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军岸防部第一副部长李志明-《红色基因坛乐印记》成果

海军岸防部第一副部长李志明-《红色基因坛乐印记》成果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百色起义后,任红七军政治部特务营第二连排长、第五十八团第五连排长、特务连排长,参加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战斗。1945年4月至6月,李志明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是七大正式代表之一;1945年6月,任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大队政治委员,准备回广东、广西工作,途中日本宣布投降,转赴东北。李志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于2004年11月20日逝世,享年91岁。

海军岸防部第一副部长李志明-《红色基因坛乐印记》成果

李志明(1913—2004),男,壮族,1913年5月12日生,思林镇坛乐村远街屯人。原名李就顺,曾用名李亚光、李治民、李治明。1929年8月参加思林农军,任排长;12月参加百色起义,编入红七军。1930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百色起义后,任红七军政治部特务营第二连排长、第五十八团第五连排长、特务连排长,参加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战斗。1930年11月随红七军北上远征,参加广东梅花村、湖南茶陵等战斗。1931年1月在攻打江西赣州时负重伤,7月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秋,入红军学校政治营学习,3个月后入红军政治教员训练班学习,3个月后分配到江西红军彭杨步兵学校(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任政治教员。1933年夏秋,任红三军团教导团(中央教导师第二团)政治委员兼党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初调任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干事,后被调到强渡大渡河泸定桥先遣工作团工作,同年夏调任红军大学骑兵科政治委员。到达陕北后,1936年冬,李志明任红军大学步兵营第一连政治委员,延安红军步兵学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军学校步兵营代理营政治委员。

1937年冬,李志明调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治委员(至1939年11月),与红七军老战友韦杰、欧致富一同在特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曾调到薄一波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担任了两期队长兼政治教员。1939年11月,李志明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1940年2月任八路军总部巡视团政工组副组长;1941年春任鲁西军区教导第三旅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反“扫荡”、反顽军的战斗。1943年春,李志明到达延安,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参加朱德彭德怀陈毅在延安主持召开红七、红八军部分在延安人员座谈会。1945年4月至6月,李志明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是七大正式代表之一;1945年6月,任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大队政治委员,准备回广东、广西工作,途中日本宣布投降,转赴东北。(www.xing528.com)

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李志明任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混成旅政治委员(旅长王衍);1946年4月至11月,任张家口卫戍部队政治部主任;10月,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2月至1948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政治委员、军政委员会主任,后任党委书记;1948年5月至12月,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四纵队第十二旅政治委员(旅长曾保堂)、党委书记。他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平津战役。在革命战争中两次负伤。1949年1月,被调到华北军政大学高级干部大队学习,任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1950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七舰队政治委员;1951年4月至1955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舟山基地兼舰队党委书记、基地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至1955年4月);1951年12月至1954年12月,任海军舟山基地兼舰队政治委员;1954年12月,参与组织指挥解放一江山岛海陆军登陆作战;1955年5月起任海军岸防部第一副部长;1957年转业到地方工作;1958年8月,任浙江省富春江水电工程局副局长;1960年3月,任杭州工业学院第一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61年1月,任浙江省水电工程局副局长,8月任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1982年离职休养。李志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出版《右江红旗》《长征诗草》等诗集。于2004年11月20日逝世,享年91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