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晏子论和同:图文中国通史

晏子论和同:图文中国通史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晏子,名婴,是齐国大夫晏桓子的儿子,晏子为人聪敏机智,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听了晏子这番入情入理的话,齐景公放弃了处死太祝和太史的打算,下令有关部门废除禁令,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齐国民众的经济负担在短时期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晏子当即反驳说,他只不过与国君相同,并不是相和。

晏子论和同:图文中国通史

晏子,名婴,是齐国大夫晏桓子的儿子,晏子为人聪敏机智,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公元前556年,晏桓子死,晏婴按照周礼的规定,头上系着粗麻布带子,脚上穿着草鞋,住在草棚里,睡在草垫子上,枕着草枕头为他的父亲守丧。当时,这种传统的礼节已经很少有人遵守了,但是,晏婴却仍然不肯破坏礼的规范。由此可见,晏婴是一个行事十分谨慎的人。晏婴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期担任大夫,这一时期,正是齐国内部的卿大夫家族之间的兼并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而齐国的这三个国君都是才能平庸,为政昏聩。齐国的卿大夫家族中,晏婴家族的势力相对弱小,特别是在齐庄公、齐景公时,崔氏、庆氏专权,卿大夫家族之间的兼并斗争愈演愈烈,而晏子则居于乱世独善其身,与这些强家大族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晏氏家族得以保全。

公元前548 年,在齐庄公被崔杼杀死时,齐国有许多大臣为了表示忠于君主,都随着齐庄公自杀了,唯独晏婴不这样做。当有人问他是否追随齐庄公而死的时候,晏婴说:“庄公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 我为什么去死?”当别人又问他是否出逃的时候,晏婴说:“难道是我的过错吗? 我为什么要逃亡呢? 做君主的人,不能高踞于民众之上作威作福,而应该是做好国家的事情,作为君主的臣下,并不是为了俸禄,而应该以保有国家为己任。如果君主为国家而死,为国家而亡,那么,臣下就应该为君主而死,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亡,我为什么为他而死,为他而亡呢?”这时,齐庄公的尸体还停放在崔杼家里,晏婴到了崔杼家,头枕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大声号哭。崔杼的家臣建议杀掉晏婴,但是,因为晏婴在民众中的威信太高,崔杼没敢杀害他。

晏子为人正直,齐景公时,每当国家有大事的时候,齐景公都要与晏子商量,而晏子则恪守为臣之道,从不曲意逢迎君主,只要齐景公的意见不对,晏子都要极力劝谏。

公元前522年,齐景公得了疥疮,又患了疟疾,一年多没有痊愈,各国都派使者到齐国问候齐景公的病情,由于齐景公的病一直未好,他们也都留在了齐国。这时,齐景公的嬖臣建议杀掉齐国的太祝和太史,理由是齐国向鬼神贡献的贡品已经十分丰盛,但是国君却得了重病,使各国诸侯都为此感到忧虑,这一定是太祝和太史在祭祀鬼神的时候说了国君的坏话,应该杀了这两个人向各国的宾客谢罪。齐景公听了很高兴,就这件事询问于晏婴。晏子说:“如果君主有德行,国家的政事没有废弛,没有邪僻的行为的话,祝、史向鬼神陈述实情,他们的心里一点也不会感到惭愧,这样,国家受到保佑,祝、史也与国家一起享福。祝、史是国君的使者,他们对鬼神是要讲实话的,一旦他们遇到了淫逸邪僻的国君,国家高台深池,斩伐民力,劫夺民众的财富,祝、史如果不向鬼神讲实话,在鬼神面前掩盖国君的罪过,只是陈说好事,就是欺骗鬼神,一旦这样,鬼神也就不会享用向他们进献的祭品,也不会保佑这个国家,因为这样的祝、史是暴君的使者。现在,国家的山林川泽都派了官吏看守,不许民众动用。县鄙的人民都被国家征调服役,国家的官员又强买民众的财物。政令没有统一的标准,赋敛没有限度,民众痛苦困乏,匹夫匹妇都在咒骂。现在齐国的人口这样多,即使祝、史对鬼神讲国君的好话,但能胜过亿兆民众的咒骂吗? 如果您想要杀掉祝、史的话,也要先修养自己的德行才对。”听了晏子这番入情入理的话,齐景公放弃了处死太祝和太史的打算,下令有关部门废除禁令,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齐国民众的经济负担在短时期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www.xing528.com)

这一年冬天,晏子跟随齐景公外出打猎,在返回的路上,齐景公的嬖臣粱丘据驱车前来迎接,齐景公高兴地说:“群臣之中只有梁丘据与我相和。”晏子当即反驳说,他只不过与国君相同,并不是相和。于是,齐景公便问晏子和与同有什么差别,晏子对齐景公解释说:“和与同是有区别的。和就像做羹汤一样,要用水、火、醋、盐、酱来烹调鱼肉,用薪柴烧煮,再由厨师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如果味道太淡就加入调料,如果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所以,君子食用羹汤可以调和自己的心境。君臣之间也像调和羹汤一样。君主赞同的事情中有一些是不对的,那么,臣下就应该对君主赞同的那些不对的事情提出意见,使君主能够去掉错误而把正确的事情做好。君主反对的事情中有一些事情是对的,臣下应该把对的事情指出来,让君主不做那些不对的事情。这样,国家的政务才能平和协调,民众才能没有争夺的心理。音乐也是这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组成的,是由清浊、小大、短长、急缓、哀乐、刚柔、快慢、高低、出入、疏密各种不同的音阶相互调剂而成的,所以君子听了音乐才能有平和的心境。可是,梁丘据却不是这样,现在,国君赞同的事情,梁丘据也赞同,国君反对的,梁丘据也反对,这就好像是用清水调剂清水,谁还能食用呢? 用一个音阶弹奏琴瑟,谁还能听它呢? 同就是这样没有价值。”晏子的这番话,说得齐景公心服口服。

一次,齐景公正饮酒高兴,信口对晏子说:“如果自古以来人就不死的话,人们将是多么欢乐呀!”这句话充公反映了古代君主恋生惧死的心理,于是,晏子马上就回答说:“如果自古以来的人都没有死的话,那么,欢乐就是古代人的欢乐,而不是国君你的欢乐了。从前,爽鸠氏居住在这里,后来,季苋(音侧)取代了他们,后来,又有逢伯陵占据了这块土地,最后,太公又到这里居住下来。如果自古以来的人们都没有死的话,那么,就是爽鸠氏的欢乐而不是国君你的欢乐了。”晏子与齐景公之间这样充满哲理的问答还有很多,尽管齐景公并不是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这一时期的齐国正在走下坡路,但是,晏子却能够尽自己的能力,使齐景公少做了许多既不利于国家,也不利于民生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