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复台湾、澎湖列岛:中国海军抗战成果

收复台湾、澎湖列岛:中国海军抗战成果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罗宣言》明确声明:“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军队方面,陆军以七十军军长陈孔达、六十二军军长黄涛,空军以中校张伯寿等,分别在台北和台南负责接收日本陆军,海军派李世甲为接收台湾、澎湖日本海军专员。日海军航空队由空军组接收,澎湖地区的日陆军由海军组一并接收。海军组分台北、高雄、澎湖三个地区接收。

收复台湾、澎湖列岛:中国海军抗战成果

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与大陆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割让澎湖列岛和台湾。”从此,台湾沦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达50年之久。《开罗宣言》明确声明:“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4年4月,国民党政府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任命陈仪为主任委员,做好接收准备。1945年8月26日,何应钦向冈村宁次发出中字第十二号备忘录

一、本总司令部中字第一号备忘录第二项规定台湾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应由贵官负责指挥向本总司令投降;

二、刻本总司令又奉命接收澎湖列岛之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之投降,此地区内之日军,亦应由贵官负责指挥向本总司令投降;

三、希贵官立即召集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及台湾、澎湖之日军最高指挥或其全权代表,暨驻在上述地区与驻在中国之海军最高指挥或其全权代表,于九月二日以前齐聚南京,准备与贵官同时参加签字,并接收本总司令之命令。[2]

1945年10月间,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统一领导接收台湾工作。军队方面,陆军以七十军军长陈孔达、六十二军军长黄涛,空军以中校张伯寿等,分别在台北和台南负责接收日本陆军,海军派李世甲为接收台湾、澎湖日本海军专员。

李世甲受命后,在福州以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名义,在报上转登海军总司令部命令,通知在抗战期间因编制紧编而精简的海军人员,与因病因事离职的官兵,均限期报到,酌量安排使用。数日内,录用了200余人,用作充实赴台接收的力量。又调海军陆战队4团(缺一个营)和一个海军布雷中队,连同收容归建的海军官兵共1500人,于10月16日,在4团团长戴锡余和布雷中队队长林斯昌率领下,乘雇佣的大帆船二十艘,从马江出发,劈波斩浪,于10月28日到达基隆。李世甲率领参谋长彭瀛、参谋处长陈秉清、中校秘书长陈吉庐、中尉副官卢根乾、中尉军需官林文继和特务等,先于18日乘海平号炮艇由马江出发,19日晚到达基隆,翌晨进入台北,设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于台北教育公会堂。李世甲立即命令日本海军驻台湾司令长官福岛中将,克日造具投降官兵花名册和舰艇、炮械、弹药、财产、物资以及档案、图表、机密文件等清册各三份,听候接收。禁止对外通信,所有电台均由中方监视;战争期间在台湾海峡和各港口所布水雷,严令限期扫清,不得遗漏。

1945年10月25日上午,陈仪在台北教育公会堂主持了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坐在主席台上受降的是以陈仪为首的九位中国官员和陆海空三军将领,李世甲作为海军代表端坐主席台。主席台两边坐着盟国来宾和中国方面的高级官员。代表日军投降的是以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大将为首的五名日本海陆空军将领。(www.xing528.com)

仪式开始,由陈仪宣读国民政府的命令,接着由安藤利吉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投降。后由陈仪向全国广播受降经过,播毕即告结束。这确是划时代的事件,洗刷了中华民族50年来的耻辱,不仅解除了日寇的枷锁,而且获得了重握民族生存所系的海权。

10月30日,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仪向台湾地区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部长安藤利吉发出军字第一号命令,要求“日本高雄警备府司令长官所属台湾澎湖海军部队(欠海军航空部队及台湾要塞部队)及泼刺部队之武装舰艇、装备、车马、军港、营建、厂库、设备、器材、物资并台湾澎湖所有军警公用船舶,文卷、书类,分别集中台北、基隆、高雄、马公、北港,自十一月一日由台北开始,向中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李世甲所指定人员移交,受其区处”[3]。

受降之后,李世甲令第二舰队参谋长彭瀛驻台北,为台北地区接收日本海军的负责人,并设海军基隆港口办事处,以海军上校参谋严寿华为处长,负责接收驻在基隆的日本海军。李世甲亲率海军陆战队4团直属部队和2营、布雷队等推进高雄左营军港,令该军港司令官黑濑贺少将悉数交出武器、物资,所有日本海军官兵均送入战俘营等待遣返。11月初,又率领部队渡海至澎湖列岛接收马公港,设海军马公办事处,以海军中校参谋叶心传任处长,负责接收澎湖列岛的日本海军。

经过近两个月的接收工作,共接收日本海军俘虏1.9万余人,分别就地集中管理,逐批遣返。其军械、弹药等由日方造册移交上报。日本海军舰艇在台湾所剩二三十艘,接收时除有三人操纵的潜水艇和鱼雷艇各四艘外,其余都是100吨左右的木壳驱潜艇和小型铁壳登陆艇,此外,还有蚊子快艇几百只。

对在台日军交出的军械、物资的点收,是在陈仪的统一领导下,分军政、陆军、海军、空军、宪兵各组进行的。日海军航空队由空军组接收,澎湖地区的日陆军由海军组一并接收。军政组又分直接、间接接收。凡各陆军工厂、货场、病院、仓库军事营由军政组直接接收;其他由陆海空军各组接收的军品、物资等,于集中完毕后,由军政组间接接收。

海军组分台北、高雄、澎湖三个地区接收。台北地区分武器舰艇、物资器材、通信器材等三组,高雄地区分五组,澎湖地区分三组,均以事务的简繁、人手的多少来划分。海军接收人力不算少,但仍感不敷分配。如基隆的要塞和各仓库,都只能派三四名士兵,大库加派一名班、排长,执行监视、指挥之责。日军人员陆续遣返后,只好把仓库严封后看管,至于库内通气不畅,物资受潮等问题,均未进行处理。点收工作从11月1日起,到12月11日结束。军械、器材、仓库物资都由日方造册移交,原地保管,军械集中储存,上报海军总司令部和台湾行政长官公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