所致。因此弃恶从善便是“然则所以保吾心之良者”。

明代中叶,李贽认为阴阳二气,创造派生一切,人性开始于阴阳二气的演化。他认为人对衣食的生存欲求就是人性的道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7]这是所有的人都应该承认的道理,私欲是人的自然本性“夫私者,人之心也”“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8]通过自身的私欲把人性私推广到整个宇宙。

清代戴震把“仁、智、勇”作为道德修养的目标,其认为“德性之美不可胜数,举智仁勇三者而德备矣”[9]“强恕以去私,学以解蔽”。这是戴震在实现道德目标的修养方法上承认人的“心知”“理义”,在推己及人的前提下,主体强调道德的自觉与能动积极地培养道德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