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报告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报告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认为,作为文明进步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素养的培育与研究也同样如此。检视上述世界各国有关创业素养的框架体系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从国际化视野来观照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其具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是多方面的。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报告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的著名演讲。时隔5年,2019年第9期《求是》杂志全文刊发了这篇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论证了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了以文明交流互鉴筑牢情感纽带,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科学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我们才能期待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更加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远景。我们认为,作为文明进步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素养的培育与研究也同样如此。检视上述世界各国有关创业素养的框架体系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从国际化视野来观照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其具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在理念目标方面,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将创业视为一项终身学习的过程,认为创业教育不仅为了就业,创业素养的培育也不仅是为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个体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认为创业教育以及创业素养的培育不应当过于追求眼前的现实功利,而应该着眼于创业者的长远发展与人生理想的实现,因此,创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属于终身教育范畴

第二,从研究动机来看,尽管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创业素养理论框架不尽相同,有的比较全面,几乎把所有的素养因素都囊括在内;有的比较聚焦,只涉及一些关键的、核心的素养,但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显示出了高度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反映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最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一般都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要素。

第三,在创业素养研究问题上,上述发达国家一般都强调创业素养所具有的深刻的社会内涵与社会价值,认为要能够跳出教育看创业素养,把创业素养放在整个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思考其必要性、可能性和操作性,进而把创业素养与国家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全球化时代的国民性改造等重大主题一体化研究和探索,并以此反映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www.xing528.com)

第四,鉴于创业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强调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创业素养的研究也要依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来确定创业素养的内容结构,以充分体现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促进个体成功生活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五,在充分体现自身特色以及“自身立场”的主体性表达的同时,上述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设定了实施创业教育、确立创业素养框架的一般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创业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要充分反映创新、理性、民主、合作、自主等现代精神,要积极回应21世纪人才素质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要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以及创业素养提升所富有的特殊社会作用和功能,全力支持21世纪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述五点结论,是国际化视野对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的宝贵启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