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水行动成果:建立节水型社会水价机制

节水行动成果:建立节水型社会水价机制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适应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应深化以节水为目标的水价改革,促进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深化水价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制度等措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大力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从体制和机制上推动节约用水,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而且,不同的用户超定额用水时,水价累进的幅度也应不同。

节水行动成果:建立节水型社会水价机制

为适应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应深化以节水为目标的水价改革,促进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其目标应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方向,水价要逐步能够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应成本。通过深化水价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制度等措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大力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从体制和机制上推动节约用水,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按市场变化规律和市场要求,在效率、公平等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下,通过经济补偿、利益调整等方式,建立一种既能吸引投资,又能约束粗放经营行为和促进节约用水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节水和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能够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供水成本和水权水市场客观规律的水价形成机制。

(1)供水类型不同,价格不同。我国一些省市污水再生回用发展较缓慢,除去经济和技术上的客观因素外,水价构成不完整、各种用水的比价关系不科学,是造成再生水回用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使用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价格是调节和引导消费者行为的有力手段,只有当再生水水价明显低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价格,较大幅度地低于自来水价格,使用户感到使用再生水“有利可图”,具有经济上的优越性时,才能引导合理的用水消费,促进再生水的推广应用,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因此,应制定合理的不同供水类型之间的比价,并拉大其价格差,既可做到优水优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可扩大再生水利用的市场需求,达到节约用水的最终目的。

(2)用户不同,水价不同。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承受能力,对不同的用户制定不同的水价。(www.xing528.com)

(3)行业不同,定额基数不同。因用水目的不同,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水量各不相同,即使工业部门行业不同,单位产值用水量也不同。所以,对不同的用户应规定不同的定额基数。而且,不同的用户超定额用水时,水价累进的幅度也应不同。同种行业累进幅度应随超量多少而设不同的值,以显示惩罚性。超量越多,水价累进幅度越大,对超定额过多(如50%以上)的,限量供水直至停止供水。

(4)实施阶梯式收费方式。例如,按照标准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用水量不得超过15t,在15t内按照2元/t收费,如超过15t按照2.5元/t收费,如超过35t则按照3.2元/t收费。

(5)逐步实行全段累进水价。用水越少水价越低,以促使用水户主动采取各种节水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水量。工业上将会革新和推广节水型工艺、技术、设备,依靠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如可以采用空气冷却代替水冷却和以干洗代替水洗的无水工艺,可发展各种闭路循环用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等。农业灌溉将会采用最节约水的滴灌方法,还将重复利用灌溉废水,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日常生活中将会推广多种节水型器具,如节水型便器、节水型水龙头和淋浴喷头、节水型洗衣机等。此标准下水价是否逐年递增,应依节水情况而定,若能提高节水意识,带动节水型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发产业的发展,完善节水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水平,则水价还可以再降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