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帝国政治的宿命:中国历史,昂扬的帝国精神

帝国政治的宿命:中国历史,昂扬的帝国精神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哀帝醒来后要走,董贤还在睡,汉哀帝的衣袖被董贤压在身下,为了不吵醒董贤,汉哀帝干脆将衣袖砍断了。但这时候,西汉政治积累的问题,没有强力的改革是解决不了的。西汉就是在这样的结构性缺失的情况下走向终结的。西汉实际上亡于帝国的结构性因素。这是帝国政治的宿命结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帝国政治的结构,尤其是中央集权产生的因果连动。

帝国政治的宿命:中国历史,昂扬的帝国精神

汉元帝将大部分力气和时间花在经营宫闱上,他的儿子汉成帝却有不一样的嗜好,即修建自己的陵墓。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着迷于规划兴建自己死后埋葬的地方,这很不正常,甚至是病态的。

他是如何修延陵的呢?他要求堆土要从远处运来,这样的土在成本上简直和等量的米一样贵。这样的土可以保证死后尸体不腐烂或灵魂能够安居吗?显然不是!况且除了讲究堆土之外,朝廷还征调了几万徒众,且经常点着火把在夜里赶工。皇帝才二十岁,干吗急着要将陵墓建起来?

建陵墓,不是为了死人或死后状态,而是为了当下的活人能从中得到好处。有建陵墓这样的超大型的公共工程,也就有了朝廷资源聚集的焦点,很多人,特别是围绕着皇帝的外戚和宦官,就可以从参与工程中将大笔的公共资源纳为己有。

换句话说,建陵墓是为了挤榨国家资源,而这些资源从何而来?从百姓的身上来。百姓是谁?直接承担动员冲击的,虽然变成了地主,但地主必然将压力往下转嫁到佃户身上。佃户受不了了,就有一部分更往下滑落,成为奴。于是,奴的人口数增加了,这刚好提供了大型公共工程所需的人力。

汉成帝和汉元帝一样,养了庞大的后宫,但到他四十四岁去世时,都没有生出子嗣来。朝廷找来他的弟弟的儿子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继位的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留下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和流传至今的成语,即“断袖之癖”。汉哀帝迷恋男色,特别宠爱董贤,连睡觉都和董贤同榻。汉哀帝醒来后要走,董贤还在睡,汉哀帝的衣袖被董贤压在身下,为了不吵醒董贤,汉哀帝干脆将衣袖砍断了。

得到皇帝这样的宠信,所以董贤二十二岁就当上了大司马,又随时进出宫闱,但好景不长。

史书上说,汉哀帝走路时无法“跨足”,即无法左右脚交错跨步前进,一次只能伸半步,左脚向前,右脚跟上,左脚再向前,右脚再跟上,这样迟缓前进。显然,他的身体状况很差。他在位七年,二十五岁就去世了,当时九岁的汉平帝继其位。

看一下这几位皇帝即位时的年龄,汉元帝是二十七岁,汉成帝是二十岁,汉哀帝是十八岁,汉平帝是九岁。再看一下他们在位的时间,汉元帝是十六年,汉成帝是二十七年,汉哀帝是六年多,汉平帝则不到五年。趋势很明显,皇帝即位的年纪越来越小,在位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同样明显的是,年纪那么轻,在位时间又不长的皇帝,很难在国政上进行强力的改革作为。

但这时候,西汉政治积累的问题,没有强力的改革是解决不了的。桑弘羊时代建立起的朝廷财政聚敛机制仍在,它持续地将民间的资源挤榨出来,并将之集中到中央;同时土地兼并状况越来越严重,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两项因素又彼此连环互动,而朝廷聚敛越多,自耕农就越顶不住压力,就越是必须出售土地给地主,而下降为佃,再沦为奴。(www.xing528.com)

此时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坚定意识的朝廷,将资源聚敛机制暂停下来,并且找到更有效的方式阻止土地兼并的情况继续恶化。但接连几位在身体上或意志上都极为孱弱的皇帝,不可能提供这种改革所需要的领导魄力。

按照当时已经形成的趋势,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朝廷聚敛机制又持续地挤榨,第一线上承担农业生产的劳动骨干迟早会被压弯压断,只有阻止、逆转这样的趋势,才能挽救帝国,而使之不没落,不灭亡。然而,汉武帝所确立的皇帝权力集中制,又使居于禁中的皇帝和外界越来越隔绝,这不仅使皇帝无从掌握国家的真实困境,也让有自觉、有能力的皇帝难以出现。

皇帝长期和外朝关系疏远,又被宦官包围,只靠外戚来取得外面的信息,如何察觉帝国的问题,又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这样的皇帝手上仍然握有庞大的资源聚敛机制,他就很容易倾向于将收拢来的财富,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西汉就是在这样的结构性缺失的情况下走向终结的。

西汉实际上亡于帝国的结构性因素。越来越大的压力终于压垮了农业生产。农业瓦解了,人们沦为佃,沦为奴。活不下去的奴便铤而走险发动叛乱。

西汉末年的乱局,是由“铁奴”率先启动的,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在一代、两代之间快速地由自耕农到佃再到奴的,他们积累了高度的被剥夺感。奴的骚动进而引发佃的骚动,这扩大了动乱的范围与规模,同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严重的破坏。生产中断了,饥民变成了流民,他们又构成了一股一股到处就食取食的盗匪。

这是帝国政治的宿命结构。宿命,意味着不仅西汉会遭遇这样的情况,后世历史上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许多王朝的末年看到极为类似,简直像是拷贝般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各朝几乎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没落、灭亡的,难怪长期以来朝代循环论会如此盛行。

不过应该分析说明的是,朝代循环不是什么自然铁律,更不是什么神秘的超越现实的力量所规定的,中国的朝代循环是可以解释的历史现象。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帝国政治的结构,尤其是中央集权产生的因果连动。

在各种客观工具、手段不成熟,基础建设低度发展的条件下,要管理这么大的帝国,非要将权力和资源都集中到中央朝廷不可。帝国开销大,却只能主要依赖田赋收入,一旦支出显著增加,就必然促成了土地兼并的发达。

因为底层的农民不得不卖地求生,而地主获得了土地,一来能不劳而获地积累财富,二来能帮助朝廷减小收税的程序和费用等,所以土地一旦开始买卖,就会越卖越多,越卖越集中,这会一直持续到朝廷和地主的双重压力,最终将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压垮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