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成果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儒、释、道为主流。以仁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还特别强调和谐。和合共生的协同精神也是创新创业精神的必然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至诚”,即尊重事物的本来状况,强调诚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重义轻利的道德范式直接成为以儒商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创业精神与创业活动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来不缺少“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和人物。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成果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儒、释、道为主流。虽然在传统社会中受到“重仕轻商”等观念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商业的发展和人们的创业意识,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重视“仁、义、礼、智、信”,讲求仁爱、注重民本、恪守诚信、崇尚正义、奉行和合、追求大同,其精髓凝练出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对创新精神的构建、创业文化的夯实、创业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周易·咸卦》提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思想。而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书经》中也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样的经典名言流传于世。而在我国古代,“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这两种思想的内在精神是相通的。它是我国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并得出“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的结论,倡导在国家治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历史教训,十分欣赏荀子魏徵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由此可见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礼记·礼运》开篇的一段话:天下为公,选贤治国,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不存在。这样的“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要创立一个高度有序、有科学组织地进行创造和发展的社会,它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同理,“大同社会”也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理应追求的最高层次,它可以使创业者摒弃重显性价值、轻隐性价值以及重自我、轻社会的弊端,能够以“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和责任进行创业,将创业重担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二)“崇德仁爱、和合共生”的协同精神

“仁”是中国“和”文化的重要基础,“仁”的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它提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友善、包容同情。儒家倡导“仁爱”,孔子主张要以“仁”来维系人的正当行为,否则一个人即使得到了智慧,也会因为不仁而最终失去;孟子主张遵守仁义,否则会走向自作孽的可悲下场;道家也主张仁爱,认为人如果违背自然就会失去仁,将导致社会混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含义的消极性表达,要求人们不能只想着自己,只计较自己的得失,要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做事为人为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含义的积极性表达,它要求人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成全、互利共赢。崇德仁爱的思想基础,可以有效促进包括创业行为在内的市场经济活动的和谐与稳定。

以仁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还特别强调和谐。儒家强调“万物一体”,《国语·郑语》提出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而不流”思想,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者,天下之达道也”“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都强调要在群体和社会秩序中塑造人和。“和”的主张,是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等多个层面做到和谐,它以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坚守中正时,“允执其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尊重差异、包容不同、团结合作,而并非不讲原则的苟合。和合共生的协同精神也是创新创业精神的必然要求。

(三)“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道德范式

“诚”,是指真实。“信”,是指诚实,不欺骗。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至诚”,即尊重事物的本来状况,强调诚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儒家向来主张以信立国、以诚立人,国家和公民都要有诚信,“民无信不立”。而墨家则强调要言而有信,道家强调要充分尊重事物的客观状况、谨言守信、量力而行。由此可见,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达成诚信的基本内核:诚实无欺,言行一致。(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儒家强调“义”和“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之人大抵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但在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以义为本,先义后利。孔子强调君子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注重道义,而小人却只看到利益。孟子提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个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是君子必备的品德之一,当二者不可得兼时,应做到“舍生取义”。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利”的追求强调“有道”,“利”始终从属于“义”。重义轻利的道德范式直接成为以儒商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创业精神与创业活动的源头活水。

(四)“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来不缺少“兴利除弊、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和人物。从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开始,就记载了我们的先民如何细致观察自然,激发兴趣,大胆想象,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燧人氏看到鹗鸟以喙啄树,燥燃火出,尝试钻木取火,掌握了火的用法(《路史·发挥一》注引《拾遗记》)。伏羲“仰测观象于天,俯测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了八卦。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渔网,用于捕鱼打猎。《周易·格卦·彖传》中讲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34]。中国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变法、革新、改良和革命,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克己复礼、兼济天下”的人格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关注自我修养和个人品格,正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而对内能够克己复礼,对外能够兼济天下的“内圣外王”准则则是儒家所倡导的最高的理想人格。虽然“内圣外王”最早在道家文献中提出,但儒家思想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一贯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经世路向。所谓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崇尚圣贤气象,践行君子人格,潜心修身养德,努力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所谓外王,就是要或经世济民,或治国理政,要做出一番政绩,做一个有事功的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血脉中,也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的价值追求。

(六)“慎独好学、守己律物”的修身之道

中国传统思想的修身包括立志、好学、自省、改过、力行。立志,孔子特别注重树立志向和锻炼意志。立志就是人要在思想深处确立人生目标,在成长过程中确立远大理想,以此让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促使个人前进,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好学,孔子认为,自我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它需要持之以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主张“多闻”和“多见”,强调学习对修养的意义。自省,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很重视自省在提升自我修养中的作用。《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更是成为许多中国人人格完善的一部分。改过,孔子提出了要正确对待过失和改过的关系。他认为,人无完人,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有勇气改正它。力行,孔子非常强调道德实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践履躬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