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淮南王刘长:中国历史帝国的昂扬精神》

《淮南王刘长:中国历史帝国的昂扬精神》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历史上有两个留下了事迹的淮南王。其中,第一个是刘邦的幼子刘长。刘邦去世时,刘长才两岁大,他的正式谥号叫“淮南厉王”。在谥法中,“厉”字几乎是最糟的评语了,它表示这个皇帝或王侯在位时行为乖戾,且达到了超越常理的地步。意思是,在诸王国里,如果是二千石这种最高等级的官员出缺,应该是由中央朝廷派人接任的。但刘长“逐汉所置,而请自置相、二千石。”汉文帝逼他接受中央朝廷派给淮南王国的高官。

《淮南王刘长:中国历史帝国的昂扬精神》

西汉历史上有两个留下了事迹的淮南王。

其中,第一个是刘邦的幼子刘长。刘邦去世时,刘长才两岁大,他的正式谥号叫“淮南厉王”。谥号将皇帝或王侯一生的简评,浓缩在一个字里。在谥法中,“厉”字几乎是最糟的评语了,它表示这个皇帝或王侯在位时行为乖戾,且达到了超越常理的地步。

刘长是怎么个乖戾法?史书上留下了汉文帝的舅舅、薄太后的哥哥薄昭写给他的一封信。信的第一段便说:“汉法,二千石缺,辄言汉补。”(《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意思是,在诸王国里,如果是二千石这种最高等级的官员出缺,应该是由中央朝廷派人接任的。但刘长“逐汉所置,而请自置相、二千石。”意思是,他不接受中央朝廷所选的高官,坚持要用自己的人。

刘长就是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汉文帝的。汉文帝逼他接受中央朝廷派给淮南王国的高官。于是,他就赌气上奏说:“大王欲属国为布衣,守冢真定。”意思是:“那王国还给你,我不想当王了,我要做个平民百姓去守我母亲的坟墓。汉文帝当然没有答应他,所以才让薄昭写了这封信教训他。

在信中,薄昭列举了他所犯的错:

第一是不孝,即“贪让国土之名,轻废先帝之业”。意思是:“封国是汉高祖给的,你竟然说不要就不要。”第二是不贤,即“父为之基,而不能守”。意思是:“你继承了父亲的封国,却不好好治理,竟然还要放弃。”第三是不礼,即“言节行以高兄,无礼”。意思是:“你用这种行为对待哥哥汉文帝,这弄得好像哥哥对你多坏似的。”第四是不智,即“贱王侯之位,不知”。意思是:“你不懂得珍惜王侯之位,真是愚蠢。”……(www.xing528.com)

一直列下来,薄昭总共列了他的八项罪名,然后薄昭总结:“此八者,危亡之路也。”即薄昭明确地警告他:“你这样会招来毁灭性的祸害的。”

薄昭写信教训刘长之后没多久,就有人举报,说刘长“欲以有为”。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他还想更上一层楼,夺取更大的权力。他已经当到王了,还能怎样再往上?这显然就是想当皇帝嘛!因为“欲以有为”的罪名,刘长被捕了,又被判了死罪。汉文帝宽赦他,让他不死,但要流放其到蜀。刘长在流放到蜀的路上愤而绝食,就这样死了,死时二十六岁。汉文帝显然觉得不忍心,所以在他死后为其恢复了淮南王的身份,且定其谥号为“淮南厉王”。

这个案子内藏玄机。按照薄昭奉汉文帝之命写的教训刘长的信,刘长的严重错误在于他跟哥哥汉文帝赌气,即借由退回封国来显示他对中央朝廷的不满。他的最大的不满,也就仅在于他受不了中央朝廷要派人在他的封国里持续地监视他、管束他。汉文帝如果当时真的觉得刘长有任何可能的不轨,或有“欲以有为”的威胁,那么只要准其所请,将他贬为布衣,真的让他去守其母亲的坟墓不就都解决了?为什么还要在此之后大费周章呢?

比较接近事实的经过,我们可以借由《汉书·爰盎晁错传》的记录来了解。爰盎是汉文帝朝以直言闻名的能臣。《汉书·爰盎晁错传》记载,刘长绝食而死的消息传来后,汉文帝问爰盎,此事该如何处理。爰盎就直接建议,应该杀了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个建议很激烈,也很突兀,爰盎故意用这种方式明确地表达:刘长被捕,被流放,这是个冤案;冤案害死了他,丞相和御史大夫就必须为此负责。

听了爰盎的建议,汉文帝“默然良久”,即汉文帝静默,且很长时间没有反应。因为他知道,真正该为这个冤案负责的,根本就不是丞相和御史大夫,而是他自己。会那样赌气的刘长,根本就不可能“欲以有为”,自己做得太过分,害死了这个弟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