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原则和价值向导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原则和价值向导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则1.以“立德树人”重要思想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引领。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以保证创业教育所树立的价值观和社会大环境保持一致,使创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扎根中国,符合社会要求。

中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研究:原则和价值向导

(一)大学创业教育的原则

1.以“立德树人”重要思想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生创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精髓的系列重要论述之一,该系列论述将教育的目的任务、价值标准、实现路径作了深刻阐述与揭示,是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品质心理教育的综合统一[8]。立德树人是“立德”和“树人”思想的统一,是教育目标与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立德”与“树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立德就是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树人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二者将道德塑造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性和价值性的统一[9]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实现“立德树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中国特色创业教育工作的现实路径,也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而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10]。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信用观,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一致,不能唯利是图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坚持诚信经营等。作为企业的控制者,创业者及其团队的创业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因此,在培养未来的企业管理者时,必须将德育和创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有关内容,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国传统道德观内化为内在修为和素养。

以“立德树人”重要思想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做到“三个融入”,即要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党的教育方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提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三个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创业的实干精神。

(2)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循的价值观,也是社会活动中每个经济单位(企业)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以保证创业教育所树立的价值观和社会大环境保持一致,使创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扎根中国,符合社会要求。在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把创业行动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统一,把创业的必要性和当前的国际、国内发展的需求相统一,把创业活动和当前的国际、国内发展的需求相结合,把创业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给大学生创业者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传承价值。创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活动,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承受住考验,实现创业成功。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创业教育体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不断加强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完善自身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总之,以“立德树人”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创业课程、创业指导、创业实践等方面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构建“立德树人”课程和实践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以“发展战略”谋划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要适应、满足、发展和引领社会需求。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世界上品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成为制造业大国和经济大国,同时,我国在量子通信、载人航天、高铁、月球和火星探测、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大飞机等领域创新成果喜人。但是,我国在芯片航空发动机、超精密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技术仍被国外企业垄断,特别是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对芯片等领域行业上游的控制权,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企业随意打压,导致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遭遇短暂的巨大困难。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核心技术是无法通过“购买”或“市场换技术”等手段获得的,只能靠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为此,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三层含义:一是要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未来的发展,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方式。二是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加快创新产业化进程,而不是只发表高水平论文。三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和“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我国教育系统培育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围绕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方向,提前谋划,科学布局,构建良性运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告诉我们,创业教育是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提高大学生创业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对我国而言,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是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根本举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实现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引领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在理论研究、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改革发展,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全球布局,进一步融入全球教育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全球化的创业教育共同体,提升我国创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化创业素养。

3.以“多维协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www.xing528.com)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注重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着重建立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维度的多维联动、综合施策、协同推进系统,从系统和整体上探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高校单打独斗既不符合创业教育的规律,也不符合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的需求。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和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的深度参与和良性互动。

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高校内部资源,吸收利用校外资源,共同打造“教育主体多元,教育功能多维,教育手段多样”的创业教育综合体系。高校主要负责制定系统化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历史传统、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构建一二课堂协同联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科技创新与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内容,探索大学生创业知识传授、创业能力实训培养、创业精神影响塑造、创业价值认同、创业理论课题研究等融合创新的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模式,完善教育教学保障、工作约束激励等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创业教育取得育人实效。国家和社会要合理统筹各类创业教育资源,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支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社会要素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组织高层次的创业竞赛,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大学生家庭也要及时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积极转变观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或精神支持。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创业教育与各项教育的融合创新,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一是要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创业活动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以及高科技结合非常紧密,创业教育不能脱离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必须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和创业的互促和转化,潜移默化地进行创新思想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同时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强调专业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积极促进作用。要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开展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大赛,并引导和指导学生将大赛的相关成果转化为创业成果。二是要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等文件中,都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创业教育绝不是为了暂时解决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也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创业率”的目标,而是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创业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思想品质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和手段存在高度一致。三是要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创业是一种实践,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在创业素养的培育方面,显性的创业知识、能力等可以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得到较大的提升,但隐性的要素则往往需要在创业的实践中获得。四是要和生涯发展教育相结合。无论是读研、留学,还是就业、创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要做出某个选择。高校需要通过开设生涯发展教育课程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创业教育和生涯发展教育相结合,可以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将创业活动和生涯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1.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标准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一致的,这种发展包含了人的需求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四个方面。社会发展了、生产力发展了,人也必须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实现每个人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的评价标准。

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相契合。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养要求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业素养的培育与当前时代的需求高度契合。开展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品质,最终的目的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实训,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业教育的内容包含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意识品质、创业能力技能、创业诚信意识、创业身心素质、道德品格等内容,这些内容又和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实现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创业教育包含着强大的精神元素,创业教育的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存在内涵的一致性,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科学应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可以显著提升创业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帮助其树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促进其采用综合性、全方位、可持续、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理解全面发展的内涵,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将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生活教育、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等成果全面融会贯通,形成完备的创业知识体系、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使自己的创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从而驾驭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实现学业与事业的有效统一。

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全面发展”理念有效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多元个性和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模式,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创业观,通过第一、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2.以大学生的知行合一为实践路径

“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价值指向,关注实践精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知行合一”是指一个人的道德要与行动相匹配,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要克服不善的观念来提升道德品行,做人做事始终表里如一,强调务实、善念的实践精神。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理论起决定作用,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性是运用相关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创业教育、系统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创业精神、树立正确创业价值观的理论引导,开展有效的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12]。大学生创业是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是多方面能力素质综合运用的行为活动,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创业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多维融合运用。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融入“知行合一”理念,帮助大学生将创业意识和观念、创业价值判断与创业行为结合,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创业观念在创业实践和行动中进行验证、修订和涵养,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塑造,以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创业教师在遵循创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联系当前的创业政策环境和有力资源,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创业案例和生活实际,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积极开展研讨式、体验式、科研式等多种创业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实践实训、价值引导等方面实现理论的渗透和融合,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创业教育中促进“知行合一”也是国家对创业教育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6号)明确要求“支持高校示范基地打造并在线开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加强创业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依托高校示范基地开展双创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0〕5号)决定实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大“双创”支持力度,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继续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给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实践证明,通过“知行合一”,大学生将自身的创业素养应用于实践,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检验课堂上学到的创业知识,在与商业伙伴合作中体会国家、学校提倡的创业价值观,用亲身的创业实践学会处理事物、明辨是非,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创业价值观,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具分析、处理、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固化理论,的确可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