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源古城的由来与吉林往事

辽源古城的由来与吉林往事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辽史》等有关文献记载,夫余后期王城问题与渤海扶余府和辽代黄龙府等问题密切相关,是困扰中国东北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和学术难点,被金毓黻先生称为“千载之疑”。长期以来,多将渤海扶余府、黄龙府得名之地和夫余后期王城推定在农安。夫余初期王城在吉林市龙潭山山城一带,这是学界基本公认的定论。这或可说明,346年之前“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在辽源龙首山山城包括城子山山城一带。

辽源古城的由来与吉林往事

根据《辽史》等有关文献记载,夫余后期王城问题与渤海扶余府和辽代黄龙府等问题密切相关,是困扰中国东北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和学术难点,被金毓黻先生称为“千载之疑”。长期以来,多将渤海扶余府、黄龙府得名之地和夫余后期王城推定在农安。对此,学界说法颇多,充满争议,向无定论。

自2004年以来,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会长、省文史馆馆员张福有等专家学者,10多次到辽源田野考古调查,就夫余后期王城等问题做了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

最后,根据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和实地调查等综合考鉴,张福有等专家学者认为,搞清辽代“黄龙府”的分期与定位关键。与辽代“黄龙府”有关之地,并非都是黄龙府,或可称为“黄龙府问题”,就其时空而言,从926年到1115年,共历189年,分为三个阶段,位于三个地点。金之黄龙府,依然在农安,从1115年到1140年,历25年。辽金黄龙府,共历214年。元代也用过黄龙府之名。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夫余初期王城与后期王城、渤海扶余府、高句丽扶余城、通州等。夫余初期王城在吉林市龙潭山山城一带,这是学界基本公认的定论。夫余的后期王城,也应从吉林市之西有三位一体“山城拱卫”格局的地方寻找。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346年,夫余为百济所迫,西徙近燕。辽源龙首山、城子山、工农山山城,恰恰在吉林市之西南构成三位一体“山城拱卫”格局,三城中间有东辽河穿过,山城下西南有小城沟平地城。这或可说明,346年之前“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在辽源龙首山山城包括城子山山城一带。

龙首山山城遗址

对此,辽源市境内有大量魏晋时期的文物遗迹支持这一新说。

其一,龙首山、城子山、工农山山城构成了三位一体“山城拱卫”格局。

其二,龙首山、城子山山城附近,有东辽县彩岚北山、长兴后山、敬老院后山等夫余墓地,出土汉代夫余的精白镜、牌饰、陶器等文物,与榆树老河深等夫余墓地的出土文物相同。(www.xing528.com)

其三,辽源龙首山山城内有青铜、汉魏、辽金时代的文化层,出土大量的夫余、高句丽、渤海和辽金时期的瓦当、陶器、绳纹瓦、布纹瓦、刻字符号、铁剑等文物,特别是陶豆等陶器,是典型的夫余文物。

其四,辽源周围有20多座土筑山城,与《旧唐书》《新唐书》等文献所载夫余川内古城众多相吻合。

其五,龙首山山城西南,有大梨树河与渭津河含其支流西渭河之间的小城子辽代古城,与《辽史》所记载的夫余府的“子城”相合。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寻找实物鉴证,经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龙首山古城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龙首山山城出土的莲花纹瓦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