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顿色散实验:发现光谱色调,改变对色彩的认识

牛顿色散实验:发现光谱色调,改变对色彩的认识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顿通过色散实验发现了白光中存在的所有光谱色调,白光的各种颜色并非平面折射的结果,而是色彩就包含在这白光当中。图1-1牛顿色散实验牛顿的这个实验是以笛卡尔棱镜分解光的实验为基础的,而牛顿比笛卡尔的研究更深入一些。在牛顿色散实验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光谱与颜色的光谱排列顺序。牛顿通过有三棱镜的色散实验发现了色彩的世界,也改变了人类对色彩的认识。

牛顿色散实验:发现光谱色调,改变对色彩的认识

1665—1666年,英国爆发了鼠疫,著名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离开剑桥大学,回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母亲家中。在这期间,几个月的假期里,他在物理学方面做出了两个重大发现:白光的色散光谱地心引力万有引力。1666年初,牛顿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贡献。牛顿认为,色彩是一种“客观”现象,应该将人眼对色彩的视觉感知和人脑对色彩的文化认知放在一边,更专注于研究物理领域的色彩问题。他切割玻璃,并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做了棱镜实验。他在实验室里做了一系列色散实验,验证了在普遍的事物中,阳光包含了彩虹中的所有色光,把色彩理论研究转换成在实验室里对光的特质的研究,开启了现代色彩学的研究。

牛顿将房间布置成暗室,只在窗户上挖了一个小孔,让适量的一束阳光照射进房间,光通过小洞并穿过摆置的三角锥形的玻璃棱柱镜,当光线从棱镜一侧进入、另一侧出来时,光线在三棱镜中发生了弯曲,出现折射现象,在另一侧白墙上出现了一条彩色光斑——被分解而成不同颜色的光线集合,即太阳光谱。牛顿通过色散实验发现了白光中存在的所有光谱色调,白光的各种颜色并非平面折射的结果,而是色彩就包含在这白光当中。牛顿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光的物理变化,并对这种变化进行描述,尽可能地测量这种变化,如图1-1所示。

图1-1 牛顿色散实验

牛顿的这个实验是以笛卡尔棱镜分解光的实验为基础的,而牛顿比笛卡尔的研究更深入一些。他做了大量棱镜实验后,发现日光通过棱镜后既不会衰减,也不会变暗,而是形成一块面积更大的光斑。在这块光斑中,日光分散成几束单色光,在棱镜的帮助下通过折射作用分解成具有不同光谱色相的光线,其颜色和宽度各不相同,但这些单色光相互之间排列的次序总是相同的,他把这个色彩序列称为光谱(图1-2)。

图1-2 太阳光谱

牛顿在光的色彩分解的一系列实验中,发现并解释了三棱镜并不产生颜色,日光之所以能够被三棱镜分解,是因为构成日光的多个单色光有不同的波长,由于波长的不同,它们的折射率也不同,于是得到红、橙、黄、绿、蓝、青、紫这样一个色彩序列。每一种颜色表示能被人眼辨别具有特定波长的辐射能,也称可见光。如红色是指波长集中在625~740nm的光波色彩。红色色光拥有所有色彩中最长的波长,角度偏折最小;紫色色光有最短的波长,角度偏折最大。对于超过可见光谱两端的红色与紫色区域的红外线紫外线,人眼看不见,如果要看见它们,必须通过专门的仪器。在牛顿色散实验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光谱与颜色的光谱排列顺序。

牛顿利用光线分解成可见光谱的过程,发现了日光是由光谱内的所有色光混合而成的。在他的实验中,不仅可以将日光分解为单色光,还利用第二块棱镜把分解的单色光线又聚合成为白光(图1-3)。色散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色散实验不仅是光学上的重大突破,使人们明白了光与色的关系,还发现并解释了日光的色散变化并不是一种衰减,而是日光本身就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聚合而成。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发现,不仅给人们对日光及其包含的各种色彩进行识别、复制、掌控与测量,也给艺术、光学和色彩等领域带来了重要影响。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从更科学的视角探索自然万物的色彩。牛顿通过有三棱镜的色散实验发现了色彩的世界,也改变了人类对色彩的认识。

图1-3 用两块棱镜使光线白光进白光出(www.xing528.com)

2016年4月的某天下午4点,一束固定的斜射阳光透过了玻璃鱼缸,折射到地面上,家里的地板上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太阳光谱,随着太阳移动与时间推移,它也在地面上缓慢移动,我在不经意间做成了这样一个物理实验,仔细欣赏它,发自内心地喜欢,于是我把油画布放在彩虹上,白色油画布上也呈现了色光,如图1-4所示。

图1-4 家中的彩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